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鹿晗片酬、鬼吹灯版权、欢瑞的财报,影视资本市场“灰犀牛”狂奔迷局

小鲜肉片酬、IP乱局和欢瑞被调查等犹如“灰犀牛”一样,成为影响行业的大概率事件。

央视经济频道《对话》栏目,近日播出了上海电视节期间录制的主题为““让作品无愧于时代”的特别节目,来自电视剧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大咖在节目中高谈阔论,虽然没有给出如何“无愧于时代”的路径,但还是有一些灼见碰撞而出——尤其各方关于“小鲜肉”的热议,也是让“鹿晗片酬”这一悬而未决的影视资本谜团再度成为热点,而这,正是影视资本中“灰犀牛”的表象,成为影响行业资本走向的诱因之一。

灰犀牛生长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但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憨直的路线、爆发性的攻击力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所以危险并不都来源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太过微小的问题,更多只是因为我们长久地视而不见。这个7月,金融和资本市场最大的热词毫无疑问是“灰犀牛”,而泛文娱的影视资本也难免陷入相关的监管范围,且不说万达和苏宁的困境,就是如小鲜肉片酬、IP乱局和欢瑞被调查等犹如“灰犀牛”一样,成为影响行业的大概率事件。

鹿晗片酬是否过亿成谜团?

高片酬成为影视产业的“灰犀牛”表象

在《对话》节目中,针对之前网络上关于鹿晗天价片酬的新闻,对此柠萌影业合伙人、副总裁柠萌悦心CEO杨晓培回应道,她们有一个特别坚守的底线,演员一定是40%,制作一定是60%,甚至制作还会更高。“业内流传的鹿晗天价报酬的说法,我觉得很莫名。为这件事情,我已经辟谣两次了。现在为什么不说了呢?因为没有必要。”

第一次辟谣时候的说法是,“从剧开拍到现在,一直都在传小鹿片酬。但我们可以说,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剧组全组演员加起来都不到这个数字”。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出品人陈菲表示无法公开鹿晗实际片酬,但仍透露“他的片酬与其他一线演员相比,也只能算个中位数”。

关于鹿晗的片酬,从其接拍《择天记》后就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1.2亿,另外一个说法是8000万,当然,流传最广的应该是网易娱乐做的一个《鹿晗片酬到底多少?看完这个就明白了》的一个深度报道。在其中,网易娱乐根据公开的资料,计算出《择天记》用于演员的成本大概是1.6亿,而作为作为最大的卖点,有可能拿下这么高的片酬…

因为柠萌并非上市公司,所以关于这部剧的成本构成和鹿晗的片酬也并无公开义务,所以这个或许要等若干年后柠萌影业冲击IPO发招股说明书的时候才能够弄明白吧。

但毫无疑问,,电视剧(网剧)近年来不仅版权价格一路高涨,包括明星片酬在内的成本也是一路飙升。

——冲击IPO的新丽传媒爆出了包括周迅、霍建华和赵薇的片酬:根据新丽传媒提交的材料,周迅和霍建华在《如懿传》的片酬分别为5350万元、5071.7万元,并非外界传说中的1.5亿天价片酬。同时,赵薇在2014年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片酬就已经高达4000多万。

而在华策、慈文等上市公司财报中,以及乐视等的资料中,诸多明星的片酬也被公开:

——钟汉良在《一路繁花相送》中拿走了5000万的片酬;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孙俪团队收到6048万,陈晓片酬为2750万;

——《夏至未至》中,陈学冬的片酬为4200万;

——《将军在上》中盛一伦的片酬3300万;

——张天爱,出演《武动乾坤》的片酬也有1100万;

——李易峰拍《麻雀》时候的片酬是2600万;

——《离婚律师》里的姚晨和吴秀波,片酬分别都达到了3000万…

所以传闻中片酬过亿或许是传闻,但“高片酬”确实成为一种主流;当然,读娱君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高片酬”作为市场行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而外界将批评的声音聚焦于“高片酬”的明星也是炮轰错了对象….事实上,高片酬是行业乱象的一环,制作公司想要卖剧、渠道方要买剧,在整体创作环境不好的时候,明星确实是最大的卖点,所以,明星成本仅仅是影视产业灰犀牛的表象,真正的原因还是创作力下降。

所以,近年来虽然资本扎堆影视产业,但上市的影视公司们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盈利下降、股价不涨,市场信心并没有因为IP和播放数据屡破百亿而恢复。

《鬼吹灯》IP版权谜团重重?

天下霸唱“一统”七月网剧市场

暑期档网剧迎来了天下霸唱时间,三部网剧打擂台,包括《鬼吹灯之牧野诡事》、《河神》和《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而对于近期关于盗墓IP的说法说,读娱君感慨两点:1、天下霸唱在版权管理上要逊色南派三叔一筹;2、持续创作上,南派三叔拍马也赶不上天下霸唱——观点有点激进,欢迎来辩。

在《鬼吹灯之牧野诡事》项目发布之后,腾讯视频和阅文集团曾经发布过一则版权声明,认为《鬼吹灯之牧野诡事》涉嫌侵犯了阅文的知识产品:“阅文集团授权给了万达和梦想者影业,万达和梦想者影业与企鹅影业合作网络剧,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公司套用《鬼吹灯》的世界观架构,或者借用胡八一、王凯旋、Shirley杨、明叔等这些读者耳熟能详的角色名字来拍摄电影、网剧的行为均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如果有其他任何个人或者公司宣称授权或者改编《鬼吹灯》的电影或网剧,可以断定,这要么是侵权行为,要么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借用‘鬼吹灯’这三个字的宣传效应吸引眼球,但是实质上与《鬼吹灯》系列小说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如果按照阅文集团的说法,是不应该叫这个名字的,但不知道背后各方是如何沟通的,在上线的时候,《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的名字被保留了。

而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中,天下霸唱解释过《牧野诡事》的版权归属问题:天下霸唱介绍称自己曾在《南方都市报》上连载的一个专栏,专门揭秘了《鬼吹灯》系列中观众感兴趣的疑点。随后有出版社把这个专栏买下,当时出版社大概想跟《鬼吹灯》连在一起,就把文章叫做《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结果看上去好像又多出来一本。其实这个更像鬼吹灯的阅读攻略或背景资料。”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剧《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的体量相对较小,播出效果也一般。

简单整一下,《鬼吹灯》版权其实主要分为三部分:

企鹅影视拥有八部版权,已开发两部;

《摸金符》系列在天意影视,正在开发中;

《鬼吹灯摸金校尉》、《鬼吹灯搬山道人》和《鬼吹灯九幽将军》《鬼吹灯阴阳端公》等在工夫影业,陆续开发大电影中。

乱不乱,其实还是有点乱,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天下霸唱卖版权卖的有点早,另外一方面还有同人作品的归属权等版权盲点——但在原创能力下降的当前,IP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关于《鬼吹灯》的版权纠纷,应该还会有后续。

 

同时,拥有《鬼吹灯》相关版权的创业公司门也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绑定天下霸唱的向上影业的完成A轮融资后估值破10亿,而且和包括华谊兄弟爱奇艺等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工夫影业也成为市场的宠儿,制作的《河神》网剧反响不错,而且也被资本青睐,估值18亿、天神娱乐2.7亿入股且不说,还和腾讯影业达成战略合作,要给网易拍《阴阳师》大电影,可见,IP加持下的制作公司的优势凸显。

被证监会揪住的欢瑞世纪

押注“周播剧”的战略崩盘了吗?

在证劵市场的监管风暴之下,诸多“带病”的上市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欢瑞世纪确实影视传媒板块中的那个被抓住的典型——或许是为了还冲击IPO的债,欢瑞世纪成为过去数周的影视资本市场的负面典型。

——7月17日,欢瑞世纪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同时,欢瑞世纪又发布公告称,因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浙江欢瑞、陈援及钟君艳(下称控股股东)质押给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触及平仓线,公司股票自2017年7月18日开市停牌。

而在稍早之前,欢瑞世纪因为年报中的细节问题已经被证监会发函询问,回顾了关于李易峰借款、大客户集中等敏感问题,而被立案调查也是延续了信息纰漏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对于外界对于此时间过于耸听的说法也有点言过其实,但毫无疑问,做过一家出品过多款大剧、拥有李易峰、杨紫等明星经纪约的上市公司,欢瑞世纪的肯定是哪里出了些问题?

或许是为了还冲击IPO的债?在冲击IPO时,欢瑞提前转让《飞霜》、《麻雀》等剧集的投资收益,欢瑞也因此提前拿到6000万和1.3亿元的营业收入,业绩对赌勉强过关,最后成功借壳上市。但在IPO之后,欢瑞的财报数据迅速下降,据财报显示:2016年,其净利润达2.65亿元,同比增长56.7%。但今年一季度却亏损2895万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今年1-6月,欢瑞世纪预计亏损幅度超3000万元。

亏损还是只是一部分,在证监会的问询中也暴露了欢瑞世纪都影视公司们或多或少都要面临的问题:

——回款周期长:过去的一年,欢瑞世纪不仅未收回来的账款增多,提前收的账款也减少了。欢瑞世纪2016年期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为7.71亿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42亿元;2016年预收款项3249万元,比去年减少了4222万元。另外,欢瑞世纪2016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达到5.64亿元,而账龄“1至2年”的则达到2.05亿元,合计7.69亿元,甚至超过了全年营收7.39亿元。

当然,这不仅是欢瑞的问题,事实上,同为上市公司的华策,就面临乐视网高达3亿多的回款变成“坏账”的风险。

——依赖大客户:回款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影视公司过度依赖大客户,大剧的采购方其实不多,也就是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腾讯视频、优酷土豆和爱奇艺等渠道。而这一点,对欢瑞世纪更为明显,欢瑞和腾讯签订了采购的大合同,基本上之后的剧都卖给了腾讯;电视台方面,则都交给了北京卫视和安徽卫视的“欢瑞剧场“,而欢瑞又成本了这两家电视台的广告售卖权,所以,欢瑞和电视台的买卖关系相当于“自产自销”,所以也就更依赖腾讯方面的业务了。

——成本过高,尤其是宣发成本:财报显示,2016年,其包括演员、导演、制片人、道具、美术等现场人员劳务费成本约为1.22亿,但拍摄制作费成本却高达1.42亿,占比50%,2015年仅占比14%。而和其他公司相比,欢瑞世纪宣传费用的增加更为明显。根据欢瑞世纪年报披露,其2016年宣发费用为9926万,较上年的2843万增加了249%。这样的剧增也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询问其宣传发行费增长率大幅超过主营业务增长率的原因。

当然,欢瑞世纪在被质询和调查也暴露出其押注“周播剧场”的战略失利。

2017年3月份,欢瑞世纪旗下全资子公司欢瑞影视和欢瑞营销与北京卫视在电视剧排播以及广告招商运营方面达成了合作;2017年6月,欢瑞世纪公布了与安徽卫视类似的合作——基本上,欢瑞的多数剧都将以周播剧在这两家电视台播出。

合作模式由供剧与广告招商两部分构成。以北京卫视的合作为例:一方面,北京卫视向欢瑞影视支付1.32亿元获取对方《青云志2》、《大唐荣耀2》、《十年一品温如年》等5部电视剧的播映权,另一方面,欢瑞营销以1.558亿元获得北京卫视2017年周播剧场广告招商运营权,包括周播剧场冠名(独家)以及剧场特约播映(三家)(一冠三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欢瑞必须预先将广告费分批支付给北京卫视。在预先缴纳580万保证金之后,2017年2月-9月,欢瑞必须每月支付1875万广告费给北京卫视。

在这两笔交易中,欢瑞世纪通过卖剧赚来的钱完全被其付出的广告招商费抵消。如果完不成承诺的1.558亿以及1.7亿元的广告招商营收,不足部分将由欢瑞承担,多余的广告营收则由欢瑞独享。

而周播剧在国内市场并没有迎来春天。在回复证监会的问询中,欢瑞世纪坦言,截止目前为止,上市公司与卫视平台进行“电视剧排播权+广告招商运营权”的新型合作模式的优势尚未凸显,加之2017年3月至今为广告销售淡季,广告招商效果并不理想,欢瑞营销存在无法收回部分成本的可能性与风险。

具体来说,按照安徽台的广告招商方案和价格体系,其一冠三特全年的广告营收为3733万元至7466万元(按实际7个月算),这与欢瑞实际支付的1.7亿元相差甚远。而在与北京卫视的合作中,截至目前仅有150万广告营收入账,与其承诺的1.558亿广告保底成本尚存在巨大差距。

而押注周播剧和周播剧场,对于外界看来,也是欢瑞遭遇此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协议中可以看出,对于北京卫视和安徽卫视而言,相当于欢瑞既提供剧集又负责卖广告的“托底”行为,而欢瑞基本上承担了所有的风险,而对于市场而言,剧集的投资本来就有很大的不可预期性,尤其是欢瑞的剧集多数都是IP剧,口碑、收视率和收益都难以形成连续性。

而欢瑞遇到的谜题,不仅是个案,也代表着诸多影视上市公司共同的面对的困境吧。

一草一木,皆为天定;一饮一啄,皆为前缘。灰犀牛绝非只存在于房地产领域,影视传媒上市公司也必然存在,无论是成本上升、渠道变化还是回款风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明星的高片酬仅为表象,读娱君认为,对于影视版块的上市公司而言,安全第一,赚钱第二,记得站到多米诺骨牌的最后几张,前面倒了拔腿就跑。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