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军师联盟》描绘的三国人才济济的一幅景象,《虎啸龙吟》讲的更多的是国家之斗。上部呈现的军师们智力非凡,从郭嘉与曹操到杨修与曹植、司马懿与曹丕,吸引人的看点之一就是主公与谋臣之间生死相系;下部格局更大,但从战场到内廷,基本是冷血残酷之争。在这个阶段,司马懿完成了从文臣到将军的一个跨越,也彻底暴露了自己野心家的本质,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三国的权术之斗开始从贬官变为牺牲人命(以张郃之死为起点)。
作为一部以司马懿为主角的剧集,《虎啸龙吟》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以他为主要视角的一系列三国争斗,颇有些主角光环。这也引起了最近的热点讨论:《虎啸龙吟》究竟有没有在给司马懿洗白?
事实上,这个讨论从《军师联盟》播出之时就已经有了,愈演愈烈可能也是因为剧情推进到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总是前者胜。虽然司马懿胜利的原因复杂,但从大众观感上来说,他的评价远低于诸葛亮,这就不那么讨喜了。造成这个结果的一部分是《三国演义》造就了诸葛亮贤名的人设,另一部分是真实历史上司马懿的确不算个好人。
公元291到306年,司马氏八王之乱不但使得西晋亡国,还导致了接下来近三百年的动乱,而五胡乱华使得中原沦陷,对于汉族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晋书》云:历观前代,国家之祸,至亲之乱,未有今日之甚者也。而造成八王之乱开端的晋武帝司马炎就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嫡长子。那么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这个锅是怎么也甩不掉的。
其二,从私德来看,司马懿也是有污点的。《晋书·后妃传》里写到,司马懿称自己发妻张春华为“老物可憎”、“老物不足惜”。跟陈寿在《三国志》评价诸葛亮为“管、萧之亚匹矣”,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样的人,《虎啸龙吟》还把原本是陈群主导的九品中正制功劳挪移给了他,自然令略通历史的观众不太爽。
但话说回来,《虎啸龙吟》的确只是一部影视剧,而非史学家所著正史,它的目标应该是让这部剧更好看,而非精准还原史实。一定要较真的话,陈寿是晋臣,《三国志》也有曲笔之处,《三国演义》就真的是“演义”了,历史总归是任人打扮的小丑。
从《军师联盟》播出时,制片方就已经表示过这是一出戏剧,而非“正剧”。为了达到最具有戏剧冲突的可看性,在人物经历和时空上打散重造,对于剧集来说无可厚非。那么判断剧集组合之后的水平,标准就应该是看是否还原人物的神,而不是形。
以《晋书》对司马懿的记载来看,称其为“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虎啸龙吟》里有一场戏是司马懿借诸葛亮之手,除张郃于木门谷。彼时的司马懿受到魏明帝曹叡忌惮,与张郃形成对立之势,却在剧中因张郃之死捶地大哭,甚至哭晕。导演借司马昭之口说了一句:咱爹也演得太过了吧。其后,历史上的司马懿诛杀曹爽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
这一段虽然目前还没有播出,但是在点映的片花里,确实是展现了司马懿残暴霸权的这一面,甚至有些众叛亲离。包括在与诸葛亮对于阵前,双方僵持看谁先退兵时,剧中司马懿也对诸葛亮评价甚高,认为他是忠义之士,与自己不同。这句话的隐藏之意也非常明显:司马懿,从来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臣。
在呈现司马懿前半生的《军师联盟》里,这种“黑化”的着笔之处亦有,比如吴秀波与于和伟对视的那一幕“鹰视狼顾”,是否有不臣之心见仁见智,但司马懿绝非老实人。
从私德来说,郭照作为司马懿剧中的小姨子,他明知郭照与曹丕有暧昧情愫,为了救父亲,依然派出郭照去见曹丕,私心昭昭。而在《虎啸龙吟》里,司马懿在与两位夫人张春华、柏灵筠的相处时也是十分狡猾,几乎两幅脸孔。上下两部把司马懿的这些特质暴露得十分明显,实在没觉得是美化。
至于吴秀波演绎的司马懿身上的一些优点:有才有度,爱家爱子等等,一来任何人物都是立体的,一味地体现他的黑暗面反而单调,二来司马氏是士族统领,在不影响人物特质的情况下添加也合情合理。真把司马懿写成一位油腻猥琐的中年男子,恐怕既不符合史实,观众也懒得看。
至于最终极的问题,司马懿是不是有不臣之心?古人以生死为大事,司马懿愿与曹丕同葬在首阳山,由此倒推他应当是自觉有面目见曹丕的。现在IP熙熙攘攘,以一部历史剧的标准来看,能勾起观众去了解这一段真实历史的兴趣,已经算完成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