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苏联电影票房不佳是因为意识形态色彩过浓吗?

好莱坞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刷存在感,一直是苏联负责文艺的官员的既定目标。就像要在太空领域证明苏联体制的优越性一样,苏联也要在电影领域证明有别于资本主义低俗的大众文化的、为无产阶级大众服务的大众文化是更有前途,也是应该更有市场的。

好莱坞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刷存在感,一直是苏联负责文艺的官员的既定目标。就像要在太空领域证明苏联体制的优越性一样,苏联也要在电影领域证明有别于资本主义低俗的大众文化的、为无产阶级大众服务的大众文化是更有前途,也是应该更有市场的。

苏联文化部长在1958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雄心勃勃地宣布,“好莱坞在世界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日子即将结束。苏联的电影艺术将引领道路。”九年以后,苏联在塔什干首次为来自后殖民地世界的电影举办了一次国际电影节,进一步将苏联电影艺术的形象宣传成为反好莱坞的。

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负责苏联影片进出口贸易的苏维克斯波特菲尔姆大规模扩展其业务规模,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办事处;在没有设立官方代表的地方(比如美国),其代理人通过中介来进行交易。

必须承认,有些苏联电影拥有相当大的销售市场。比如截至1963年,格里戈利·查克莱的《士兵之歌》出售给了93个国家,而《雁南飞》则销到了88个国家。除了销售规模,似乎经济效益也不错:以1967年为例,苏联声称其电影销到了108个国家,总收入超过440万卢布,其中资本主义国家包揽了可观的240万卢布。

然而,销售量并不一定等于大范围的发行。《雁南飞》是美国通过1958年美苏交流协议购买的影片之一,尽管它在高校和艺术界颇受欢迎,但始终未能进入电影的主流。观看美国《威猛七蛟龙》的苏联观众的人数让观看《雁南飞》的美国观众人数相形见绌。观看《悲惨世界》的苏联观众人数与观看《士兵之歌》的法国观众数之间也出现了同样令人难堪的对比。

苏联电影票房不佳是因为意识形态色彩过浓吗?这或许是一个过于现成的答案。苏联官员也认为意识形态冲突是主因,不过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西方观众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否定苏联电影,并曾威胁说苏联将停止购买美国电影,除非美国方面保证广泛发行苏联电影。

其实,苏联电影的出口困境有着更深层次的内部根源。一如苏联的民用工业产品质量欠奉,苏联电影的产业化程度和工业化水平及质量一直不尽如人意。苏联电影更多是像一门手艺一样进行运作的产业,它有一种阻碍其国际竞争力的手工制作的品质。当好莱坞和其他国家的电影行业已经开始投入彩色和宽银幕电影的时候,苏联落在了后面。

苏联电影的制作品质往往远低于国际标准,这是电影制作人经常公开讨论的问题。电影制作人工会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改革提议中清楚地说明,苏联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是因为其较低的产品质量。胶片保存质量是最突出的问题。电影产业还缺乏足够的添加字幕和混声录制的设施,所以只能用外汇购买外国公司的服务,而外汇的稀缺导致更多的时候买不到这种服务。

在组织流程方面,苏联电影也遭遇国内其他行业面临的官僚主义问题。苏联电影在国内会错过最后出品期限,在国际上也是如此,这当然会影响到他们能否顺利参加国际电影展。苏维克斯波特菲尔姆不是一个合格的进出口机构。进口方面,印度的电影发行商曾抱怨苏维克斯波特菲尔姆作为代理机构不够专业,选片拖延而且还将损坏了的影片退给他们。而在出口方面,1962年,波兰的电影官员向一个来访的代表团抱怨说,从苏维克斯波特菲尔姆购买的材料质量如此之差,以至于他们无法用它们宣传苏联影片。类似的问题也阻碍了通过非商业的(外交的和教育的)渠道宣传苏联影片的努力。

此外,苏联人对知识产权保护不是那么重视,有传言说他们非法复制送到莫斯科备选的影片这导致不少外国电影制作人不愿意与他们开展业务。

当然,让苏联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流年不利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他们觉得不应该“迎合”观众的“低俗趣味”。许多是在苏联国内市场取悦观众的影片:譬如间谍片《第306宗案》,其1956年的票房为3300万张,位居第二位,以及三年后售出3200万门票的音乐剧《吉他女孩》,在苏联文化官员看来都不适宜国际发行。

苏联的确成功营销了一些国内轰动一时的影片——譬如《两栖人》。然而,将吉他女孩和两栖人带给国际观众从来都不符合苏联电影的“崇高理想”。苏联文化官员特别反感评论家们认为那些影片之所以能轰动一时,是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大众文化,与好莱坞是一样的。在他们看来,这无异于和好莱坞同流合污,也无异于一种投降行为。

因此,苏联电影产业很少有这样的影片推介给市场。但是国际市场的标准不是苏联标准。苏联的电影艺术由于未能满足电影娱乐的国际标准而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上不成功。苏联电影出口官员们在1963年给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带着恼怒的口吻抱怨说,“我们在戛纳电影节上未能售出一部电影。”

以市场表现论英雄的美国人自然不太愿意进口和发行苏联影片,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意识形态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不仅美国如此。印度人也不太接受苏联影片,尤其当发行方式从通过友谊社团和俱乐部这种文化交流形式转变成商业形式之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了。甚至那些志同道合的社会主义国家也缺乏热情: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民主国家的电影发行机构拒绝了一半以上的苏联待售影片。1962年夏天,一个前往波兰的苏联代表团发现克拉科夫的影院里放映的苏联影片只有5部,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影片却有25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苏联电影唯一还在扩大影响的地区都来自那些后殖民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但即使是在这些地方,美国也拥有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年复一年,苏联不仅一直是其意识形态劲敌西方大众文化电影的净进口国,而且自认为应该引领世界电影潮流的苏联电影也一直处于世界银幕的边缘。苏联电影艺术只能顽固地在自己的价值观和优越感中寻求避难。

关键词: 苏联 好莱坞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