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已经结束了,之前被看好的《相爱相亲》颗粒无收,而《嘉年华》、《血观音》、《女朋友·男朋友》、《老兽》拿下多项大奖,让金马奖多了几分看点
在今年的金马奖,台湾电影人获得了10个奖项,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获得五项大奖,包括最佳新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歌曲。
从各个奖项最终获奖来看,金马奖守住了文艺片的底线,与商业化越来越远。文宴凭借《嘉年华》获得最佳导演奖,14岁的文琪获得最佳女配角。导演周子扬的处女作《老兽》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大奖,刘健的《大世界》获得最佳动画长片。
内地电影新人喜欢参加金马奖,与金马奖扶持新人的惯例有关。
金马奖成为内地文艺片的天堂,不少年轻人都是将首部作品拿到金马奖,如果获奖,就会在内地打开市场。曾经《爸妈不在家》、《天注定》、《一个勺子》、《推拿》、《山河故人》、《路边野餐》、《不成问题的问题》、《八月》都是从金马奖走出去,可以说金马奖是内地文艺片的伯乐,起到重要的推广作用。
不难发现,这些获奖的影片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内地上映,目前我们看过的也就只有《嘉年华》、《摆渡人》、《绣春刀2》、《喜欢你》等十余部影片,其他影片可能很难在院线上映,这也引出了文艺片商业化问题。有些获奖的影片多是独立片,《嘉年华》、《轻松+愉快》、《老兽》都是内地独立电影。与那些大制作商业大片自然没有竞争力,金马奖能给他们一个亮相、得奖的机会,非常可贵。或许,金马奖才是我们见识本土电影实力的媒介。
在内地,好的艺术片,可能会因为市场、资本原因被院线忽略,而且艺术院线长期没能建立起来,相应排片也比较少,久而久之观众观看艺术片的热情也会受影响。
据说下一届金马执委会主席会由李安担任,或许他能在文艺片的商业化与艺术性之间给出更好的意见。
香港电影在金马奖的存在感不强,除了香港演员惠英红凭借《血观音》拿下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惠英红是打女出身,如今已有57岁,这些年获奖的作品、角色都是偏生活、文艺,早已不见当年打女风采。2017年在第36届香港金像奖上,惠英红凭借《幸运有我》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后,此前2009年她凭借《心魔》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加上这次金马最佳女主奖,都拿齐了金马、金像表演奖。
不过这部《血观音》是台湾本土电影,只有《摆渡人》拿到了3项技术类大奖。香港电影人北上之后,本土电影逐渐没落,不仅电影人才断层,电影市场也在大幅缩水。
而今年的金马奖却是纪念《春光乍泄》20周年,想起来不免唏嘘,曾经王家卫、周星驰、吴宇森、徐克等撑起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如今提起香港电影几乎都是合拍片了。如今,文艺片在香港电影中存在偏弱。
就像奥斯卡一般会倾向于文艺片,金马奖同样如此,如果喜欢看文艺片,金马奖片单是个不错的选择。
附片单:
最佳剧情片:《血观音》
最佳女主角:惠英红《血观音》
最佳男主角:涂们 《老兽》
最佳导演:文晏 《嘉年华》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有无〉 《大佛普拉斯》(词:王昭华、曲:林生祥、唱:林生祥)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林生祥 《大佛普拉斯》
最佳改编剧本:黄信尧 《大佛普拉斯》
最佳原著剧本:周子阳 《老兽》
最佳造型设计:张叔平、张兆康
最佳美术设计: 邱伟明
最佳动画长片:《大世界》 刘健
最佳动画短片:《暗房夜空》 石家俊、黄俊朗、黄梓莹
最佳女配角:文淇 《血观音》
最佳摄影:中岛长雄 《大佛普拉斯》
最佳男配角:陈竹昇 《阿莉芙》
最佳纪录片:《囚》 马莉
最佳剧情短片:《亮亮与喷子》 李宜珊
最佳动作设计:桑林
最佳视觉效果:林哲民、Perry KAIN、Thomas REPPEN
最佳音效:杜笃之、吴书瑶 《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
最佳新演员:瑞玛席丹 《强尼·凯克》
最佳新导演:黄信尧 《大佛普拉斯》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胡定一
终身成就奖: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