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改变了消费者看电视和看电影的习惯,把他们从电影院逐渐吸引回了家里。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电影消费,好莱坞真的应该抓紧实现在线上线下同时发行新片。
根据大摩分析师Benjamin Swinburne的说法,大型的电影制片公司例如好莱坞巨头,应该非常慎重的将网上发行与影院发行的时间缩短,甚至是变成同时。这样一来,对于制作方来说就能收消费者30-50美元的点播订阅费用,远高于事后几个月播放的5-7美元费用。
其实网络付费点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这两年业内都在考虑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早在2015年,360和光线影业合作的影片《冲上云霄》,在院线上映之后的15天就在网络院线上架,实现了电影院和网络几乎同步播放。
2016年8月,二十世纪福斯的《X战警:天启》在中国上映两个月,就在爱奇艺上线了,打破了90天的发行门槛。12月底,据报道,苹果与几家大型电影制片厂谈判,希望能够于影院发行后两周内,在iTunes上为观众提供新影片的租赁服务,租赁的价格在25-50美元左右。
好莱坞也有高端视频付费点播的想法,但步子仍然迈得比较小,还在与影院方协商如何分成以及如何收费的问题,进展缓慢没那么坚决。不过现在似乎已经到了需要快速决断的时刻了。
一直以来,只要有新片上映,电影院就理所当然地拿了率先播放权,并设置了一个90天的发行窗口期,牢牢占据了电影产业链的上风。电影怎么排期、能上映多长时间全都是电影院说的算。
制片方有苦难言,如果一个大制作片子不受欢迎,上映一个月就从影院下线,还要两个月的空窗期才能登陆网络平台,忘性大的观众早已追新的热点了,不太会去观看。在制作和营销成本节节攀升的时代,仅依靠影院和90天窗口期后的网络播放,很难赚钱了。
影院方在排片上的强势地位,给制作方带来的更多的是投入与收益的“不平等”。因此在中国电影行业也看到了排片的“撕逼”大战,制片方想从影院方拿到更多的收入分成,比如《一九四二》要求票房超过5亿,拿45%的分账比例,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了。
随着流媒体崛起以及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让制作方看到了一个可以撕开电影院主导地位的大口子,他们纷纷撸起袖子反抗。目前,电影院的主导地位还在,但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大摩的调查,大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电影院看过电影后表示,对在家看电影非常感兴趣和可能感兴趣。在影院看电影也不是那么必须了,能懒在家里看大片,用超清4K电视也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研究机构都纷纷看衰这种影院“古早”的商业模式。传媒通讯研究机构MoffettNathanson最近把对全美排名第二、第三的院线公司Regal和 Cinemark的股票评级降到了“卖出”,并认为影院90天的窗口期即将坍塌。
好莱坞一旦加快谈判的脚步,开启线上线下同时上映新电影的PVOD(高端付费点播)模式,将会彻底颠覆电影产业链,尤其是电影院的商业模式。这种高端点播付费服务,预计的价格是要比电影票价贵一些比如30-50美元,但是打破传统90天的发行窗口期,让流媒体播放非常趋近于影院上映时间。
虽然乍一看30-50美元很高,但是仔细算算,如果一个四口之家或者几个朋友一块在家观看,分摊下来人均在6-12美元左右,相比较于今年一季度美国平均8.87美元的电影票费用来看,还是可接受的。而且在家看电影很方便,在家里可以躺着看,歪着看,站着看,坐着看。
对于制作方来说,开启PVOD业务意味着能多赚好多钱,不仅能够吸引那些经常不去看电影的消费者、降低发行的边际成本,还能从影院的手中夺取一部分收入。而且电影在网上想放多久放多久,可以形成长尾效应。
据大摩的报告,到2020年,PVOD业务会为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多带来20亿美元的收入。而MoffettNathanson的研究员认为,有了高端付费点击业务,大片厂每年最少可以多挣7.4亿美元,如果完全放弃线下影院,利润的增幅可能会达到24亿美元。
PVOD这场战斗中,唯一的输家可能就是电影院了。有了PVOD业务,院线在电影票以及营业税收上的损失将在每年1.63亿-5.92亿美元之间。在各大影院公司的联合抵制下,好莱坞等制作公司与导演们正在与影院开始旷日持久的“协商”,电影院也想从制作方的点播业务中分成,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项业务推进的如此缓慢。
而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这种点播模式推进比较慢,反抗事例不那么多的原因与美国稍有不同,以万达、博纳为代表的大公司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既是制片方又是影院发行方,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中国的反抗不是从大的制作公司而是从导演圈小范围开始的,不少中国的导演都已投身到了网剧、网络电影的怀抱中。
这是一场有关钱的战争,之后还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