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从豆瓣53部剧集的评分情况窥觑到不少有意思的现象

近日,小娱统计了豆瓣上从五月至八月总共53部剧集的评分情况,整理出高分剧和低分剧的类型,并采集了6000+条代表性剧集的短评进行文本分析,从数据结果中窥觑到不少有意思的现象。

《白夜追凶》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好多剧~

继上次深挖三大视频网站优酷、爱奇艺、腾讯和豆瓣评分机制的差异,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再次聚焦观察了豆瓣上暑期剧集的评分情况。2017年的暑期剧集战可以说相当激烈了!不仅数量可观,剧集之间差分之大更是令人乍舌。既出现了高达9分的《白夜追凶》,也有刷新最低分记录的《深夜食堂》(2.8分),而且,底下网友评论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豆瓣网友喜欢什么类型的剧集?点评时主要有哪些关键词?diss的又是哪些内容?近日,小娱统计了豆瓣上从五月至八月总共53部剧集的评分情况,整理出高分剧和低分剧的类型,并采集了6000+条代表性剧集的短评进行文本分析,从数据结果中窥觑到不少有意思的现象。

网剧成群宠,电视剧热议多 53部暑期剧集评分及人数总览(注:气泡大小表示评分人数)

今年夏天,网剧仿佛开了挂。53部剧集中网剧占了24部,产量上与电视剧仅差5部,口碑上更是高出电视剧好几个level。由图可见,网剧评分占领了在5.3分以上的高分段,更具体点,则集中在6.5-7.9分;而电视剧却承包了6.3分以下的重灾区,仅有三部剧评分高于7.9分。

此外,电视剧散点虽然分数普遍低分,可是气泡都比较大,说明评分人数更多。想必是豆瓣网友们普遍有diss烂片的情结,群体狂欢式的吐槽兴许比看剧本身来得更有趣!其中,气泡最大的是2.8分的《深夜食堂》,而同是难兄难弟的网剧《鬼吹灯之牧野诡事》也是2.8分,但被喷得就没那么严重了,虽然有网友表示其实它比前者更烂:

由此可推断,网剧虽兴盛,但电视剧的江湖地位仍在。而且,不少电视剧本身就是“电视+网络”播出模式,多平台联动带来的流量和热议度远胜于单一网络平台。但流量多了,争议也会多。因此,无论质量好坏,电视剧都将承受比纯网剧更多的争议风险。可以说,剧集中的真勇士,敢于上星,敢于直面惨淡的批评~

那么,豆瓣网友热捧或狂喷的剧一般都是什么类型的呢?在此,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分别罗列了十大高分和低分剧:

  豆瓣十大高分剧  十大高分剧类型占比  豆瓣十大低分剧  十大低分剧类型占比

豆瓣的网友不仅偏爱网剧,更是偏爱其中悬疑、青春偶像类型的剧集。譬如,以《白夜追凶》、《河神》、《杀不死》为代表的悬疑题材剧集收获了大波的好评。《少年有点酷》、《我女朋友的男朋友2》《亲爱的王子大人》这样青春活力、少女心满满的剧集也仍受欢迎。而低分剧则集中为都市现代类型,如《深夜食堂》、《我们的爱》、《一粒红尘》。

高分剧的模样都是“剧情+演技”,烂剧则有各自“尴尬”理由

同样是青春偶像剧,为何《夏至未至》和《少年有点酷》、《亲爱的王子大人》风评差这么多?网友对悬疑题材的偏好,为何到《鬼吹灯》这里就失灵了呢?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家都在讨论什么,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采集了四部高分剧《白夜追凶》、《那年花开月正圆》、《河神》、《少年有点酷》以及两部低分剧《深夜食堂》、《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的短评,每部剧各采集1000条,并统计了其中的高频词汇。

之前被吐槽得沸沸扬扬的《深夜食堂》,最主要槽点来自于广告植入。“黄磊”“泡面”、“酸菜”、“广告”成了高频词汇,寥寥数词,似乎不用看剧都充满了画面即视感:情至浓时,黄磊端出了一碗老坛酸菜泡面……

  深夜食堂(2.8)

这样的品味,怎么满足得了观众日益高逼格的审美呢?满屏的尴尬呼之欲出,更惨的是黄磊老师不幸成了这次群起而攻的主靶。他曾是《似水年华》里的忧郁才子,是《人间四月天》里浪漫诗人的徐志摩,是《小别离》里的温和慈父方圆,怎么说,也是演绎阅历资深的老艺术家了。而这次的《深夜食堂》,无疑拉低了黄磊之前辛苦积攒的荧屏印象,即使让人尴尬的或许不是他的演技,大家也热衷于拿他开刷。

而对于同样很尴尬的《鬼吹灯之牧野诡事》,评论的戾气就更重了。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2.8)

“尴尬”已不足以解愤,“垃圾”、“烂片”、“浮夸”等词也出来蹦跶了。和《深夜食堂》一样,点名批评最多的依然是主角。不过当小娱检索了“大陆”的关键词,发现骂的不是王大陆,而是他的嘴……

当然,这个锅如果只让王大陆的嘴来背的话,那真是太委屈了。《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剧情。这部剧由著名IP鬼吹灯系列改编,本身自带流量观众,赚足了原著书迷的眼球。然而这种优势也是劣势,一旦改编失败,剧作粗糙,引来的骂声势必排山倒海。《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况且,前有《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剧作高度作为准绳,网友自然会将其与“古城”进行比较,心理期待值与现实落差感便立竿见影了。

再看高分剧,目前评分Top3的剧集关键词又是什么样呢?

  白夜追凶(9.0)  那年花开月正圆(8.5)  河神(8.4)

纵观三部剧集的关键词,最醒目的便是“演技”和“剧情”二字,这两大要素乃高分剧标配。此外,前两部剧提及最多的是演员。潘粤明、孙俪、何润东、陈晓本身就有一定知名度,观众看剧时,往往会有先入为主的认知习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入、对比并评价演员在这部剧以及以往作品中的表现,再结合剧情讨论其角色塑造力。而对于《河神》这样由小透明演员组成的剧,观众则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剧情和角色本身,如“神婆”、“河神”的人设,而淡化演员的个人标签。

除了演技和剧情,网友也注重剧作的节奏、台词、配音、镜头组接等专业制作的问题。《白夜追凶》以“节奏紧凑”、“长镜头流畅”的优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年花开月正圆》由于使用原声,演员口音参差问题也让大家热议一把;《河神》的多处镜头及特效,让网友感叹“拍出了大片的感觉”。

结语

虽然豆瓣的评分并非衡量剧作的绝对标尺,在剧作的收视、流量及商业收益方面,豆瓣还达不到量化效果,但对于思考“如何打造剧作口碑”的问题确实是有指导性意义。什么类型的剧符合大众口味?什么内容是雷区?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按照播放渠道划分,很显然,观众对于网剧的容忍度普遍高于电视剧。而且,一旦网剧达到电视剧的制作水准,观众会喜出望外,好感度up。从心理学角度理解,这是一种预期得到补偿的心态。也许,你对网剧的要求只有60分,对电视剧则要求85分以上,当两种剧集都拍出了75分的效果,你会觉得哪部更好呢?

同理不难理解,为何像《深夜食堂》、《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夏至未至》这样的IP剧评分不高了。因为观众之前看过日版或原著,这些作品宛如心中的白月光,一旦翻拍的效果不尽人意,再多的流量基础都只会是口水的叠加。心理落差感是剧作的地雷,绕开了便是成功,不幸踩中就呵呵了。

不过,无论是网剧还是电视剧,剧情和演技都是观众最重要的考量指标。

剧情是最直接的因素。情节新鲜,能吊足观众胃口的剧往往是高分利器。如果说《白夜追凶》、《河神》主打层层推理、揭迷式悬疑剧,那《杀不死》和《颤抖吧!阿部》则走的是以出其不意的怪诞风格,让人忍不住要一直看下去。剧情老套是观众忌讳的,即便像《那年花开月正圆》这样高分剧,也免不了被诟病为剧情“有点玛丽苏”、“套路”。

演技要素则是随着演员知名程度产生一定的权重变化。经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分析6000多条短评文本,发现有条不成文的规律:

如果该剧演员有一定知名度,大家的关注顺序是这样的:演员≥剧情≥演技>制作

如果该剧的演员是新面孔,大家的关注顺序又是这样的:剧情≥演技>制作>角色

也就是说,演员本身的知名度或表演风格是把双刃剑。当观众已经熟悉了ta之前的表演,免不了会产生对比心态。表现得好是“突破”、“炸裂”,风格反差则是“尴尬”、“不适”,如果剧作本身很差,加上演技不行,就赶紧往演员身上一通踩。

而对于新人演员来说,角色的人设和剧本是更重要的。因为大家对其表演印象空白,给了ta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哪怕剧作不好,大家往往也不会怪罪演员个人,而是归因制作问题。

欢迎今后大家多多刷剧验证此条规律哈哈。

关键词: 豆瓣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