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由《心理罪》改编的电影要上映了,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朋友可能会误以为这是前作的续集,但实际上,这完完全全是两部质感截然不同的作品。甚至可以说,《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才是真正符合原著气质的、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犯罪心理系悬疑推理电影。
看过原著的人应该清楚,雷米的小说,并不容易改编。除了小说本身对犯罪细节描写尺度极大以外,作为国内非主流的犯罪心理画像派推理作者,雷米更注重犯罪心理刻画,有大量的内心构想以及脑海联想文字描写段落,而影像则需要通过画面来传递信息,人物内心活动该怎样通过动作神情来体现,以及人物脑海所想又该怎样体现才不显失真,这都为影像化改编增加了困难。
第一部《心理罪》或许是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攻破难度,似有意地对推理进行了回避。李易峰饰演的方木,更像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神童,只通过“天人感应”的灵光乍现便可以预知罪犯画像,而非通过合理的细节推理侦破锁定罪犯。
很多原著党诟病《心理罪》和原著相距甚远,我想,除了是因为剧作本身只是采取原著《心理罪:画像》中“血之魅”章节作为故事改编起点外,更是因为整部电影已经和原著气质相距甚远,《心理罪》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悬疑故事,但也仅限于是一个虚构的类型故事而已了。
《心理罪》
相比之下,《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改编就完成得十分出色,原著贴合度接近80%,影片通过三场不断升级的案件,以推理逻辑实现对凶手的追踪锁定(推理阶段),并在真凶被锁定后,展开了一段更为精彩的“高智商双雄”博弈(对垒阶段)。这样一来,影片就比单纯的悬疑片更好看了。
加上杜琪峰御用摄影师郑兆强的摄影,全片大部分都是深蓝或昏黄的布光,封闭空间拍摄居多,且大多为中景近景取景,营造出的压抑与紧张感贯穿全片。
一般而言,犯罪悬疑片不会在影片过半时就揭露真凶,因为悬疑片重在“悬疑”二字,在整部影片的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诱导”观众找到错误凶手然而再反转,或者一直给观众造成有好几个嫌疑人的错觉,直到最后一刻揭露真相。
近期反响不错的《目击者追凶》《看不见的客人》等等都是这样的路数,这都传承于好莱坞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经典模式,在一个叙事弧极长的故事中塑造人物,通过一点点发现的线索不断吊取观众胃口,直到最后到达凶手被抓的高潮。
《看不见的客人》
而这种经典悬疑叙事的打破,在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七宗罪》《消失的爱人》里就已出现,东野圭吾的许多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也都是如此。
原本,凶手揭露的那一刻会是全片的高潮,现在高潮提前到来,后续该怎样发展才能维持住观众的期待?答案是,开启hard模式。
《七宗罪》
当观众随着主人公视角(第三视角)发现,凶手就面前却无法将其举证捉拿归案,观众对主人公的情感投射将会更加强烈——从凶手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影片就不再是第三视角,而变为了一种全知视角,观众知道凶手的下一步动作,而主人公并不知道,这个时候,观众就会为主人公感到着急和担心。此时再来一两处情节反转,观众将会被彻底折服。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就是如此,影片大半后,邓超饰演的方木在凶手激将法下险些失控(这场戏与《七宗罪》的结尾特别相似),原本以为方木将会走向腹黑,没曾想,一场高手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这场较量,相比影片之前极具仪式感的犯罪手法和推理手法,显得更为惊艳,邓超和阮经天功不可没,尤其是阮经天,对反派角色的心理把握和表现,几近达到教科书水平,扭曲而变态,却又有些遭人同情。
方木和江亚这一正一邪,恰是一组镜像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江亚一直视方木为偶像,方木就是他的镜像。他将对方木的幻想(认为方木会依靠暴力手段惩恶扬善)转化为自己的心像,渐而实现自身主体的构建。
当江亚发现,镜像(他者)与自我的不同后,内心便会产生冲突,极端情况下,便会对外在社会规则提出挑战(作出反叛)。
江亚这个角色,容易让人联想起《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小丑并不在意名利,他只是要用他的行事方式向所有人证明他的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甚至希望蝙蝠侠可以将自己撞死,因为这样他就打破了蝙蝠侠立下的“从不杀人”的原则,坐实了他所信奉的所有人都是邪恶的,只要“轻轻推一下”,都会放弃正义。
江亚虽不认为人性本恶,但江亚认定,正义没有办法通过法律实现,惩恶扬善唯有通过暴力途径解决。
这种逻辑本质上是和小丑一样的——他们作为社会的边缘人物,尝尽了艰辛和折磨,当他们“看清”世界运行的“真相”后,他们信奉着极端的原则,试图推翻法治社会的逻辑——他们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说出了真理,但这种极端反叛显然是无法被规训后的社会所接纳的。
导演诺兰完全采用现实取景就是为了营造一种“伪现实主义”质感,通过一个超级英雄故事狠狠地抽了世界一个耳刮子,而看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之后,也会有一种“伪现实主义”的感觉,尽管故事发生城市被架空,但现实场景布景,仍能让人感受到创作者的批判之意。
虽然影片最后的结局还是选择了走向光明,假如真的像韩国犯罪电影那样“一黑到底”,最后方木选择被江亚同化,走向不可扭转的覆灭,这会对观众造成怎样的冲击力?
有关法律和正义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就拿最近频频刷屏的“江歌案”来说,所有人都对陈世峰和刘鑫感到义愤填膺,大部分网民都觉得陈世峰罪不可赦,作为间接凶手的刘鑫更是被千夫所指,甚至为陈世峰辩护的律师也被人肉大起底,认为这样的人“分不清是非”“该千刀万剐”。
所有人都在为江歌妈妈感到痛心,但是法律最终会给陈世峰怎样的判决,我们不得而知。假如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个江亚,可能陈世峰和刘鑫都会被“惩罚”,但倘若江亚真的出现了,大家会觉得江亚有罪吗?
法律固然有其漏洞,但以暴制暴并不能代表正义。尤其是现在网络社会,网络暴力无形之中让很多无辜人成为牺牲者。《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一个网络暴力下的罗生门故事,完全不知情的美姬在大家不负责任地传消息过程中被“建构”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凶手,好在最后真相揭露。而《搜索》地女主角则没有那么幸运,在一步步地网民紧逼之下,选择轻生自杀。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的前三位受害人,都是网络上民意极大的人,网民盲目甚至是无意识的跟风,成为了 “城市之光”的帮凶,大家自以为“正义”的和“城市之光”一起“处决”了这些“品行不正”的人,但当他们也受殃及时,为时已晚。
我们都渴望正义,也都渴望有“城市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但我们更需要用理性去判断,究竟什么是善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