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王晶的电影套路,已被观众抛弃

毕竟,内地观众也不是一直都喜欢看赌片、晶女郎、江湖义气。

正在上映的《黑白迷宫》虽然只是王晶监制的,但是电影风格却还是老一套的,王晶式的女主、王晶式的幽默、王晶式的打斗、王晶式的兄弟情……

《黑白迷宫》在9月1号上映,上映4天票房仅过2千万,豆瓣评分5.2分,为王晶的“烂片之王”名号又添一笔。

《黑白迷宫》原本是以网络大电影的身份出现,但是作为“黑白”系列影片的掌舵者,王晶以院线电影标准打造它,请来了任达华、张兆辉、林雪等一众香港实力老演员,用3千万成本拍成,最终得以在9月进入院线,与《敦刻尔克》、《星际特工》、《战狼2》正面交锋。

可是一直有“烂片之王”的王晶并没有让观众满意,《黑白迷宫》上映后口碑直线下滑,排片一直处于劣势。已经在内地取得票房成功的王晶,一直都难以割舍港片套路,所以观众在看《黑白迷宫》的时候,放佛在看90年代的香港老电影,旧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观众也是感慨:影片中各种致敬香港警匪片的梗,如今的90后、00后观众恐怕很难看懂了。古惑仔的江湖已经不再让观众痴迷,所以王晶式的港片也正在被观众抛弃。

 

现在的香港社会、大陆社会早已不是八九十年代的打打杀杀了,观众也不再以江湖义气为潮流,反倒是互联网、信息科技成新宠,所以00后小朋友很难会喜欢《黑白迷宫》这种一言不合就杀人、打架的戏码。

不难理解《黑白迷宫》会扑街。不过,不管这部影片是否扑街,王晶的电影看起来已在走下坡路,容光难回。

许多曾经真正喜欢王晶的粉丝正在老去,而现在的主流观众都不喜欢王晶。看过《精装追女仔》、《赌神》系列电影的观众,想来也已经步入了中年,难以引导时尚文化潮流。而且王晶曾经与周星驰合作的那些口碑佳作,例如《逃学威龙》、《鹿鼎记》、《整蛊专家》、《赌侠》、《赌神》等影片,如今的观众又都一致只记得周星驰,将影片的好都归功于星爷。

所以,在大众的印象里,王晶就剩下了“烂片圈钱”这一条标签了。这对于一直高产的勤劳导演、编剧王晶来说有些不公平。

 

1997年,王晶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进入电影圈,从撰写剧本开始,开创赌片、追女仔电影先河。王晶的第一个剧本是《鬼马狂潮》,初显恶搞风格,1981年他首次执导电影《千王斗千霸》,之后就赶上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发展时期。

勤勉是王晶最大的特质,从入行开始到现在作品已经多达160部,即使在香港电影最兴旺的八九十年代,王晶的年产量也能达到10部以上,那时候几乎所有的香港名演员都和王晶合作过。

2000以后,香港电影从辉煌逐渐走向低谷,巨星淡出香港市场,朝着好莱坞以及海外进军,港片进入死胡同,与此同时亚洲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电影逐渐崛起,好莱坞又加强对全球电影市场占领,导致香港电影从亚洲中心逐渐走向边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晶影片的数量、口碑、票房也都直线下降。香港电影评论家对王晶的烂片抨击愈加激烈,年轻一代观众也讨厌其电影的插科打诨。

和陈可辛、徐克等香港导演一样,王晶也走上了北上淘金之路。2009年,王晶以一部《大内密探灵灵狗》试探内地市场,票房出奇的好。这部成本低的电影当年票房破1亿,成为以小博大的代表。之后又拍了《未来警察》、《美丽密令》。和《大内密探灵灵狗》一样,这两部影片也是口碑皆输,票房大卖。这样的境遇,和王晶当年在港片黄金时代一样。同样的操作套路是让人感觉在吃老本。所以,可能为了攒口碑,王晶拍了《大上海》。这部影片明显与他以往影片风格不同,不过吃力不讨好,影片最终票房仅1.5亿元。

对王晶来说,拍成本低的恶搞喜剧片手到擒来,但是有危机感,拍《大上海》这样的文艺风格影片,口碑容易上去,但票房号召力却不行。于是,2014年、2015年、2016年王晶接连拍了《澳门风云》三部曲,以赌片为主,加大投资,加入内地演员,最终获得票房成功,三部一共收获26亿票房。

《澳门风云》三部让王晶重振雄风,找到了在内地拍大片的好思路。不过,这三部影片高票房下的低口碑也为王晶之后的影视之路蒙上了危机。

毕竟,内地观众也不是一直都喜欢看赌片、晶女郎、江湖义气。

对于观众来说,王晶和王晶的电影正在成为过时品,而对于电影来说,王晶的电影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模式。因为不管是在内地还是香港,他的电影总能成为票房冠军,也总能在电影市场黯淡之时,有片可拍。最后不得不说,曾经大家很喜欢看的古装武侠剧《天下第一》、《小鱼儿与花无缺》,还是王晶编剧的。不得不说,作为港大中文系的王晶,还是很有才华的。

关键词: 王晶 套路 观众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