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毒。诫》扑街启示录:抱残守缺的香港导演 或许应该学学陈可辛

靠拼明星脸就能票房大爆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毒。诫》的失败案例证明:香港导演要适应内地市场,需要很强的学习适应能力;而在内地观众愈发成熟之际,靠拼明星脸就能票房大爆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毒。诫》海报。

刚刚过去不久的“五一档”,被业内称作近些年来第一个国产电影“无烂片”的热门档期。《拆弹专家》、《记忆大师》、《喜欢你》、《春娇救志明》四部影片被纷纷点赞,其豆瓣电影均分都达到7分以上,堪称口碑档。

巧合的是,四部影片导演均来自港台——在华语合拍片早已成为合拍片主流的背景下,香港、台湾导演克服“水土不服”,成功北上的现象令人关注。

然而,5月12日上映的《毒。诫》,则展示香港导演北上的失败教训。影片上映后票房惨淡,表现不及同档期的《麻烦家族》、《亚瑟王:斗兽争霸》、《超凡战队》,更难以匹敌上映两周的《摔跤吧!爸爸》和《银河护卫队2》。其口碑同样遭遇滑铁卢,豆瓣电影上不到5.0分。

《毒。诫》的失败案例证明:香港导演要适应内地市场,需要很强的学习适应能力;而在内地观众愈发成熟之际,靠拼明星脸就能票房大爆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1,把黑帮传奇拍成了戒毒宣传片,《毒。诫》白瞎了阵容与题材

怎么看,脱胎于真实人物经历的《毒。诫》都占有天时地利。在“警察管黑社会,黑社会管治安”的混沌时代,香港黑社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迎来了“光辉岁月”。

彼时的香港街头,虽然不似影视作品里那样刀光剑影,帮派间的火拼械斗却也稀松平常。作为颇有名气的青少年朋党组织头领,“慈云山十三太保”陈慎芝被香港最大黑帮“14K”看中,成为护院打手之一。

贩毒、械斗、吸毒、坐牢,女友离去、父亲去世,曾给“胡须勇”扶灵的陈慎芝在出狱后改邪归正,成为“从地狱里走出来的人”。他开设“福音戒毒”,帮人摆脱毒瘾;以亲身经历四处讲演,成为黑帮片影视顾问;这个金盆洗手的古惑仔,甚至还成为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再回头看时,“那些曾经带刀的古惑仔,现在也都拄着拐杖了”。

出演《毒。诫》的刘青云与古天乐早已是合作多年的银幕CP;林家栋有新晋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光环;而在《一代宗师》中大放异彩的张晋,演技同样得到过证明。影片里还有两位香港影视作品里的“黄金配角”,吴孟达与谭耀文。

当然,导演刘国昌同样以写实风格著称,由他执导,刘德华主演的《五亿探长雷洛传》在199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曾一举拿下八个奖项提名;2007年金像奖上,刘国昌执导的《我要成名》则令男主刘青云夺得人生中首个金像最佳男主角。

如此占尽优势,《毒。诫》却活生生地把黑帮传奇,拍成了戒毒宣传片。跌宕起伏的黑帮岁月,被剪辑成凌乱不堪的碎片化记忆;来回穿插的时间叙事线,试图挑战观众的理解能力;多个人物有头无尾,剧本好似未完工的半成品;就连唯一的感情线,刘青云与江一燕的虐恋也被吐槽。

可以说,在演员演技均未出现重大缺陷的前提下,是莫名其妙的剧本,让《毒。诫》直接扑街。

2,传统警匪/黑帮题材难以出彩,“北上”成功需要与内地需求“嫁接”

黑帮片曾在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古惑仔》系列在内地拥趸甚多,其主要角色陈浩南、山鸡哥至今仍被影迷津津乐道。

尽管与传统黑帮片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毒。诫》仍在黑帮片的框架内,歌颂不离不弃的兄弟情义,这样的“情比金坚”,在精神内核上与它的前辈们无异。但其无所创新的影像创作,让人想起了林岭东导演的复出之作《冲天火》——这部2016年的作品,尽管拥有了飞车、肉搏、枪战等经典港片的回忆杀,同样陷入了碎片化叙事的窠臼,最终口碑烂透。

作为香港电影中最为人熟知的类型,警匪/黑帮题材影片,似乎早已与黄金时代说拜拜。《无间道》系列之后,能被称作传世之作的警匪/黑帮影片已经消失匿迹;近年出现的《寒战》系列、《使徒行者》、《拆弹专家》、《风暴》、《夺命金》、《窃听风云》系列等只是少有的硕果仅存。但即便依旧保持某种“港味”,合拍片背景下的警匪/黑帮题材影片,但其核心价值观念早已与当年的港片大相径庭。

有分析指出,由《英雄本色》衍生出的警匪片,男性之间的兄弟情谊备受歌颂;《公仆》《警察故事》等衍生出的警匪片则是歌颂警察作为普通人的道德与良知;风行于90年代的《人肉叉烧包》等奇案片,建构了反社会秩序的叙事文本。

而自《无间道》开始,香港警匪片开始对社会秩序的首肯乃至膜拜。而合拍片的现实逻辑在于,电影主角一旦触犯社会秩序,必然无法逃脱最终的黑色宿命。让法律来惩戒,影片或归于说教;让他们挑战法律,显然又无法拿到上映龙标。

把拍摄警匪片,以及动作片的成熟工业经验,嫁接到内地主旋律影片,是香港导演北上成功的经验之一。徐克把红色样板戏翻拍成《智取威虎山》已成改编经典,而后的《救火英雄》《我的战争》《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等影片,同样由香港导演主导,其根正苗红的价值取向,与讲求职业奉献与牺牲精神的《拆弹专家》无异。

从电影技法上看,《毒。诫》依旧是沉迷于长头发、喇叭裤、高跟鞋等浅层时代元素展示;从价值取向上看,把江湖情谊与戒毒宣传生硬拼装,如此混乱会让观众接受无能。

3,“看脸”的时代早已过去,内地观众已经愈发成熟理性

让人有沉沉暮气之感的刘国昌,以及此前《冲天火》的导演林岭东,不如陈可辛——这位有香港导演“北漂第一人”之称,最懂得内地观众心中“小九九”的导演学习。在“港片已死”的唱衰论调里,陈可辛在失败的《投名状》之后竟然一发不可收拾,《中国合伙人》《亲爱的》无不是彻头彻尾却又备受好评的内地题材,其监制的《七月与安生》《喜欢你》同样口碑不俗。

陈可辛的成功,显示了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其横跨多个题材与类型的经验,也被其他影片所印证。如《叶问》《功夫》《龙门飞甲》《十二生肖》等影片,延续了香港电影人在动作片上的优势;《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美人鱼》等影片,则是深度挖掘东方魔幻奇观的银幕呈现;《新警察故事》《毒战》《三人行》等影片,小心翼翼地摸索审查尺度的边界;《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智取威虎山》等影片,让主旋律披上类型片外衣;《桃姐》《黄金时代》等影片,有着香港导演的文艺尝试……

正是多元类型与接地气题材,让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蔚为大观——内地与香港的电影合作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真正全方位、多向度的合作是在2003年的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之后。

数据显示,14年来,每年的年度十大卖座国产电影中,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所占比例均不少于50%;到了2016年,票房前10的国产片,皆由香港导演执导,内地导演全部缺席;而在今年,《西游伏妖篇》以16.57亿票房暂居年度第三。

香港导演已经“接管”内地影市?《毒。诫》的案列证明,靠堆积大牌演员与人气明星,就能获得成功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曾被称烂片的《封神传奇》,尽管拥有黄金阵容与视觉奇观,但莫名其妙的剧情令其备受批评;而《毒。诫》的主演们同样难以拯救其市场命运。

对电影创作者而言,它的启示录与《摔跤吧!爸爸》逆袭《银河护卫队2》一样——那个看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愈加成熟与理性的内地观众,已经在随口碑来用脚投票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