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新华社发表文章称,中韩双方就中韩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双方都同意“推动各个领域交流合作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对于手握各类韩国明星资源、IP的中国资本以及韩国文娱产业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令其振奋的消息。
不过,在壹娱观察看来,这对于刚刚进入蜜月期的中日电影来说,却算不上一个好消息。就在中韩关系转冷的这段时期里,中日的影视业已从数年前的“冷战”中走出,迎来了一段甜蜜时期。除了中方购入大量日本电影外,双方的各项合作也陆续展开:中方在这两年不断收购各类日本IP,并翻拍中国版电视剧或电影;合拍片数量也开始增加,《妖猫传》等还将在日本上映;10月26日,东京电影节中日电影交流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西村康稔透露,中日两国正在进行高级别会晤,拟建立电影联合制作条约。
日本影视在中国市场的再度崛起,除了市场的发展与需求外,中韩关系陷入僵局、文化交流陷入停滞也是很大一个助推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合作模式上不成熟、观众基础尚有待培养,近年来日本元素在中国市场的总体成绩并不算理想,取得好成绩的作品屈指可数。如果韩流再度来袭,中日影视蜜月期还能继续下去吗?
日影大卖、合作升级,中日影视20年后的新“蜜月期”
关于日本影视,在70后、80后观众的回忆里,从来不乏它们的身影。改革开放之后,外国影视作品有了进入中国的机会,彼时处于和中方外交蜜月期的日本,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整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大量日本影视作品开始出现在普通中国观众的日常生活里,经典的日本影视作品如《血疑》、《阿信》、《排球女将》、《追捕》等都曾风靡一时。
这一次中日影视交流的蜜月期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在那段时期里日本影视作品及演员在中国的影响力,不亚于现如今的韩剧、韩星。然而1993年前后,随着海外大片引进政策实行,以《亡命天涯》为代表的票房好莱坞分账大片开始进入中国,带给了观众们不一样的刺激与新鲜感,更为内敛与慢节奏的日本文艺片、剧情片逐渐开始在中国失势。1993年全年共有7部日本电影在中国上映,此前几年每年也平均有3到5部,然而1994年后,这一数字开始骤降,部分年份里甚至一部日本引进片也没有。
不久后,由于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以及相关外交问题,中日关系开始降温,曾经一度霸屏中国大小荧幕的日剧、日影与日漫开始逐渐退出中国,到了2005年前后,电视上已经很少能看到日剧的身影了。
此后的2006年到2015年5月,中日影交流视正式进入了一个寒冬期。这近十年时间里,仅有15部日本电影在中国上映(期间美国电影引进数超过了200部),其中从2011年11月至2015年5月,由于钓鱼岛问题中日文化交流陷入停摆,三年半的时间更是没有一部日本电影引进中国。票房方面日本电影更是一片惨淡,15部电影里仅有3部的票房超过了1000万,最高票房仅2900万,票房300万以下的则有6部。同一时间,中方还因两岸问题、钓鱼岛问题多次退出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相关活动,中日影视交流几乎停滞。
这一现象的扭转,始于2015年中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该电影在中国拿下了5.3亿票房,一下子令市场看到了以日漫为代表的日本IP在中国的强大影响力。加上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开始回暖、韩国文化输入受到限制,2016年各大批片公司开始疯狂购入日本影片,仅2016年一年就有11部日本电影在中国上映,创造了历史之最。票房方面,这一年的日本电影成绩也颇为理想,2016年的11部影片票房均过千万,有4部电影票房过亿,《你的名字。》更是以5.77亿元,创下日本引进片新的票房纪录。
进入2017年,日本影视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为止,已有6部日本电影在院线上映,并还有8部左右影片已经定档或有望在年底前与观众见面。和2016年动漫电影占据主导不同,2017年已上映或者有望上映的日本电影中,不乏《深夜食堂2》、《银魂》、《昼颜》等高人气真人版电影。
与此同时,中日合作也从单一的引进向更多元的方向转移,中方翻拍日本IP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求婚大作战》、《深夜食堂》、《嫌疑人X的献身》等多部日本IP的中国版影视作品和观众见面。而这中日影视交流的股热潮显然还在继续升温,据日活株式会社国际销售主管恵美子川表示,今年来到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买家比往年要多,表现得也相当活跃。
除了民间的交流,官方在影视领域的交流也逐渐增多。2017年北影节与上影节期间,都有为日本电影专门设立的放映单元;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不光《妖猫传》、《暴雪将至》等中国影片出现在了主竞赛单元,中国演员赵薇还出现在了评委团队中。在此基础上,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还将联合在两国举办“中日新片展”。
东京国际电影节中日电影交流新闻发布会
而对中日影视交流影响最大的,还要数上文提及的合拍片协议。有业内人士指出,中日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第三大电影市场了,这类协议不光能促进两国的电影文化交流,还将对两国以及全球的电影市场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低谷期之后,中日影视再度迎来了一个蜜月期。
观众需培养、文化有差异,“韩流”不是中日文娱的唯一挑战
中日影视交流之所以能在二十年后迎来一个新的蜜月期,中日韩三国间关系的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2015年前后,中日双方曾多次就经济、安保问题展开会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撰文称这是两国关系回暖的标志。相反中韩关系则从那时开始开始因萨德问题陷入僵局,2016年时《首尔经济日报》曾报道称,随着萨德系统的部署,中国政府对韩国艺人和节目的限制举措全面开启。尽管没有官方文件表明“限韩令”确实存在,但韩国艺人赴华、韩国文化产品登陆中国市场的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某综艺节目制作公司的编导甚至告诉壹娱观察,其公司旗下的韩国技术人员、编导来华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两相作用之下,2016年起韩国文娱产品在中国逐渐式微,就连视频网站上的韩国综艺也纷纷下架。韩流的褪去所留下的市场空缺,给同样与中国文化比较接近的日本文化留出了一定的空间,也间接促成了如今的中日蜜月期。
但是或许是因为近二十年来交流的缺失,让两国观众的培养、合作模式的建立上仍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中日在文娱产业现之间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仍旧不少。在经历了2016年前后的狂热后,2017年观众在面对日本IP时也冷静了许多。
2017年已在中国上映的6部日本电影票房都不是十分理想,仅1部票房过亿,在日本拿下过周末票房冠军的《与君相恋100次》的总票房仅1300万,总体情况远不如2015、2016两年多部作品过亿的成绩。
日本影视产业资深研究者A告诉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这一方面是因为2016年之前引进的日本电影较少,所以市场会有所期待;另一方面此前引进的电影以动漫IP的电影版为主,在中国受众基础较好,而如今引进的许多真人版电影和动画电影,观众的认知度与兴趣度都相对偏低。
根据淘票票专业版提供的用户画像显示,今年上映的《声之形》、《与君相恋100次》、《深夜食堂2》在一线城市的活跃度都要明显低于《火影忍者:博人传》、《哆啦A梦:伴我同行》等此前大卖的影片。但是对于日本的影视剧来说,一二线城市的观众才是他们的主要消费人群,如果连这群消费者也不能抓住,则其很难在三四线城市取得收益。
《声之形》、《火影忍者:博人传》用户画像对比
不光是电影引进成绩不理想,日本IP的翻拍更成为了双方合作的“重灾区”,中国版《求婚大作战》、《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深夜食堂》与《麻烦家族》的豆瓣评分分别为3.9、4.8、2.8与4.6,都远低于原作的评分。同时除了《嫌疑人X的献身》外,几部中版电影的票房都不理想,《麻烦家族》仅卖出了3200万。
之所以日本IP到了中国会出现这样的水土不服,A认为主要是因为中日文化间仍存在不小的差异,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与包容度还不是很高。“大多数拍的人比较喜欢和了解日本文化,做得也很认真,但观众不了解这些,看的时候更多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从而会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难以接受。”
访日学者朴婕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片方买进IP时只关注其在中国的影响力,却忽略了原作独特的文化语境”。例如日剧《求婚大作战》里有大量关于男主等人打棒球的桥段,这样的经历对于不熟悉棒球的中国观众来说显然是很难产生共鸣的,但是在中国版《求婚大作战》里这样的元素被直接照搬了过来,从而显得十分突兀与不自然。
《求婚大作战》中的棒球元素
“其实日本IP的改编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到底是更加重视原著还是更加本土化,这个需要分情况讨论,更需要我们花时间好好研究。日本IP最有价值的是它的题材、人物与核,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我们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探索。”A告诉壹娱观察。
而对于正在经历着蜜月期的中日影视产业来说,相互的磨合并非双方所要面临的唯一问题,大环境的变化同样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
有分析人士表示,相较于时常涉及社会问题、本土文化的日本影视作品,强情节以及更注重恋爱因素的韩剧在改编于落地上难度要小得多,加上经历了多年的中韩合作热,无论是受众的兴趣度还是合作模式的成熟度,韩方都处在上风,“限韩令”一旦废止,尚未形成的中日合作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此,A的态度则相对乐观一些,他认为韩国文化在中国影响力下降并不都是因为政策,国产影视产业的发展、优秀国产作品的出现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他不认为中韩关系回暖会给市场带来太大的变化,对中日影视合作的影响更是不会太大。
相反,在不少身处此次中日合作热中的业内人士看来,真能威胁到这段蜜月期的并非韩国,而是中日自身的关系,就像《日本动画产业报告 2017》所点出的那样:在经常以政治为第一优先的中国,政治因素仍旧是现如今中日双方合作最大的不确定点。《好莱坞报道者》也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地缘政治仍将是影响东亚地区国家间合作的关键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