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电影该如何拥抱眼花缭乱的数字技术?

中国目前的银幕数量已经达到了47000块,去年院线电影的数量是473部,而网络大电影的数量达到了2279部。伴随着《战狼2》的票房即将突破55亿,中国市场蕴藏着的票房潜力只能说“震撼”两个字来形容了。

上周,由中影股份主办的第14届中国·北京数字电影论坛在京举办,为期两天的活动汇聚了包括杜比公司, 巴可公司,RED公司,THX公司以及DTS母公司等现在全球跟数字电影技术有关的顶级公司,中国的业内大咖在一起,探讨数字电影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潜力,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电影该如何拥抱眼花缭乱的数字技术。

中国目前的银幕数量已经达到了47000块,去年院线电影的数量是473部,而网络大电影的数量达到了2279部。伴随着《战狼2》的票房即将突破55亿,中国市场蕴藏着的票房潜力只能说“震撼”两个字来形容了。

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有80%的观众在观看电影前后都会看影评,可以说,一部电影的口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部电影的票房。比如正在公映的《二十二》和不久前公映的《冈仁波齐》。

电影的每一次重生都是伴随着技术的飞跃而实现的。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再到以《阿凡达》为标志的3D电影的普及,莫不如此。到了现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从2K电影到4K电影,甚至是8K电影;从以往的24帧电影到李安导演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尝试的每秒120帧拍摄技术;从胶片时代到现在的中国巨幕、IMAX银幕时代;从传统的放映机到现在的激光放映机;再加上现在大火的VR技术。可以说,观众在感知电影上越来越超越现实本身,进入到了比“真实还要真实”的境界。但问题是,技术的边界在哪里?无休止地追求技术上的超越有无必要?它对于观众的观影体验是否真的有帮助?

著名摄影师及导演王昱曾经经历了从胶片电影到现在4K摄像机的所有过程,他是国内最早使用RED数字摄像机的摄影师。曾经是《苏州河》、《德拉姆》等电影的摄影师。他表示,数字浪潮的到来势不可挡,对此,每一个电影人要有开放的心态,不能固守在胶片上。而数字影院的发展,也正是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的一个重要法宝。

的确如此,侯孝贤导演拍摄的《刺客聂隐娘》就是采用胶片拍摄,本人在中国巨幕上看的时候,发现影像放大后,颗粒大的吓人。这在数字摄影机方面完全不是问题。

巴可公司全球电影业务战略市场经理Domien De Witte表示,对于电影来说,技术上可以做到完全无极限,但电影毕竟是讲故事的艺术,一部电影在技术层面做得再好,如果电影的情节和故事都不吸引人。观众也不会买账走进电影院去观看。诚如斯言!《猩球崛起3:终极一战》的数字特效做得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但在导演马特·里夫斯眼中,他最强调的却是电影的故事,人物和情节。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也是,李安导演开创性地使用了120帧技术,但这一点显然没有给票房带来任何帮助,该片的票房一塌糊涂;而他之前拍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但特效做得好,在故事上也引人入胜,做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技术的极限到底在哪里?这可能是现在的人们很想知道的事情。当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谈论人类的永生将在几十年内解决掉,基因技术将战胜所有的肿瘤和疾病时,我个人依然对于这个世界抱着谨慎的态度。我们知道,电影的本质是故事,是人性,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次梦境穿越,是灵魂的一次短暂的按摩。电影最终对应的是现实社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做过研究,现在真正的贫穷在世界上已经不多了,也就是说,温饱问题在大多数的国家已经解决。但显然,这个星球上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多少。

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能会越来越接近完美,但不可能达到完美。因为完美本身就会孕育出不完美。这一点,也适用于电影技术。

关键词: 边界 电影 技术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