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3年开始,到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有20届的历史,是中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随着历史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国外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24年前,时任上影厂厂长的导演吴贻弓一手创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他是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1980年其处女作《巴山夜雨》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1983年的《城南旧事》获得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中国影片。
《城南旧事》海报在2017年上海电影节开始前,年近80岁的吴贻弓说起这场“我一手搞起来的”的文化盛宴,还能记得最初磕磕绊绊地办起来后“开心得要死”的心情。
诞生背景:创作高潮期中国好莱坞上海国际电影节之所以会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有历史的必然性。据吴贻弓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是中国电影100年历史中第三次创作高潮。那个时候,“文革”结束,文艺重新焕发生命力,影坛佳作频出,包括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吴贻弓导演本人的《城南旧事》,获得国内外各类电影节的奖项肯定。同时电影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每年生产电影超过百部,电影制片厂10余座,从上海到四川,遍布中国,所以从艺术和商业的角度出发,中国电影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的新形象。
但另一方面,中国当时却没有拥有世界名气的电影节。在当时,日本有东京国际电影节,菲律宾有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相比较之下,具有较高国际地位而且电影行业正处在欣欣向荣阶段的中国却没有相匹配的电影节,当时作为电影局局长的吴贻弓就感觉“有点不太像样”。
在白杨、谢晋等一众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下,吴贻弓决心建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影节,“一方面是为了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让中国观众看到更多的外国电影,用电影去认识世界。”
而上海不仅是中国经济中心,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身魅力的第一窗口,而且对于电影来说,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第二年在上海徐园有了电影的放映活动,这是中国首次电影放映。1913年,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小型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上海诞生。从此上海,中国电影的摇篮,汇集了中国电影最优秀的创作者和最出色的电影企业家,逐渐被打造成中国的好莱坞。1949年后,上海继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电影产业基地继续发展。所以上海有着浓厚的电影文化和悠久的电影历史,足以成为国际电影节的所在地。
没钱没人没经验知易行难,虽有决心建立自己的电影节,但是面对的困难却是多种多样的,一没经验,二没钱,三不知道如何去请人。创立电影节,但是资金缺乏,为了省钱,吴贻弓到北京开组委会会议时,住的是招待所,出门打面的。
而在众多问题当中,吴贻弓抓住最重要的问题——电影节评委的组成。对于电影节来说,评委会就是最重要的门面,也是电影节评选质量的保证,评委会的构成也会形成电影节独特的风格,比如奥斯卡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一个面向大众,一个品位高雅,都是因为它们电影评委会构成不一样而导致的。
对于吴贻弓来说,请来地位高且有独特风格的电影评委是创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一步。为此,他一个一个亲自去邀请著名电影大咖出任电影节评委。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
最后,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星光熠熠,有谢晋(中国,导演)、赫克托·巴本科(巴西)、卡伦·沙赫纳扎洛夫(俄罗斯)、大岛渚(日本)、奥立佛·斯通(美国)、保罗·考克思(澳大利亚)、徐克(中国香港),中外导演,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了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成功的重要保证。
确定评委会的同时,吴贻弓还亲自考察各类国际电影节,从中取经。从亚洲到欧洲,从东京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到威尼斯电影节,虽然辛苦,但吴贻弓意志坚定,只是带着一个翻译便出发了。在朋友的帮助下,拜访电影节主席,考察电影节的方方面面,去了解每个部门的工作条件和情况。多番奔波下来,吴贻弓直呼“搞个电影节累得要死”。
终于有了自己的A类电影节创立之初,虽然困难,但在以吴贻弓为代表众多中国电影人的辛勤努力下,上海国际电影节终于成功创办。“这是中国文艺创作观念的一大步,中国电影自此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影节首届评委会主席谢晋曾如是说。吴贻弓回忆说,当时成功办出来之后,大家非常开心,因为“我们终于了有了电影节了”。白杨,秦怡等一众影坛前辈都对吴贻弓的努力付出赞赏有加。之后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展迅速,就在第二年就被国际制片人协会认可,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谢晋激动地抱着吴贻弓。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成功创办在于面向世界,既向世界电影学习,也向世界宣传中国电影。当时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颁给了中国台湾电影《无言的山丘》,引起巨大争议,吴贻弓就说,《无言的山丘》拍得好。他还特别强调,如果连这点胸怀都没有,那还不如把国际直接拿掉,办个上海电影节就完了。
至今,作为位列全球TOP15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知名电影人的目光。从过去的法国电影展、日本电影周,到这两年的“一带一路”影展,上海电影节的“国际范儿”也带给这个城市的观众越来越广阔的视野。
获得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的吴贻弓
在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吴贻弓获得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他激动地说到:“我感到电影就像一个梦,它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绚丽多彩、应有尽有。电影的特色就是不拒绝任何人,谁都可以亲近它、喜欢它,从它身上得到欢乐,它也毫不吝啬告诉你,世界和人生的另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