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中国电影-长江论坛”专家呼吁: 深化改革提高电影质量

近日,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影-长江论坛”在武汉举行。

近日,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影-长江论坛”在武汉举行。会上,来自国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及产业领军人物,把脉当前电影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随着一线城市影院数量趋于饱和、人口红利下降,传统的单纯依赖投资增加影院数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从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向提质增效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的新阶段,必须推进电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要素等资源配置,提高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才是中国电影保持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治本之策。

观影人群年轻化 凸显审美趣味成创作重点

2016年的一项调研显示,中国电影受众集中在19—30岁人群,占比高达75.7%,其中19—25岁观众占比46%。“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媒介消费习惯、观影习惯影响着电影产业的走向。”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以青春片为例,介绍了观众结构的变化对电影类型的影响。自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横扫华语电影市场,到2013年《致青春》奠定类型怀旧气质,这段时间恰好也是中国电影市场完成观众结构调整的阶段。然而,2015年以后出现效益递减,一方面由于青春片类型创作和生产缺乏与时俱进的拓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影市场主流观众群体发生变化,“过时的”青春片遭遇了“90后”“00后”观众对“中年群体”怀旧情绪的集体抵制和嘲笑。

此外,随着三四五线城市电影院建设的加快,中国电影观众群体迅速下沉,从传统的北上广深、发达地区省会城市,扩展到三四五线城市。“新观众的观影习惯尚未养成,看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年而不是过日子。”饶曙光说,新观众的审美趣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中国电影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针对新的年轻观众群体,创作出回归生活本真、凸显阳光气质的影片,成为当前的难点。

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也认为,“小镇青年崛起”影响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一半,“人口增长、城镇化的成长,带来了整个中国当代文明的改造、再造,城镇化改变了电影行业的生态”。在赵军看来,中国电影产业10多年来高速增长的背景之一,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且大多为年轻人。当下,随着城镇化人口增速开始放缓,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速也随之放缓。

电影类型较单一 亟须健全的类型片体系

相比院线电影产业投资门槛高、各环节风险大,网络大电影具有“小成本、差异化、周期短、面向中等规模受众”的特点,更符合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据统计,2016年网络大电影的产量为2500部左右,而同年院线电影上映376部,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网络大电影产量将达3000部。就类型创作而言,网络大电影主要有惊悚、爱情、剧情、喜剧等类型。“相较而言,国产院线电影类型单一、产量低,无法有效满足视频网站用户需求,需要加强类型拓展,在冒险、科幻、战争、动作等类型方面深耕。”饶曙光表示。

对此,导演章家瑞表示认同。“今天一窝蜂地‘疯狂’,明天一窝蜂地‘谍战’,我们的电影市场追逐、效仿的更多是同类题材或创意,而非真正的类型片。”章家瑞介绍,类型片是通过对电影观众口味细化分类,投其所好,每种类型都形成固定的规范。一种常见的观影状态是,观众走进电影院之前,便决定要看一部特定类型的电影,而后从众多影片中选择最符合的;电影还未开始,他便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甚至在影片的开头便已预料到结局,当发现故事如其所设想一样时,便感到十分满足。“类型化叙事的一大特征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一种类型的影片受欢迎,一定时期内有较好的商业效果。但如果一窝蜂地拥入,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章家瑞说,中国商业电影类型仍显缺乏,目前市场上只有古装片、山寨喜剧片、恐怖片等少量类型,而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商业类型片体系,才是健康产业的必由之路。

饶曙光认为:“今年的国产电影创作,一定程度上退回旧有的保守创作,缺乏进取心,过度依靠IP和粉丝营销,难以完全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在章家瑞看来,IP、特技等都是辅助性元素,是电影题材和创作的补充,最重要的是扎根本土、抓住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例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影片,抓住了人的情感,“如果只是纯科幻,也没有多少人会喜欢。恰恰因为影片与人的情感相连接,才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产业链开发不够 开发周边产品拓展市场

饶曙光透露,中国电影产业在各项指标上虽然呈现跨越式发展,但产业链开发依然不够。迄今为止,票房收入仍是电影投资回报的主要渠道,盈利模式仍显陈旧,未能形成多向面、可持续的有机产业链。而美国等电影产业发达国家,票房只占电影产业总收入的30%,非票房收入则占到70%。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中国电影的银幕数量已逾4.5万块,年底可达5万块。“银幕数增长下的票房收入增长,只是中国电影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拓宽影院外电影发行放映和周边营销的产业链条,注重后产品的开发和电影文化的二次辐射,形成围绕电影放映多向传播的全产业链,是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饶曙光说,应树立版权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拓展市场空间,从体制机制及其效益层面摒弃“唯票房论”。

“院线应从内部变革着眼,在追求银幕数增长的同时,也注意经营的细分和差异化定位,避免陷入‘靠片吃饭’的放羊式经营状态。”饶曙光建议。赵军则认为,电影院是企业,电影院业是商业,从电影院到电影院业是产业。电影院业和电影院的不同在于,前者不仅经营电影院,使其有产出、有票房,还要开发广告业,经营各种授权商品,产生社会影响力。“院线工作人员可以经常策划一些大型活动,例如通过邀请明星进行商业包装等。”赵军还建议关注数据变现,即通过电影院的人流、卖点、场次等相关数据,了解观众的深层次需求,如在图书、唱片、婚恋、旅游等方面延伸,拓展服务范围。

“总体而言,思想和价值观是电影的灵魂和根基,也是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发展的支撑。”饶曙光说,中国电影要想在国内市场进一步赢得更多的观众以及市场份额,并在海外市场进行更加有效的国际传播,必须建立起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衔接、富有包容力和感召力的价值观,同时找到富有人文内涵、艺术张力的中国故事,以电影化的方式智慧地讲出来,使之具备现代电影的叙事格局和视听品质。《湄公河行动》《战狼》等新主流大片开拓创新,将类型叙事和爱国精神结合,所彰显的国家实力和英雄形象正是中国电影所需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态度,影片也因此产生了良好的商业效果。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