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当纪录电影票房破亿的时候,就是纪录电影崛起的时候。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纪录电影《二十二》最终收获1.7亿元票房,成为中国首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电影,对于业界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纪录电影票房过亿了,春天真的到来了吗?
理性看待《二十二》票房
我们先来看一组《二十二》上映后的数据,8月14日该片上映后在豆瓣评分8.8分,上映首日,排片占比从1%升至1.5%,次日,排片占比升至4.9%。1.7亿元票房超过此前最高纪录获得者《我们诞生在中国》(约6660万元)。
当前,在任何搜索频道里输入“纪录电影《二十二》”,大多数新闻显示出的结果都是票房过亿。
“在当前电影市场中,纪录电影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此次《二十二》收获了超亿元的票房,的确为纪录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一线希望。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部片子本身的特殊性,要理性看待票房。”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纪录中国理事会秘书长张延利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张延利看来,《二十二》的成功逆袭,与该片特殊的题材、平静又鲜活的故事、带有公益性的上映是分不开的,其中也包括话题的营销。由于《二十二》特殊的题材,影片上映后,明星、影评人、各种大V、媒体等都成了影片的“自来水”,由此影响到更广泛的人群,然后反向促使院线增加排片。
“《二十二》的成功过于特殊,没有普适性。毕竟,不可能每部纪录电影都能有如此强大的助推团队和‘自来水’。”在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看来,《二十二》给了观众了解“慰安妇”这个敏感群体的机会。“这个题材契合了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加之影片上映时正值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特殊时期,集中了社会的一种情感表达。因此《二十二》的成功过于特殊,具有不可复制性。”
市场与观众慢慢苏醒
“虽然《二十二》的票房不可复制,但是影片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也表明了纪录片日益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张延利说。
正如张延利所说,近年来我国纪录电影市场正慢慢升温。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年初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国内共上映12部纪录电影(含1部引进片),票房合计约8292万元。报告显示,除去真人秀类作品,2014年至2016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票房分别是1815万元、3163万元、7795万元,同比增长74%、146%。
从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开始,纪录片便从小众化进入大众视野。进入2015年,国产纪录电影产量、公映影片数量和票房都创新高。2015年3部纪录电影《旋风九日》《喜马拉雅天梯》《我的诗篇》进入院线,《旋风九日》和《喜马拉雅天梯》的票房双双突破千万元,为纪录电影试水院线市场作出了积极探索。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上映的国产纪录电影中,《我们诞生在中国》以6654万元创造了中国纪录电影(不含真人秀)的最高票房纪录,《舌尖上的新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影片都引发了人们观影和讨论的热潮。
同样,今年6月上映的《重返·狼群》,由两位毫无拍摄经验的成都市民耗费7年时间制作,在凭借好口碑发酵的情况下,上映头两周连续取得超过千万元的票房成绩,最终拿下3292万元的票房。
“不管作品最终的成绩如何,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和观众已经慢慢苏醒,观众对于纪录电影已不似过去那般完全形同路人,尤其是随着近几年纪录片在影院中的不断试水,破冰迹象已经显现。”何苏六说。
行业崛起需百花齐放
“‘一枝独秀不是春’,一部纪录片票房过亿不能代表整个纪录片行业的崛起,只有一系列优秀作品得到观众认可才行。”何苏六说,要想激活整个纪录电影市场,必须全力打造出多部适合影院播放、适合观众观看的影片。
从近年来纪录电影的上映情况来看,涉及题材从食物、文化到动物,再到人文、历史等,观众对纪录电影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纪录电影的社会关注度获得了空前提升。“但就现在国内而言,无论是自然类还是社会类题材,纪录片展现的都是真实的生活,与商业性电影相比,观赏性与娱乐性会显得不足。纪录电影可供上映的选择范围很窄,观众可选择的影片还太少。”何苏六坦言。
那么什么样的影片适合影院播放,又适合观众观看呢?何苏六说:“首先要了解当下观众喜欢看什么,优质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要用内容打动观众,不仅要挖掘到观众心里想要的题材,最主要的是要具备讲好故事的能力。”
“从《我们诞生在中国》《二十二》等纪录片所取得的成绩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观影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观众,对于电影市场有了更高要求,纪录电影的市场空间还是巨大的,关键是题材、方法要有足够的新意。”在张延利看来,虽然近年来纪录电影的数量和品质实现了整体提升,大投入、大制作、高品质的纪录电影不断涌现,但是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纪录电影的发展不能着急,要给市场、给观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