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六集法制纪录片《巡逻现场实录2017》引发收视热潮,前五集收视率平均6.48,最高一集达到7.3。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前五集的点击量超过5300万次。与此同时,围绕此片展开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不但主流网站、社会各界热烈讨论,连黄渤、黄龄等明星都自发点赞转发。
观众们普遍认为,这部纪录片以纪实手法,真实再现了基层巡逻民警的执法现场;充满人文关怀的影像,温热了无数市民和民警的心灵。换言之,这部纪录片展现的人间真情直击人心,触碰到每位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发全社会对警民关系的关注,也为构建健康的警民关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开创了法制节目报道的新模式。
近几年来,警民关系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在网络上,一旦出现个别民警执法不规范的个案,一些人就会无限放大、借题发挥,使警民关系迅速成为舆论焦点。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和个别民警甚至进而对媒体产生了畏惧心理,对媒体退避三舍。然而,交流越缺乏、沟通越不畅,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真实的工作情况就越缺乏了解,良好的民警形象和健康的警民关系就越难树立起来,最终不利于平安社会的建设。
可民警日常工作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巡逻现场实录2017》把镜头聚焦在最基层、最一线的巡逻民警身上,展现了他们真实的、同时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以及他们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使广大市民体会到民警在打击犯罪、服务人民背后的艰辛。
数字往往最能说明问题。2017年以来,上海全市4000多名巡逻民警共接处各类求助和警情100余万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8000余人,为民排忧解难1.2万余次。巡逻民警平均每天要奔赴1.7万个接警现场,还要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于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
可数字也是枯燥冰冷的。是纪录片的镜头具体而感性地呈现了这些数字背后的动人故事——
上海每天近4万个报警电话中,大约有8000个是求助类和纠纷类的电话。通过《巡逻现场实录2017》的镜头,我们看到巡逻民警每天都在做很多琐碎的工作。比如,护送老人回家,帮助市民把钻进汽车里的猫捉出来,为父子吵架充当“老娘舅”。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表面上看并不属于民警的职责范畴,但这恰恰就是中国民警符合中国国情、颇具中国特色的警务活动。也正是成千上万民警在第一线做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辛勤、琐碎的劳动付出,为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撑起了平安网。而民警们在执法当中表现出来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市民百姓对民警队伍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市民甚至把民警视为“街面上的流动政府”。每当警车到达求助类和纠纷类的接警现场,每当事情得到妥善解决,警车驶离现场,观众都可以从当事人的脸上感受到欣慰和感激之情。这正是上海良好的警民关系、干群关系最生动和最鲜活的注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巡逻现场实录2017》里没有多少空洞的教条和说教,而是用事实说话,用真情打动人。恰恰是真实的力量,成为这部纪录片直击人心的法宝。例如,纪录片拍摄到一位民警在吃饭的时候接到出警任务。这种情况在公安部门内部实在是太普遍、太寻常了。通常,民警们自己会认为这完全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也从来不会有人为此在意和抱怨。但正是这个非常普通的细节,触动到了很多观众。
依靠这种真实和真情,《巡逻现场实录2017》正式播出后,迅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反响。八成参与调查的网民认为,该片真实反映了上海一线巡逻民警的工作,并且使他们对上海的安全更有信心。有很多网民被纪录片中警民之间的暖心细节感动,更将话题引向了民警的个人魅力。片中一些英俊帅气、充满正义感的年轻民警“圈粉无数”,迅速成为“网红民警”。这部纪录片还感动了民警们自己。观看纪录片之后,很多民警都被自己在片中的“角色”感动,大大增强了对于自身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巡逻现场实录2017》的走红,也给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带来了启迪:媒体影响着公众看待世界的目光,当然也影响着公众能否理性认识、理性面对民警。从某种意义上说,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正是构建平安上海的基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离不开警民双方的沟通,而媒体是警民沟通的重要平台。面对媒体,公安机关应当主动介入、主动介绍、主动解释,答公众所问、释公众所疑、解公众所困,释放善意、提高效能,促进警媒、警民之间良好的沟通合作。
对于平安上海的建设,公安部门、民警、媒体和市民群众都责无旁贷。正是有了民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默默守护,才有了上海引以为傲的社会治安,才有了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安全感。媒体和广大市民也应成为公安部门和民警工作的坚强后盾,尊重他们的劳动,感恩他们的付出、体谅他们的艰辛。只要各方彼此支持、彼此守望,就能在这座城市里更好地建设平安和谐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