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蒙吉
2017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邀请到了罗马尼亚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来担任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6月23日上午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后一场官方论坛——金爵奖评委主席论坛,蒙吉亲临现场与主持人展开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对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对电影行业的看法,最后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评委会主席克里斯蒂安·蒙吉在与电影学者张真
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可谓是刚刚结束的戛纳电影节常客,他最初就读于雅西大学的英美文学专业,之后又进入了布加勒斯特的电影专科学校,在对谈中他也提到,因为自己没法去首都学电影,最后只能选择在家乡就读。他的电影处女作《幸福在西方》于2002年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首映,深受罗马尼亚观众的喜爱。2007年,他的第二部作品《四月三周两天》入选第60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并获得当年的金棕榈大奖。
蒙吉带着自己参与编剧、制片、联合执导的由片段组合而成的电影《黄金年代狂想曲》重返2009年的戛纳电影节。2012年,他编剧执导的电影《山之外》更是囊括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和最佳女主角双奖。2013年,蒙吉受邀成为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2016年,他的第五部电影《毕业会考》在第69届戛纳电影节展映,并获得最佳导演奖。
《毕业会考》剧照
蒙吉电影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他的电影几乎都将视角集中在社会现实问题,擅长在电影中去探讨人性善恶,同时他也立足本土,通过电影的方式去展现祖国罗马尼亚的社会变迁与其中的世道人心。蒙吉电影的影像风格,也与他的主题高度契合,灰暗、冷色调的画面与不带音乐纯粹依靠现场环境收录的声音,都让他的电影像一位不带情绪的旁观者,时刻关注着这个时代的种种问题。
这与他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在对谈中蒙吉提到他在成为导演之前,其实是一名报社记者:“我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学到的比较重要的东西是,我更愿意让读者包括观众自己去解读我们传达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把想讲的含义强加给大家,解读是非常关键的。”或许也正是记者的经历,让蒙吉的电影多了一种冷静的呈现,而非热烈的表述。
标题
蒙吉的三部代表作《四月三周两天》、《山之外》、《毕业会考》虽然均有获奖,但其实三部电影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年,对蒙吉而言,高产一词从来不属于他。在谈及这三部作品创作理念时,蒙吉说:“我的原则是,把生活和现实作为电影制作的出发点,拍电影的前提是了解生活中的素材,让原材料如何发挥作用,在真实生活中叙事。”尽管几部电影时间间隔不短,并且剧情上并无相关性,但蒙吉仍然希望找到其中的相关性,同时相关性又不能太强,以便为观众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
到实际拍摄中,蒙吉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现实的流逝感”而非依照自己的想法排列现实,“你要知道你的电影是基于一定的时间段,实际上我尊重每个时刻的真实性,因为一旦打断了场景的真实性,就好像在告诉观众影片中什么是重要的。我经常问自己,是不是可以让观众自由的判断?你要尊重观众的智慧,让他们自己去评估这个故事,而不是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我觉得作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你应该用这种技巧,为观众准备好这个故事,而不是把自己的决定强加在他们心里。”
论坛现场认真聆听的观众
作为导演,蒙吉的电影不仅帮助他拿到了他能在戛纳拿到的所有奖项,同时《山之外》也让女主荣膺戛纳影后,毫无疑问他对于演员的表演也有相当严苛的要求。在选角时,人气和演技并非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与角色的契合度才最重要:“我在选角时不光是选演员,更要确保发现有意思、有性格、有魅力的演员,这些演员要和我在编剧时脑子里想的角色尽量接近。” 而到了表演环节,在把演员放到场景中之前,蒙吉会先把自己放到场景中,如果他希望演员怎么演,他自己会做一遍。
当谈到他去年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毕业会考》时,蒙吉再次提到关于妥协的道德问题:“ 我看到的是一种妥协,对腐败的妥协,腐败总归是社会现象,会觉得是别人的事,但妥协有时候是个人选择,一旦你觉得这是一种妥协,就为你的决策增加了道德层面的考量,你正在区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你决定是想从不道德转向稍微道德一点,因为你觉得这个对你来说更有利。”最后,他坦言妥协是生存的技能,说起来可能不太好听,但这就是妥协的效用。
以下是现场观众与蒙吉的交流互动节选:
提问:你怎么建构一个故事来建立罗马尼亚的政治和文化与你电影之间的关系的?
克里斯蒂安·蒙吉:我想做的是要找到一个人的故事。我们对于社会如何呈现是要通过某一个个人的个体故事呈现。无形的、大的体系,这种权力包括框架可能是在人们的肩膀之上,我们如何表达,还是通过故事表达,这不仅适合罗马尼亚,其它国家老百姓也生活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中,我们找到故事作为载体,当中蕴含无形的元素。
包括麻木感,我来中国之前,有人从法国发了一篇文章给我,报道中国最新的情况,有一个报道,车祸受害者,第一辆车撞到他,没人去扶,导致第二辆车没看到他,发生二次车祸。人们觉得这是碰瓷,他们不敢扶他,现在的社会人们比较冷漠,所以要讲到重要的价值观,有些价值观是普适性的,不管是哪个社会。
提问:如何突破国家的界限,寻找更广泛的故事。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巨匠。
克里斯蒂安·蒙吉:我有很多剧本,也有从美国发给我的,很多人有兴趣跟我合作,我也希望通过日语、法语、中文呈现作品,但前提是我必须自己懂这个东西。远距离之外,新闻报道上报道的故事,如果不了解背后的细节是难以做的,因为人们往往有思维定式,这是我们的掣肘,我们作为电影人要摆脱这些定式和条框。这也是为什么我来到电影节,这是我们迈出扩展资源的第一步,对我来说电影是表达的手段,我可以通过找到资源制作我想制作的电影,但更重要的是真实性。
提问:作为今年金爵奖评审主席,您看到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片后有什么感受,特别是中国电影。
克里斯蒂安·蒙吉:我还没有看完所有的电影,我们在大赛之后可以自由的表达,提前表达不太适合。对于评委比较重要的是你要做合理的决定。一方面我有个人的观点,还有其他的评委都要遵循的原则,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个体有观点,另外要尊重整个评委群体做的决定,我们当然所看的一些电影,包括参赛的影片,有的时候一开始不同的评委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重要的是它的过程的公平性效果得到保证,大家要尊重评委自己专业的判断,最后达成一个共识。
提问:获奖电影标准是什么?
克里斯蒂安·蒙吉:我今天讲了很多内容,我希望看到真实性,原创性,基于他个人的经验的,我希望是不假的,不是为了宣传的,这个是我希望看到的好的影片。
提问:关于中国电影,您了解有多少,对中国电影人有什么要说的吗?
克里斯蒂安·蒙吉:一般来说,送去电影节的中国电影我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们只能通过这个渠道接触到中国电影,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因为某些原因,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电影市场,目前的中国电影,并没有太多出口到国外,《英雄》我们看了,可能这个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中国电影吧,或者李安的电影我们也能看到,贾樟柯能看到。我对中国也不是特别熟悉,我想尽量追踪中国电影的情况,我不是中国影片的专家,我也不能给予太多的建议,我觉得全球都差不多,不光是针对中国电影人,针对所有电影人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内心,电影要真实,尽量不要妥协,不管是为了艺术的形态还是商业的原因都尽量不要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