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在IP热潮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冷静思考如何二度创作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如今IP剧的强劲势头又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来审视这个问题。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如今IP剧的强劲势头又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来审视这个问题。近期热度较高的几部电视剧如《我的前半生》《楚乔传》,以及稍早前的《欢乐颂2》《深夜食堂》《白鹿原》等都来自于IP改编,尽管口碑有好有坏,但IP剧在数量、关注度等方面远超原创性剧作已是不争的事实。在IP热潮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冷静思考如何在二度创作与新的媒介手段表达中完成对原作内容和审美意蕴的保留与创新。

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在《从小说到电影》一书中指出:“语言有它自己的法则,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构成这些人物形象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这些人物形象在外形上的具体化往往叫人感到不满足。通过语言之幕出现在我们脑际的人物形象和通过视觉形象展开在我们面前的人物形象是有区别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文本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将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生活体验代入其中,填充了作品的空白之处。而影像手段似乎完全或不完全地替我们完成了这种填充,因此剧中形象不可能与每一个读者对原著文学形象的理解保持一致,同时影视作品也往往难以将小说的复杂细节和多重内涵完全展现,所以从这两个层面上谈完全“忠实”,必定是难以实现的。但既然是改编,就应当对原著抱有最基本的尊重,背景可以变,人物设定可以改,但不应放弃原著要表达的核心精神,若连这一点“魂”都变了,这样的改编恐怕总会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为例,改编自亦舒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同名小说,编剧将故事的发生地从香港搬到了上海,人物设定也多半不同于原著,但引起“原著粉”不满的并不是这些改动,而是剧情失掉了亦舒小说所强调的女性自由独立、“最紧要的是姿态好看”等这些精神内核。为力求贴合当代而做大刀阔斧的改编本无可厚非,但完全背离原著的逻辑和价值观,又何苦非要把原著牵扯进来?而改编自日本漫画的《深夜食堂》被诟病则是因为不合文化语境的生硬照搬。日版《深夜食堂》打动人的核心之处在于它充满了真实的生活质感,普通的料理与形形色色客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食物与人形成某种呼应,时而温馨时而忧愁,描绘着日本现实生活的种种图景,同时又洋溢着质朴却稀缺的人情味。而中国版的改编版却忘记了情感关联才是原作之魂,满满的日式风情加上刻意的煽情反而酿出一种不知所云的 “文艺情调”,让人无所适从。当然,荧屏上也不乏优质的改编作品,《白鹿原》就是一例,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却又不失取舍,注重挖掘原著中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立体性,一些细微的调整增强了影视作品的戏剧张力。例如在塑造田小娥这个角色时弱化了她风情万种的一面而有意增添更多令人心疼的悲情色彩,她渴求的不是欲望的宣泄而是真正的理解与关爱。一场田小娥与白灵在窑洞中过夜的戏码,使两个截然不同的年轻女性形象之间形成了一种共通性,她们都渴求逃出那个被礼教捆绑住的世界。在抓住小说主题核心、风格意蕴的基础上进行与影像手段相协调的创造性改写不仅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原著,甚至也是对小说文本本身一种有益的丰富。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大IP+流量明星”的成功模式或许已不如从前有效,从剧本、演技到后期制作的精细打磨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

文字与影像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媒介,各有所长,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影视剧作的灵感来源,而好的影视作品改编更会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接受,如果影视改编连原著中的“魂”都丢了,空挂着原著或原著作者的名气,倒不如索性拿掉这个枷锁,在原创天地有所作为。

关键词: 原著 影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