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中国电影艺术大师沈浮:人品与艺品交相辉映

沈浮(1905 -1994)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剧作家,在五十多年的电影、话剧艺术实践中,为中国电影和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万家灯火》、《李时珍》、《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影片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艺术实践已成为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

从学徒到编导

沈浮原名沈恩吉,天津人,出生在一个码头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幼时曾做过小贩、苦力,初小毕业后,家庭无力再供他读书,他便到一家照相馆当学徒。勤于学习的沈浮很快就爱上了摄影这门手艺。后来,为生活所迫,他来到北洋军阀的军乐队当乐兵。这期间,他除了应付日常演奏、操练外,开始集中精力自修并从事文艺创作活动。

1924年,他考入天津渤海影片公司当演员,曾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喜剧短片《大皮包》,从此开始了电影艺术生涯。渤海影片公司关闭后,他一方面靠抄写,替报社编副刊度日,一方面则继续探索电影编导技巧。他刻苦自学,在自学中为了弄清一组镜头的组合,各种运动镜头的效能,以至每个镜头的长度对影片节奏、结构所起的作用等等,往往废寝忘食。

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卓别林的作品,《城市之光》、《淘金记》、《马戏团》、《寻子遇仙记》等,都是他反复看过和十分喜爱的。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沈浮逐渐接受并初步形成了反封建、反外侮,同情被压迫人民的民主主义思想,为以后的创作逐步纳入革命轨道作了准备。

作品思想反映社会现实

1933年,加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开始编辑《联华画报》,继之又任编导。他以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对社会现象的潜心观察,开始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出路》(后改为《光明之路》),该作品触及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失业现象。

1936年,当“国防电影”的口号提出不久,他即构思、执笔写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冷月狼烟录》,后由费穆拍时更名为《狼山喋血记》,影片以寓言形式,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告诫人们对暴戾成性的侵略者决不能仁慈手软,必须与之作殊死的斗争,颇具鼓励人心的力量。

对喜剧,沈浮一直有浓郁兴趣,如他所说,一方面是把生活中感受到“带着眼泪的笑”的事情,解剖给观众看,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深思;另一方面,是受卓别林的“同情弱者,抗争强者”影片思想的影响。之后,他又编导了《天作之合》和《自由天地》两部喜剧片,抨击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反映出求解放的进步思想,在喜剧创作上取得了进展。

艺术创作逐步走向高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陈白尘、白杨等组成“上海影人剧团”,辗转到达重庆,开展抗日戏剧宣传工作。编导创作了《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小人物狂想曲》等话剧,导演了阳翰笙的《草莽英雄》、《两面人》,曹禺的《日出》、《雷雨》、《原野》以及《雾重庆》等等,为开展大后方的抗日救亡戏剧运动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他从中汲取了许多话剧创作和舞台导演的经验,为以后进一步从事电影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抗战胜利后,沈浮重返影坛,在北平“中电”三厂任编导。1947年编导了《追》,揭示战后民族工业濒临绝境的社会问题。随后,南下到上海加入昆仑影业公司,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他的创作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他解放前整个创作上的高峰。

翌年,与阳翰笙合作编剧并导演了影片《万家灯火》,参与了电影《乌鸦与麻雀》的创作。影片《万家灯火》以真实的描写,揭示了战后国统区千家万户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具有尖锐的批判精神。四十年代后期,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形成了一个高峰,《万家灯火》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稍后,他又编导了影片《希望在人间》,塑造了一位爱憎分明,正气凛然的大学教授邓庚白的形象。

众所周知 ,中国电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曾经出现过三次创作高潮,成就了中国电影史诗般的辉煌局面。沈浮导演在这三次中国电影标志性的高潮中都有他的优异表现。无论是 《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还是建国后拍摄的《李时珍》、《老兵新传》、《万紫千红总是春》,包括《北国江南》以及文革后复出的《曙光》等等 ,都分别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

1956年,拍摄完成《李时珍》,影片通过时代背景的渲染,人物关系的刻画,充分发挥导演总体构思的艺术力量,深入揭示了李时珍坚毅顽强的奋斗精神,被誉为中国传记片中的上乘之作。

沈浮导演(左一)在拍摄《老兵新传》(1959年)

《老兵新传》是为一个久经征战而后转到农垦战线的老兵谱写新传。老兵形象创造的成功,是社会主义电影为建设者树立丰碑,提供了新鲜经验。沈浮积极热情地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他的作品在思想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电影和舆论界的好评。

导演的艺术成就

同一个导演的多部作品 ,能在延绵几近半个世纪的历次创作高潮中每每令银幕熠熠生辉,成为众里的佼佼者,这在百年中国电影导演的群落里,也是寥寥可数的。由此可以看出, 沈浮导演在艺术上一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形成了真实、生动、细腻的艺术风格,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卓越不凡。

沈浮导演为人朴素率直,和蔼宽厚,人品与艺品交相辉映。他在继承民族电影传统的同时,以饱满的创作热情,昂扬的时代精神,诉诸胶片,阅尽万家灯火。就思想与内容上而言,沈浮的电影创作饱含着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深情关怀。他的影片情感朴素细腻,对细节的把握精益求精,对生活的关照圆融练达。就形式与创作技巧而言,沈浮在极大程度上发掘电影语言的潜力。例如,对画外音、蒙太奇节奏结构、长镜头等表现技法,在其影片中都有极为娴熟的运用。

从一个出身贫寒,中学辍学的穷苦青年,到一个享有盛誉的电影导演,他的创作生涯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跨越了多个时期,是中国电影界艺术生命相对长久的导演之一。他一生编导23部电影作品(包括1940年中途停拍的影片《老百姓万岁》),创作话剧剧本3部,参演影片5部。

他的电影作品多为上乘之作,且风格几经变化。从最初“含泪的微笑”的悲喜剧,到朴素的现实主义创作再到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沈浮的电影创作生涯无疑与时代环境休戚相关,并代表了一代中国电影人寻找电影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使命的历程。

长期以来,沈浮以他热忱谦虚的为人和艺术上的一丝不苟,不断进取,赢得了业界的敬受——“和蔼的长者、正直的为人、艺术的大师”,这三句话便是人们对他发自内心的评语。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