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艺术院校教师在网络视频节目《奇爱博士讲电影》中,以“票房奇迹《战狼2》,请允许我不喜欢它”为题,对《战狼2》恶语相加,甚至指斥“作者本身是不是有点心理变态”。
此言引起争议,当在意料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日趋理性,大众化批评已不亚于专业水准。《战狼2》能在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中被大家一致接受,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充分说明了其艺术性和社会价值。而一些“专业人士”偏颇之下,难见其实,攻击式批判更不足取。相比于群体评价,专业批评必须更专业、更理性、更科学,批评家理应把批评的责任和负责的批评建立在“作品—受众—批评”的相互关联之间,以更好地引导大众,并对艺术创作有所助益。
影视作品需要见仁见智的鉴赏,更需要理性的批评。正如《文心雕龙》所言:“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批评的目的是促进创作,深化审美。有逆耳之言甚至尖锐意见,本无可厚非。可当失去理性和公允,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对作品及作者进行攻击性批判,甚至为了博眼球而故作惊人之语,不仅偏离了文艺争鸣的标准,而且不利于推动创作和引导观众。
来自圈内人员的批评并不意味着就是专业批评。有别于大众审美的专业批评,其专业应该体现在科学认知和理性判断之上,而非专家身份上。任何人倘能以专家视角和专业知识对影片进行科学分析、准确评价,进而为创作者提供有益的可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当然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恰恰是这种非专业批评和攻击式批判,造成了批评与创作之争,也对大众审美构成了挑战。电影是给谁看的?电影创作者、电影发行人、电影艺术家、电影理论家?从多义的现实鉴赏中悟出其确切的含义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家。一部电影选择进入影院,首先满足的是大众审美,能对电影产生“结论”的不见得就一定是专业人士。观众买账,说明影片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和审美需求,这是影片产生共鸣,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基础。无怪乎观众会说:你看,或不看,它的影响就在那里。
作为艺术创作的电影特别是类型化作品,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有一个英雄模型和“理所当然的想象”,因为这一点就断言影片一钱不值,显然是对自我艺术价值的破坏。《血战钢锯岭》中戴斯蒙德·道斯尚能以“不是英雄的英雄”形象救出众多伤员,《007》中詹姆斯·邦德亦可在无尽的冒险中以一敌万,《勇闯绝命岛》中史丹利·古斯比等人物在历次侥幸中存活于世。“超级英雄”是永不落幕的故事主人公,这是一个全世界都懂的规律,我们的战狼个体及群像当然不必英雄气短。何况影片中冷锋是在强大的国家力量中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在中国电影急需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英雄形象的今天,《战狼2》呈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逼近好莱坞制作模式的过程中,为“中国创造”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和商业化探索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暴露出一些艺术难题和技术硬伤,但这不应成为其受攻击的理由。影视艺术创作既要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勇气,也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创意。呵护好这份勇气和创意,助力影视创作突破难度与深度,塑造高度与风度,使其在宽松、包容的良性争鸣氛围中不断探索、勇敢前行,才是影视批评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