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为偶像捧场。
这个夏天“粉丝们”有点忙!先是“羊毛”们(艺人杨洋的粉丝昵称)忙着给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下简称《三生三世》)锁场争排片,紧接着又有“蜜蜂”们(艺人李易峰粉丝昵称)接棒锁场。8月11日,微博上曝出TF boys 成员王俊凯和易烊千玺的粉丝在出道四周年南京演唱会上“互掐”的新闻,而起因不过是两人的粉丝在布置应援场地时争抢位置……
这些事,在不追星的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粉丝经济”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粉丝”们不仅能炒掉艺人经纪人、参与规划艺人事业发展,还能直接影响票房、收视。然而,“粉丝”的疯狂也引来争议,有观点认为,它颠覆了艺术的基本规律,冲击了电影市场正向的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疯狂的“粉丝”世界圈外人永远不懂
因为电影《三生三世》人们学会了一个专业名词“锁场”。所谓锁场,就是买一两张电影票锁住电影院放映的场次,防止空场以免院线撤场和换场,毕竟电影院的影厅有限,多一个厅放映《战狼2》,就意味着少了一个厅可以放映《三生三世》。因为锁场的成本很小,一个厅买一两张票即可,于是网上便有“三生三世,十里锁场”这一说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锁场是一种造假行为,它既给影院造成了利益上的直接损失,也损害了其他观众自由选择电影的权利。有网友生动地解释了锁场行为:就是在火锅店的每张桌子上都坐一个人,但只点一盘豆芽菜。据称,该片被锁场的场次高达7万场,影院损失巨大。
除了锁场,“粉丝”的疯狂行为还包括:偷听、偷拍、围堵等。最近TF boys 成员王源的妈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若能重来一定不让王源走艺人之路,“一点点小小的隐私都不存在了,不得不四处逃窜,躲避镜头。”
如今,疯狂的“粉丝”甚至可以对抗艺人的经纪公司。为“粉丝”服务的一个APP工作人员曹先生告诉记者,“如杨洋的‘粉丝’就已经和其经纪公司撕过无数回了,‘粉丝’们不满意经纪公司的做法,但凡偶像遭遇点什么风波,‘粉丝’们就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各种指责,甚至有时艺人的‘粉丝团’会发出公开信,要挟经纪团队的谁谁谁滚出去。再如,不同偶像‘粉丝团’之间的互掐。”
冲击影视剧市场正向激励机制
疯狂的追星行为带来了哪些影响?曹先生表示,像偷听、偷拍、围堵这类行为干扰艺人生活,严重者甚至有违法之嫌。而类似锁场这样则属于应援行为。据悉,应援的汉语释义为“接应援助”,起初来源应是日本校园体育比赛中的应援团,他们是为运动员加油的团体,后来这种应援文化就进入到娱乐圈,演变为为偶像加油助威,因此,应援团其实也就是粉丝的加油团。曹先生说应援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生日应援、演唱会应援、投票应援、活动应援等。应援团出现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粉丝”应援的出现孕育了巨大商机,催生了“粉丝电影”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郭敬明导演的系列电影引发专业评论的万炮齐轰,但凭着这些连续播放的明信片画面、PPT电影,郭敬明获得了超过20亿元的总票房,“粉丝电影”显示的惊人吸金能力,使其迅速成为电影人争相挖掘的金矿。最近几年在一系列质量跌破底线、票房却大获成功的“粉丝电影”示范之下,商业电影的游戏规则被改写,人气明星成为电影的核心资源,其他一切似乎都无关紧要。
文化评论员封寿炎认为,“粉丝电影”在激活市场人气、助力电影产业化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整体来看,它颠覆了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冲击了电影市场正向的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他说:“‘粉丝电影’不仅在市场上透支国产电影的公信力,且侵蚀着专业奖项的权威性。比如,在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上,狂热‘粉丝团’夜以继日的网络刷票让两位演技饱受批评的偶像明星获奖,沦为笑谈。”
偶像成为排遣孤独的“爱的支点”
对于“圈外人”来说,最难以理解的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粉丝”会如此疯狂?8月7日,记者在《心理罪》点映现场,就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李易峰粉丝团。记者询问其中一名来自外地的女粉丝,“有人给你报销机票吗?”对方表示,完全没有,而且作为上班族的她是请假前来,对此记者问:“追星这么花钱,把钱存起来买房不好吗?”对方则回答,反正买不起,不如追星更快乐。这位“粉丝”还告诉记者,自己属于“散粉”,没有进入应援组织,行动更自由。
而进入“应援团体”的“粉丝”们不再是分散的个体,他们更像是某个企业的职员,有宣传组、打榜投票组、新闻组、活动组等等,各司其职、勤勉努力。这种“粉丝”团体一旦运转起来,效率惊人。有分析认为,追星行为一直都有,但似乎没有哪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粉丝”与偶像之间普遍有如此深的情感牵连,这在根本上是因为“粉丝”们的成长环境变了。
一方面是互联网的兴起,让“粉丝”们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偶像的成长,这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黏度,在前互联网时代,偶像与“粉丝”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偶像是可望不可及的,“粉丝”与“粉丝”之间也是分散的,但互联网打破了彼此之间的边界,偶像的生活像真人秀一样曝光在“粉丝”们的视野中,偶像很远,但又很近。
另一方面,时下“粉丝”文化的主体力量是85后、90后、00后,而许多85后、90后、00后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虽然物质更为丰富充足,个体更为独立自由,但不少人因为价值的真空而陷入一种孤独状态。文化学者胡野秋认为,消费社会“英雄”缺失,而偶像的出现,为这些年轻人找到了爱的支点,而后援团则给了他们集体的温暖。不少“粉丝”后援会会定期举办聚会,大家天南地北聚在一起,聊偶像的作品,聊偶像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因为有共同的喜好、共同的话题,他们的关系也可能从线上走到线下,成为朋友。这就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孤独的人终于找到了一块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