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我们都希望看到英雄迟暮,可有人在思考战争吗?

对于一些中国观众来说,没能看到血浆爆裂、炮火连天的刺激场面,战争片可能就不是合格产品。

好多人看了《敦刻尔克》都觉得电影没有传闻的那么好看,诺兰也不再是传说中的神级导演。

可能到了诺兰这个年龄,大家都会下意识的想到:英雄迟暮。而不会刻意关注这个47岁的中年男人真正想表达什么。

1996年,诺兰拍了个人首部作品《追随》。这部作品是诺兰自掏腰包拍摄的,持续拍了一年,最后剪出70分钟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作家为了寻找灵感而跟踪陌生人的故事。《追随》被旧金山电影节接受了,好莱坞发行商将电影从旧金山带到多伦多再到诗兰丹斯。这部作品打开了他进入好莱坞的大门。

早期的诺兰,和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同门,坚持拍最纯粹的俄电影,发好莱坞、反工业化、反技术化。不过,诺兰很快就抛弃了那一套教条规定,从《记忆碎片》、《白夜追凶》之后,他逐渐成为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导演,而且还为好莱坞商业大片带来不少新鲜感。

2000年凭借《记忆碎片》获得第74届奥斯卡和第59届金球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之后,他走向好莱坞商业大片系统,拍出了《蝙蝠 侠:侠影之谜》、《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几乎没有失手过。每一部商业大片都能让观众拍手叫好,也能卖得好,不得不说这是他的才华所在。

有影评人评价诺兰的《蝙蝠侠》系列作品,认为是诺兰拯救了蝙蝠侠这个故事,他讲出了很少人关注的政治问题以及蝙蝠侠的自我问题、人与城市的关系。诺兰在每一部作品,都保持了这种创新的特点,讲出别人忽略的东西,又不偏离正规太远。

那么, 接下来诺兰就应该走下坡路了吗?就会从大神导演位置上跌下了吗?

显然不是,《敦刻尔克》与他以往的作品不同,不能完全说是他的转型之作,但可以说是他试图改变的一部作品。这样的战争片,很特殊,很少有人能拍得好,所以很少人愿意碰。一旦拍好了,就成就了很多大师。除了这个题材的重大历史意义,还能体现导演个人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观。

诺兰曾经看过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感觉非常棒,同时也表示战争片拍成这样已经很棒了,但是他不会再拍一部类似的电影。他想拍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在《敦刻尔克》这儿,他确实做到了。以往的战争片,多是从反战、救赎、宗教信仰、人道主义、人性等方面展开,最终走向充满正能量的主题。很少有人关注战争到底是什么?战争中到底是什么样?

诺兰显然不满足那样的战争片,他更愿意还原那段历史,消解意义。

为什么要拍《敦刻尔克》呢?诺兰在采访中表示,他和妻子曾经坐船横跨英吉利海峡抵达敦刻尔克,当时水流很急,自然环境恶劣,他感受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艰难,非常佩服那些士兵,于是决定拍一部电影。

这就决定了这部电影不会有意义升华后的战争主题,会重点表现战士们撤退中的困难以及恐惧,就像作为游客诺兰在敦刻尔克的感受,那种感觉应该不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而是如何才能跨过海峡,何时才能等到明天呢?

因此,诺兰将《敦刻尔克》拍成了一部关于战争、逃离的悬疑惊悚电影。

“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拍出一种体现坚毅精神又带有悬疑气氛的感觉,所以剧本很短,也就76页而已,非常少的人物对白。”

看过电影的人会发现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展示大规模的敌我战斗场面,也没有渲染敌人的残暴,更没有强调领导层丘吉尔、希特勒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作用。

“我希望让观众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看不到敌人的面孔反而更害怕”

影片注重群像,模糊角色个性,没有任何女性角色,也没有儿女情长情节,因为站在生死存在的战场上,战士们想到的就是活着或者死亡,争分夺秒,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活下去。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有别于战争戏之上想要形成的另外一种紧张感。

影片采用了三条叙事线索,海陆空在三个不同时间段展开三条不同故事,陆地故事长达一周,海上故事一天,空中故事才一个小时。这样的叙事手法,很有诺兰的风格,用这种多视角表现撤退中40万士兵的恐惧情绪。

为了凸显这种惊悚的情绪,影片配乐是由德国作曲曲家 汉斯·季默完成。他们已经合作了六次,可以说这次影片惊悚氛围的营造,一半功劳都应归于配乐。德国观众也调侃道,我们德国不仅提供了历史故事,还提供了配乐。

从影片来看,他将敦刻尔克大撤退看做是一种胜利。如果没有敦刻尔克大撤退,就不会有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以会在影片的最后出现一位老人为撤退成功的士兵发放食物,并说:“能活着回来,就是成功。”

这大概就是诺兰对战争的理解。战争最后能看到的意义,可能就是活着了。诺兰对战争片的这样处理,是好莱坞以及中国主流商业大片很难做到的。克制、冷静,让观众自己沉浸在情景中,自己思考。

对于一些中国观众来说,没能看到血浆爆裂、炮火连天的刺激场面,战争片可能就不是合格产品。有谁能真正抛开固有认知,真正去思考一下战争到底是什么样?诺兰可能已不如中年,但不代表他的《敦刻尔克》也是一部中年中庸之作。至少对于一个好莱坞商业大片来说,用2000万美元拍一部实验品,还是很有冒险精神的。所以,是否英雄是否迟暮,是否进入中年,无需感慨,也不需用“保温杯泡茶”来界定。

关键词: 战争 英雄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