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芳华》:芳华易逝历史长存 先做到别忘就好

那些如今已经有些陌生的词汇,却决定着那个时代里无数个人与家庭的悲欢离合。

《芳华》终于上映了,9月24日宣布撤档当天,我正好在上海影城看完了这部电影,同时也看到了导演冯小刚和一众主创不甘的泪水。

《芳华》剧照

本文涉及大量剧透,请酌情谨慎阅读。

《芳华》终于上映了,9月24日宣布撤档当天,我正好在上海影城看完了这部电影,同时也看到了导演冯小刚和一众主创不甘的泪水。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对该片的内容知之甚少,除了偶有耳闻其中有一场耗资颇丰的长镜头战争戏,和这是一部描写部队文工团的电影之外,既没有去读严歌苓的原著小说,也没有过多关注这部电影其他信息。

这其中有对冯小刚近几年导演或出演作品的不满,特别是那部在我看来纯属“小骂大帮忙”的《我不是潘金莲》。同时也因为看到之前部分对严歌苓小说的电影改编都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前几年张艺谋对《陆犯焉识》的改编,最终呈现效果着实让人哭笑不得,导致我已经不希望严歌苓小说再被国内导演搬上大银幕,尤其是当小说书写的是某一特殊历史背景时,鉴于国产电影的“先天缺陷”,似乎很难完整传达小说的内涵。

不过当我看完《芳华》,尽管没有像同场一些年龄偏大观众一样哭红了眼,却在被打动之余更多了一丝惊讶,这种惊讶不在于这部电影有多完美,它剧作上的缺陷显而易见,反而是整部电影所展示的时代风貌,那些如今不论是教科书寥寥几笔带过,还是各类媒介中日益缺失的历史片段总算又有人敢于去呈现,特别还是在这样一位功成名就的导演的镜头之中,这无疑需要几分胆色。

电影《芳华》以女二号萧穗子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家庭成分不好的何小萍加入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在这个集体里,她遭遇了各种歧视与排挤,唯一能够对她抱有善意的则是堪称“活雷锋”的刘峰,然而刘峰因为一场表白被赶出文工团,随后便被派上了战争前线,心灰意冷的何小萍也主动选择离开,命运使然二人又在同一战场上不同的环境下战斗着。最终何小萍因为战争精神失常,刘峰则失去了一只手臂,时移世易,当年那些为了集体奉献青春的人们,却遭遇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或许正像冯小刚在多个场合所说,他自己对当年文工团的经历有着特殊的情结,这也导致了电影中有大量对文工团歌舞表演的刻画,尤其是对于那些充满着青春荷尔蒙的女兵们,不论是白花花的大腿,还是对于浴室更衣这种细节的展现,都无疑是作为一名直男导演无法回避的个人私货。

与此同时,从很多细节依旧能够看出导演希望用影像重现那个荒谬时代,包括开场刘峰与何小萍的一段对话,将从五十年代到文革时期大搞出身论的状态直接传递了出来。同时刘峰上街帮忙抓猪的那一场戏,他们穿梭在人群之中,恰好展现了文革当中几乎成天都在发生的各种斗争与运动。其中那些近乎宗教式的口号,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而言或许永远无法忘怀,而在早已远离那个时期的人看来,那些标语、口号或许会显得可笑,但若你走在如今的街上留心观察,这些东西其实并未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

不过上述提到的两个方面,在《芳华》整部电影里都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割裂,一方面导演试图在电影里去缅怀那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另一方面又想要竭力保持原著中集体主义时代对个人人性摧残的深刻,甚至他想要的更多:战争的残酷、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差异以及信仰的缺失,方方面面导演都不想错过,也导致整部电影失去了重心,核心人物也都出现了忽隐忽现的问题。

在人物表现方面,黄轩饰演的刘峰贯穿始终成为了荒谬时代被牺牲的符号,其实与何小萍一样,他“活雷锋”般的作为无非也是为了掩盖其低微的出身,但同时他又并未一味想要永攀政治高峰,正如他在表白那场戏所说:“我的私心可大了。”在如今看来只是青年男女再正常不过的情感需求,在那样的年代里却成了一个人必须极力隐藏的私欲,最终他也为自己的“正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像电影里战争场面不表现敌人到底是谁一样,一代代人总是被某些看不清面目的力量左右着命运。过去他们被劳改、被下放、被处理或是被平反,这些如今已经有些陌生的词汇,却决定着那个时代里无数个人与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为侥幸生活在当下的你我来说,姑且先不谈反思,起码别忘了曾经还有那样一段历史、一群人的存在。

推荐指数:推荐,觉得岁月静好的青年人尤其应该看看。

关键词: 历史 易逝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