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未来事务管理局或许已搭上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快车

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在国内市场从来罕有敌手,不论是较为硬核的《星际穿越》、《火星救援》、《源代码》,还是《变形金刚》、《环太平洋》、《星球大战》这类软科幻题材的作品,在任何档期内票房成绩都相当突出,如果再加上同样包含不少科幻元素的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国内观众每年能接触到的科幻类型电影已然为数不少。

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在国内市场从来罕有敌手,不论是较为硬核的《星际穿越》、《火星救援》、《源代码》,还是《变形金刚》、《环太平洋》、《星球大战》这类软科幻题材的作品,在任何档期内票房成绩都相当突出,如果再加上同样包含不少科幻元素的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国内观众每年能接触到的科幻类型电影已然为数不少。

同时大多数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国内市场都颇受欢迎,在票房和排片上,但凡遭遇这类型的好莱坞大片,同档期的其他电影几乎都会遭遇碾压,例如14年的《星际穿越》与15年的《火星救援》,上映头一周日均排片都在30%以上,最终国内票房也都超过了五亿,同档期的国产电影无论排片还是单日票房都相当弱势,不少声量较小的作品更是只能夹缝求生。

毫无疑问,如今的科幻电影已经逐渐成为了拉动电影市场的主力军,科幻类型电影在北美也占据着近百分之三十的票房市场。尽管前几年国产电影市场虽然也出现过科幻类题材,但无论是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或是获得过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最佳导演的《九层妖塔》,还是今年上映的《逆时营救》,都很难被认为是经得起推敲的科幻电影,国内科幻电影多数还停留在用科幻外衣包装传统故事的层面。

2014年刘慈欣横空出世,在凭借《三体》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雨果奖的作家之后,引发了全社会对科幻产业的关注。刘慈欣的作品一夜之间从科幻小圈子走向了大众市场,热衷于抢购文学作品版权的影视公司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三体》、《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都几部知名作品的影视改编版权都已经卖出,然而其中最受人关注的《三体》几经波折,如今依旧不知道何时能够完成。

李兆欣代表未来局发布了《中国科幻行业价值榜》

也是从《三体》开拍的2015年起,中国电影市场就开始有了“科幻电影元年”的说法,随后也有人说2016年为“国产科幻元年”,2017年初,隶属于未来事务管理局的“不存在日报”刊出了一篇报道,试图说明了一个古老的话题:2017年会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吗?而在2017年还有一个多月就将结束的时候,依然没能看到一部真正的中国科幻电影进入院线,这个问题似乎依然看不到答案。

尽管现实很残酷,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人在为这件事努力,被众多科幻迷期待的《三体》电影版如今距离完成依旧遥遥无期,而这部中国科幻的扛鼎作品之外,2017年仍旧不断有人在科幻电影领域做出尝试。

上周一家名叫未来事务管理局的机构在浙江青年电影节上发布了《科幻行业价值榜单》,从顶级作者、潜力新秀,以及行业预测三个角度,为中国科幻的从业者提供分析。榜单上展示了十位目前在科幻文学创作领域耕耘10年以上的一流作者,其中包括早已为人所熟知的刘慈欣、韩松、陈楸帆、郝景芳、王晋康等人,同时榜单也突出了这些作者代表作品如今的项目状态,比如与哪家公司进行了合作,项目开发进入了什么状态等。

《未来潜力新星榜》则是在上述知名作者之外,集中展示了最近几年国内涌现出来的科幻文学创作新锐。而《市场类型预测榜》更类似于行业分析报告,榜单统计了美国近400部科幻院线电影和近百部中国科幻电影(目前主要是网络电影),对类型和主题这两大元素进行了盈利和对比分析,并给出了未来几年中国科幻影视的动向预测。

对于制作这份榜单的原因,未来局希望借由这份榜单建立行业评估作者和市场方向的标准,让更多影视行业从业者认识到这些作者和作品的价值。而至于评选的标准未来局表示一方面看重他们已有作品、项目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综合考虑他们的创作状态和作品数量。

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

正如姬少亭在对界面娱乐所说:“我们这家公司主要是在科幻产业当中做创意源头这方面的工作。”作为2013年成立,2016年开始独立运营,今年上半年刚刚完成A轮融资的公司,在独立之前未来事务管理局是科普机构果壳网旗下的主要负责科幻领域的子品牌。

在成立之初,未来事务管理局便有了第一个大动作,2014年果壳网宣布承办第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未来局承担了其中的主要工作,包括举办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还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兼任未来局局长姬少亭主持会议,与众多专家学者及科幻作者一起,就“科幻未来主义”进行了一番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认为那场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的未来史可能从此就分岔了”。

而在独立之后,未来事务管理局成为了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并陆续推出了多个平台,如线上新媒体品牌“不存在”(包括不存在日报、不存在电台、不存在TV),,“时间们”和“时间们to”线下活动品牌,以及继承自果壳的图书出版品牌“果壳阅读”。正是借助这些线上线下平台的结合,姬少亭认为未来事务管理局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形态:“有作家的培养体系,然后有自己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宣传能力,然后有自己的发表平台,然后在做一些版权的工作。”

相对于已经与刘慈欣、韩松、陈楸帆成名作家建立合作关系,未来事务管理局更着力于对科幻创作新人的培养,据姬少亭介绍,他们在三个月之前已经在分答平台上推出了为期28天,定价79元的“科幻写作线上营”,“就是教大家怎么样去写科幻,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你完成人生中第一篇真正的科幻小说。”姬少亭将这个价格不到百元的线上课程,视作是发掘新人的第一关:“这个课程,你几十块钱都不愿意花来上课,你不要进入这个行业,不可能的。就是你首先要有这个强烈的意愿。”

线上平台“不存在”

而经过了较为便宜的线上训练之后,如果还有进一步学习的意愿,还可以继续花上1699元参加“未来局科幻写作营”,尽管对比线上课程价格已经高出不少,但姬少亭认为他们在意的并不是这些学费,目的依旧是想要更好的发掘新人:“在这个里面我会去筛选我愿意去发表的人,愿意去签代理约的人,以及未来真的有可能合作开发项目的这些人。”

尽管这样的培养机制才刚刚建立起来,但据姬少亭透露未来局目前已经与10新人签约,还与国内四五十名科幻作家合作,同时也代理了一些国外获奖作家的中国区影视版权或全版权。其中最知名或许还要当属《三体》作者刘慈欣,早在今年6月8日,刘慈欣和未来事务管理局共同发布了一个名为“三体宇宙”的开发计划。显然未来事务管理局在逐渐掌握科幻创意源头的情况,也希望更多的涉足能让更多大众熟知科幻题材的影视行业。

未来事务管理局在分答上开设的科幻写作营

与此同时资深电影人们也在不遗余力的打造着第一部中国科幻电影,在月初举行的第二届成都国际科幻周上,张小北导演执导的科幻电影《拓星者》放出了首支预告片,作为影评人、编剧身份的张小北早已被众多影迷熟知,同时他个人也是一位资深的科幻迷,正是如此他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锁定在科幻题材,希望拍出一部为中国科幻电影提供行业标准的作品。

正如张小北所提到的,由于科幻类型电影在国内的缺失,让《拓星者》的拍摄面临了不少困难,“这个过程就是给后面的人填坑,当他们追上来的时候,就不会往同样的坑里掉了。”所以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张小北曾与未来事务管理局商讨过影片的部分技术细节。

《三体》正传电影至今音讯渺茫,但姬少亭认为这部被科幻迷们翘首期待的作品难产如今反而成了好事,“给了这个科幻影视行业足够的时间喘息”,这也让她和未来局对“三体宇宙”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包括刘慈欣的另一部小说《流浪地球》正在拍摄,著名的导演宁浩也正在拍摄个人的第一部科幻作品《疯狂外星人》,包括与未来局深度合作的韩松的作品,之后的影视项目也将由导演李霄峰来参与执导。

《拓星者》导演张小北

然而先有刘慈欣的《三体》斩获雨果奖,后有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再次引发大众对科幻文学作品的追捧,但科幻文学的火热却更加反衬出中国科幻电影的缺席,尤其在其他类型片都纷纷取得进步,并逐渐开始学习好莱坞成熟的工业化制作流程之后,中国科幻类型电影迟迟无法取得突破,也越发让观众感到疑惑。

事实上尽管像刘慈欣、郝景芳这类科幻写作者今年来受到了大量关注,同时带动起了一批科幻IP被影视公司疯抢,但抛开这些早已在国内科幻圈内成名已久的作者,其实国内科幻文学并没有多么庞大的创作基础。国内每年出版的科幻图书,包含引进在内的也不过一百部,而据姬少亭透露,国内真正出版过或者能够卖出版权的作者数量不过十来人,如此稀缺的人才储备,使得市场几乎一直围绕着那些知名IP,缺乏新鲜的文学作品也让中国科幻电影难以从源头获取高质量的改编文本。

另一方面,即使拥有成熟和高知名度的IP,如何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其符合电影呈现又成为了一大难题。中国的编剧行业本身也属于尚不成熟的一环,即使是面对不少网文的改编都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在整体缺乏科学思维培养和科幻意识的情况,如何能够将一个科幻文本成功的改造成为剧本,这一要求显然已经超出不少现有编剧的能力范畴。尽管不少改编也会选择原作者的加盟,但隔行如隔山的现状也无法直接改变好作品被改成烂剧本的问题。

《拓星者》预告海报

在文本层面的问题尚无法得到改善的情况下,要求具有高质量“科幻感”的视觉呈现更是对如今国内电影工业的强求。主要制作技术的能力仍然不足,在后期的特效制作方面近几年国内有了不少提高,但对于长期观看好莱坞作品的观众来说,国内特效水平与欧美电影的后期制作水平相比仍旧有很大的差距,失去了视觉奇观的科幻电影,无疑很难吸引观众为其买单。

同时国内观众在对于真正硬科幻电影作品的接受度其实并不高,从今年年初上映的《降临》到上个月的《银翼杀手2049》,前者是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名作改编,后者则是电影史上著名的科幻作品《银翼杀手》的续作,这类真正吸引科幻迷及影迷的作品,却反而受到了普通观众的冷遇,这其实也反映出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对于科幻类型的需求其实本身也具有差异。

科幻类型的缺失让不少国内电影人看到了机会,但对于姬少亭以及未来局里那些深谙科幻精髓的人看来,如今中国电影要发展科幻类型,最大的软肋在于科幻创意的缺乏,这也是为什么她要带着榜单来到浙江青年电影节,正是希望影视圈对于中国科幻的现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电影人对科幻这件事情的理解还不够深,所以其实是需要一个拐杖的,我们可以说就是这个拐杖。”

之前姬少亭在采访中也提到过,国内很多影视公司想做科幻,但缺乏对科幻的基础了解,而对于如何参与到更多科幻影视作品中,姬少亭不认为担任顾问或者咨询是一种好的选择,“为我没有话语权。”在她的计划里未来局会带着版权和改编思路进入到项目的前期筹备,然后会参与剧本的制作,但又不会参与真正的拍摄,“但是在制作环节,你需要在科幻专业领域提供知识的时候,我就会出现。”她也透露到如今与几个合作方都是以这种方式在进行合作,最终联合出品将会成为她预想中最理想的合作模式。

就目前来看,2018年将会成为中国科幻电影集中问世的一年,似乎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科幻元年”的一年。就像张小北所说拍科幻电影“一个巨大的失败也比平庸的成功强”,“现在就是要不择手段地前进”,姬少亭在采访最后也说道:“我觉得中国科幻现在是一个蓄力的阶段,我其实看到很多人是有这个野心跟勇气,不是普通人做得了的事情。观望的人可能还在观望,有勇气的人已经杀出来在做一些事情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