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2049》票房扑街,很多人说与影片请了王凯做代言人也有一定关系。
王凯不仅是中国市场代言人,还是首席内容推荐官。小编试着想很久,也想不出王凯与《银翼杀手2049》有什么关系,形象上也没有相似点,而且将王凯生硬地P在海报上,看着别扭。
即便王凯身后有几千万女粉,但是女粉丝向来都不是科幻影片的重度粉丝,两类粉丝重合度并不高。人气男明星背后多是颜值粉,有谁会去关注内容呢?而《银翼杀手2049》又是一个深度科幻片,不动些脑子绝对会看着睡着。
另外一部电影《王牌特工2》也请了王俊凯当代言人,先后推出电影推广曲《冷暖》和“王俊凯喊你看电影”视频短片。
王俊凯代言《王牌特工》,也说得过去,《王牌特工2》本身就是一部没死爆米花电影,和王俊凯的商业明星属性相称,而且影片中的艾格西和王俊凯一样,容易受到“妈妈粉”喜爱。两个小鲜肉放在一起,没有突兀之感。
请明星给电影代言,早就有了,基本效果都不太好。
鹿晗给《功夫熊猫3》代言,并唱了推广曲《海底》;李易峰给《蝙蝠侠大战超人》担任“观战大使”;鹿晗是《星球大战7》的宣传大使;张杰担任《星际迷航3》、《变形金刚5》形象大使……
看似红红火火,其实效果都不咋的。鹿晗代言《星球大战7》时,迪士尼主席艾伦·霍恩曾经说要在中国市场拿下30亿票房。以为鹿晗是印钞机吗?最后票房8亿多,代言明星根本就不是电影爆红的决定因素,可能会增加一些流量,真正为影片掏腰包的粉丝能贡献的票房都有限。
明星想借好莱坞大片提升level,而好莱坞大片看中流量明星背后的商业价值。原本一拍即合、两全其美的事情,在影片口碑、双方格调不匹配的主导下,适得其反。
客观的说,就拍张海报、发发微博、再录个歌,代言人对票房影响真的不大。即使没有代言人,估计票房也就那么多。以《变形金刚5》为例,影片在中国的粉丝多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忠实粉丝,是冲着“大黄蜂”、“擎天柱”去影院的,情怀意义大于一切,所以即使找了张杰做代言,对粉丝来说意义不大。张杰和大黄蜂、擎天柱有什么关系呢?而真正让《变形金刚5》票房扑街的原因也不是张杰代言惹的祸,而是影片套路化痕迹太重,不值得粉丝期待那么久。所以,张杰这个代言人的存在,对粉丝来说,就像个小透明,可有可无。
将找了代言人和没找代言人的好莱坞大片一对比就可以发现,代言的流量价值对票房影响并不大。而且请流量明星代言也容易出现明星话题热度高过影片,明星粉丝真正关注的还是明星的活动而是影片本身。王凯代言《银翼杀手2049》、王俊凯代言《王牌特工2》,两部影片的曝光度提高了,但是观众观影兴趣却变化不大。来势汹汹的《银翼杀手2049》上映7天,票房才6000多万。
好莱坞在用小鲜肉拉近与中国观众距离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到影片粉丝与明星粉丝的差异度,如果相差太远,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双方基本都是无话可说,那票房增长还有什么希望呢?从目前来看,找中国明星打酱油比找中国明星代言有保障,毕竟有周杰伦的《惊天魔盗团2》在中国票房远高于北美票房,其他例如《变形金刚4》、《独立日2》、《金刚:骷髅岛》等票房都不还错。不过,这种让中国演员酱油式参与方式也让不少人吐槽。如今好莱坞大片创意枯竭、圈钱意图明显,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也在下降,还需找到适宜的方式赢得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