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圳三部曲》,致敬改革开放
南方日报:获得本届“五个一工程”奖的《罗湖桥》被列为《深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疍家小渔村》,能不能谈谈《深圳三部曲》的策划缘起?
刘洋:近年来,深圳广电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指引,紧扣时代脉搏,扎根现实生活,坚持艺术创新,从小处切入,从高处观照,推出一系列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心声的文艺精品。
飞扬971广播剧制作团队作为深圳本土培育出来的文艺工作者,身处“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的宏伟时代背景,我们得以在精品文艺创作中完成对‘深圳精神’的深层认知,希望以《深圳三部曲》系列广播剧来表达对改革开放的崇高致敬。如何紧跟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在大时代里建立更鲜明的“深圳视野”,在国内优秀文艺创作团队第一方阵保持领先,是我们未来必须去坚持和思考的命题。
2014年,《疍家小渔村》以深圳一个渔村的疍家人从离乡谋生到归国发展的故事,讴歌描绘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决策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进程。
2017年,《深圳三部曲》第二部《罗湖桥》则以深圳一家人追求团圆的故事展现了“一国两制”的历史必然性及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性。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希望抓住重大时代主题,继续推出《深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展现深圳以新时代为起点,勇创新局、砥砺奋进的故事。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罗湖桥》这部作品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总结?
刘洋:我们力求“从历史纵深处立意,向人性闪亮处发掘光辉,于无声处听惊雷”。首先,要尊重历史、追求严谨。在该剧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深入深港两地的街巷里弄,四处搜集整理资料,经过反复酝酿、策划、剪裁、取舍,最终定下以“一桥、一家、一张全家福照片”为核心线索推进故事叙述,经过脱胎于生活本身的人物塑造和高屋建瓴的艺术提炼,才能让故事和角色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是专家在评述时给出的结论。
其次,塑造人物细腻感人,刻画血浓于水的亲情。该剧成功通过声音建立了一组群像:君秀、沈德仁、静静、李国胜、阿勇等人物性格鲜明,接地气。在演员选取、录制制作、后期包装的过程里,我们都是以最严苛的要求去审视每一个细节。
再次,充分调动声音艺术的多元化手段。对白设置简练生动,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呼之欲出,如在眼前。尤其是剧中人物语言和场景元素,充分展现了岭南地方特色的地域风情。
“能持续出精品,是因为有人才”
南方日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广播剧被誉为是一种“线性的听觉与想象的艺术”,您认为通过广播剧来进行主旋律创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洋: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用深厚的情感来引发听众巨大的精神共鸣。仍以《罗湖桥》为例,它以中国传统“团圆”文化为载体,有力烘托了“爱国、统一、发展”的重大主题。一家人对合影的向往,对亲情的思念,为实现团圆而付诸的行动和努力是剧本中最让人难忘的地方,而正是这种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成为剧作的精神主线,作品实际刻画的正是国人永久的团圆梦——家国安宁、幸福美满。我们在作品中不谈大道理,但道理体现在细节之中,爱国爱家、融合统一的愿景就在字里行间。以情动人、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正是《罗湖桥》最有魅力之处。
南方日报:在近年“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深圳的广播剧作品多次获奖,成绩喜人,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在广播人才培养方面,您又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刘洋:深圳处在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对文化建设、文艺精品创作非常重视。按照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部署,深圳广电集团专门成立了文艺精品创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明确了通过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场景,映射时代洪流所向这一创作思路。
在广播剧《罗湖桥》创作过程中,深圳市委宣传部又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项目支持,深圳广电集团领导多次带领剧组主创人员实地采风,遵循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规律。最终,我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创作的最大公约数,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植根沃土,牢牢把握“民族历史”和“深圳实践”两大主题,弘扬时代主旋律,突出地域特色,认真讲好民族故事、深圳故事。我觉得通过这些文艺精品的创作,真正地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文艺创作人才,让他们用更敏锐的视角、更先进的手段去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用自己更擅长的方式去记录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脚步。我们这个团队平均年龄30来岁,非常有活力和创新意识,所以说深圳广播剧创作会持续出精品,就是因为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