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平台已经有210部网络大电影分账过百万,远超去年。制作成本也开始向100万到300万区间集中,成本超过300万的约占到四分之一,而去年这一区间的电影只占到了十分之一。今年最高票房纪录为2500万元,这个数字几乎是去年最高票房影片的两倍。”昨天,在2017上海网络视听季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现场,国内某大型网络平台负责人透露的数据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网络大电影“富”起来了。
网络大电影被业内简称为“网大”,是近年随互联网视频产业的发展而新鲜出炉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电影,网络大电影通过网络渠道发布,票房收入来自付费用户的点击量。虽然以“大”字自居,但网络大电影还很“小”———以往这些作品的投资只有几十万甚至是几万,拍摄者也多是行业经验有限的年轻人。但是,今年几百万投资、几千万票房的网络大电影已不鲜见。
为年轻人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
网络大电影兴起于2015年。因为成本低、周期短,这个新兴文艺样态发展迅速,年轻人与中小型公司成为最大受益者。
媒体人宫羽制作过一个名为《赛博好莱坞》的纪录片,聚焦网络大电影的创作者。“他们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的甚至从海外学成归来。但是他们在传统影视圈没有人脉,门槛较低的网络大电影成了他们试水的渠道。”宫羽说,纪录片《赛博好莱坞》的拍摄过程颠覆了宫羽对网络大电影的一些偏见,“不少年轻创作者正努力着把自己的知识、技术投入到作品中去。”
网络大电影激发了不少年轻人的创作活力。80后导演人王人超自编自导过一部叫做《孤岛终结》的网络大电影。这部硬科幻作品在今年于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75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播放,获得了不少科幻爱好者的认可。让人惊讶的是,《孤岛终结》的最初拍摄成本仅为七万元,为了将资金用到刀刃上,仅七人组成的剧组班底在寒冬登上一座小岛,凭借对电影的一腔热情,一边与恶劣的气候环境作斗争,一边进行紧张的拍摄。
“我大学毕业时正值DV流行,我们这代青年人不少都有影像情结。但传统电影的拍摄门槛比较高,网络大电影的发展为有激情有创意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王人超对网络大电影充满了感激。他认为网络大电影也为未来中国电影大师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创作人才储备库。
精品需初心与匠心共同守护
从去年开始,网络大电影的分账金额持续上升,表现亮眼,涌现出一批分账超过千万的作品。愈发明朗的“钱景”让网络大电影的数量与投资金额逐渐走高,但是得到观众与专业人士认可的精品还不多。
董冠杰是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CEO,从事网络内容生产多年。他说,目前高速发展的网络大电影产业中,一些创作者成名后疯狂接片。去年不少热钱涌入,一些有成功作品加身的导演便频繁接片,一年甚至要拍六七部,影片质量却无法保证。“这远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几乎每年都在发生巨变。如果只看眼前,一心想赚快钱,这条路是走不远的。”董冠杰说。
“如果创作者内心没有追求,没有坚持,你的故事又如何去打动别人?”长期从事互联网影视行业的阴超对当下的网络大电影创作者提出了这样一句有力的反问。在业内人士看来,快速发展的产业通常充满了诱惑,“富”起来的网络大电影也需要慢慢积累专业技能,持续深耕。
当曾经以小博大的网络大电影邂逅大资本,创作的初心与投机的诱惑成为摆在年轻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