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电视剧圈出现怪现象:起名成了“诗词大会”

以文绉绉的古诗词作为电视剧名,是否就能彰显有文化、有品位、有水平?

以文绉绉的古诗词作为电视剧名,是否就能彰显有文化、有品位、有水平?最近,有报道称,电视剧圈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起名成了“诗词大会”,都有着一套相同的套路,此前已有 《人间至味是清欢》《春风十里不如你》《秦时丽人明月心》《那年花开月正圆》,接下来还有几部待播的电视剧也是如此,民国时期的年代戏有《海棠经雨胭脂透》《人生若如初相见》《十里洋场拾年花》,古装言情剧有《花谢花飞花满天》《花落宫廷错流年》,还有神话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以及现代爱情剧《十年一品温如言》等。

如果不看具体的剧情,这些剧名最初还真会散发出一阵迷香,让人沉醉不已。或许借用编剧余飞的话,大概可以略知一二:“这些剧取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看懂这个戏讲什么,只是想给你传达某种气质。这种气质来自网络小说,很多时候它就是一种广告。”是的,这些诗词剧名都含有某种唯美主义倾向,但内容狭窄,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合欢离恨,明显有雕琢之样。看多了,不免浑身要起鸡皮疙瘩。

我相信,吸引读者肯定是编剧争先恐后化用古诗词的最终目的,特别是逢迎那些热衷网络文学的年轻读者。不少网络爱情小说特别爱用“才子佳人”那种虐人般的叙事模式,剧情写得那么摧心,结局写得那么狗血,是为了调动那些少男少女的青春情调。如果套用古诗词的话,便为内容增加了一层审美,如此更能适应当下的市场消费氛围。

但是,这些古诗词的套用果真达到目的吗?倘若细看剧情,再回头看这些所谓的诗词剧名,只会仰天大叹,因为你会发现它们大都不三不四,不够明朗,甚至词不达意,也谈不上所谓的文采和声情。偏于闺情,伤于柔弱,结果反倒适得其反,不仅让人哭笑不得,不明所以,而且让电视剧的格调不高,流于庸俗,观众也因此产生审美疲劳。

记得上世纪的很多老电影的取名都很有古典意味,比如《翠堤春晓》《魂断蓝桥》《一江春水向东流》《美人如玉剑如虹》等,倘若看了电影,我们才会知道什么叫取名精彩。因为这些剧名,或一针见血,或意味深远,或含蓄隽永,往往最后升华了电影,令人在电影世界之外还一叹三绝。这里要推荐读者有空定要读读李欧梵的一篇文章《从老电影的译名学习古文》。

所以,今天这些庸俗跟风的电视剧名,不是因为它们沾了诗词的光就显得有意境,相反,只能衬托出编剧低俗的古典文化水平。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学习过古诗词,才会滥用古诗词。他们只是拿古诗词贴门面,权当是“用”了但根本没有“化”过。他们的脑子里充斥的都是市场,而古典文化世界离他们来说却是多么的遥远。其实,他们要知道,如果剧情不好,名字便是昙花一现。

可想而知,目前这场电视剧取名的“诗词大会”,也肯定很快就要烟消云散。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