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今生是第一次》:女主角压根就没有想要抵抗生活

如果说《东京女子图鉴》展现了一幅都市女性不屈不挠的奋斗画卷,那么《今生是第一次》则要丧气得多:你会发现,女主角压根就没有想要抵抗生活。

如果说《东京女子图鉴》展现了一幅都市女性不屈不挠的奋斗画卷,那么《今生是第一次》则要丧气得多:你会发现,女主角压根就没有想要抵抗生活。

30岁的二流编剧志浩,不但叫了一个错位的异性名字,连生活都好像是错位的——工作一事无成,弟弟交了女友后,连家中地位也不保,沦落到独自在外住廉租房。而因为名字的误会,她跟本剧的男主角世熙混住到了一起,因为生活习性上的莫名契合,两人一路从拼房走向了拼婚。

跟毕业自名牌大学却执意要做编剧的女主角不同,世熙是一个靠理性经验生活的怪人,他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担任首席设计师和CTO,不近人情冷暖,唯一在意的只有花巨额贷款买来的房子,而因为要还房贷,所以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位租客。在这位程序猿的眼中,所有的租客都可以被具体量化为数据,从综合维度进行得分评判,而在入住他家的7位房客中,志浩的得分是最高的:4.7。

原因是满足他那近乎苛刻的室规的人实在太少:每周进行细致的垃圾分类,给猫定时定量喂食,生活痕迹几乎淡得不存在。志浩因为从小在家生活得小心翼翼,被妈妈教导出门在外一定要不给别人添麻烦,反而与这样冷情的男主角严丝缝合。

除了这条明确的感情主线,《今生是第一次》里还重点提到了一个概念:用大数据匹配两性关系需求。世熙所在的公司,主推的一款APP就叫“不是结婚而是恋爱”,听起来像是探探和世纪佳缘的混合体。男女青年们(以及中老年)都可以把自己的信息上传到这个APP上面,根据得分进行大数据匹配,然后付费得到进一步的双方信息决定要不要线下见面。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作为这样一个产品的主推手的男主角,为什么会用数据契合的方式来选中女主角结婚:在他看来,人类无非是一项项数据的集合体,既然各方面指标都契合,那理应为爱鼓掌。

电视剧里的情节在现实里总能找到对照。今年中秋后JTBC播出的一档综艺《理论上完美的男人》几乎就是剧中这个APP的翻版:节目组找来两性心理专家、生物学家、语言学家,制定一系列细致指标,让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同时答题,几轮下来匹配程度最高的将牵手成功。在节目全程,女嘉宾都不能看到男嘉宾的脸,仅凭心理程度的契合度、生物气味(也就是体味)的排斥度来决定选谁。比较神奇的是,最后节目跟踪访问了牵手两位的嘉宾,两人给出的反馈是:虽然认识不久,但是一见如故。

国内婚介所当然也是有这样的精准匹配服务的,多年前李海鹏曾写过一篇《富豪征婚记》,当时的亿万富豪的择偶标准是:白、乖、罩杯大、温顺、处女。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这项过去隶属于少数人的服务变成了大数据,只要够有耐心,我们可以给自己和异性贴上无数标签,然后根据标签一一比较,寻找百分百男孩/女孩。

只是,数据永远判断不了人性。在《富豪征婚记》里,有一位不止一次地对着漂亮女孩的征选照片说:这个女孩好,就是她了。趋于指标化的评判总是肤浅的,它随时会被更好的指标打败,无法让两个人过一生。即便是在《今生是第一次》里,两个为了各自利益而结婚的年轻男女,也逐步意识到,谈论结婚的时候,它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要将这件事做下去,并使得它的保质期在一生之中尽可能地延长,靠的还是那个最不靠谱的东西——爱情。爱情使得世熙和志浩在面对父母的意见、生活的挑战时,选择了继续而不是放弃。爱情和契合之间存在着充分不必要关系,它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区别于可适与唯一。

此外,爱情当然有化学反应的成分,可能还不少,不过,如果只把它当成化学反应,并且拆分成若干项可预见的指标,那么使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灵魂意义何在?你是更愿意接受一场事前知晓的完美“邂逅”,还是在随机地点感受一次与百分百恋人的电光火石呢?

这个问题,可不像男女主角靠拼婚解决房租和房贷那么简单,或许答案永远只能无限逼近。

关键词: 单身 第一次 数据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