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说,冯导的新影片票房很是不错,奇怪的是,关于影片,我看到的评论大多数都不给面子,甚至有不少人“嗤之以鼻”。
一些人觉得影片过于美化了时光真实的痕迹,而另外一些则觉得可以勾起旧时的情怀……大家似乎都在拿影片本身之外的材料说事儿。所有这些当然暗含了电影好坏的认知,大约也是基于这种念想,有不少朋友就非让我说出自己的评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坦白说,我觉得不好,不过相比其他的国产影片,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
这是什么评价?
其实,什么评价都不是。我以为电影已经是商品,但以为票房不错就证明电影很好我是不太认同的。比如前些日子创票房纪录的那部影片,好吗?那么多花了钱的观众所给的答案当然会是肯定的,然而,在谋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路上,这部导演自己期许很高的“好”电影却遭到洋专家的当头棒喝:不仅电影表达的价值理念问题多多,而且基本上属于照葫芦画瓢的抄袭制作。按老外列举的史泰龙电影来对照,可不是嘛,还真是从中学会了不少东西。末了是还没走到门口就被打发回家了。
要说呢,我不完全认同老外的说法。作为商品,票房无疑证明了其是一件很好的货品,即便退一步说,至少这部精神文化商品满足了很多人的心理愉悦——别说那是超现实的自我陶醉,就算是自我欺骗又怎么样?理想多半都是超越现实的,不是吗?
或者好的商品不一定是好的艺术品,但这不是问题所在。主要的问题是,专家认为好的东西,消费者未必接受。比如杨柳青的年画,估计没有自认为审美高远的艺术家会将之当作艺术品对待。反过来,那些艺术家仰视的杰作,农民兄弟会趋之若鹜吗?如果不是金钱上的肯定,估计农民兄弟会拿来烧火暖炕。
别说喜欢年画的没有艺术细胞,年画也是有好坏之分的。就像经过艺术规则染色的学院大师一样,经过一代一代的艺术熏陶,那些年画的欣赏者们才选择了“杨柳青”,否则,如若没有标准,谁都可以来几笔,哪里还有“杨柳青”独占鳌头的局面呢?
就拿电影来说吧,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应该是电影行当里权威都认可的佳作,可在另一面,市场,也就是说那些愿意为电影花钱的观众似乎没有共同的感觉,事实上,塔可夫斯基大师的电影票房都不是那么理想。
当然,追求票房是商业片所专注的,按照艺术家对自己的要求,迎合商业市场之余还必须有艺术性的高品质要求,否则,按照导演的说法:坏的观众对糟糕的电影嗜好就会毁掉电影,甚至毁掉导演。
人家已经自封是电影大师了,对这种不伦不类的说法显然就不好给出评价,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电影的好坏,显然就不太好言说。
最后讲个真正电影大师传播的故事。
米特里说,某个导演拍了一部关于非洲的电影,市场发行之前导演带着片子去拍摄地“首映”。结果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观影的非洲兄弟姐妹们在放映结束后热议不止,甚至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导演很激动,让翻译说说观众们在争论什么。然后,翻译告诉导演说:他们在争论电影中的一只鸡时常出现于何处,大家都声称亲眼目睹过那只鸡。
导演很是困惑:影片中从来就没有安排鸡的画面,而且不可能有鸡的身影出现。但洋导演显然没有咱们自信,他怀着西方求证的心理仔细翻看了每一幅画面,结果真的在某一个画面的角落里出现了一只未经导演同意的鸡。
显然,基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关注点有可能是南辕北辙的,导演精心想给予的华彩乐章,“无知”的观众很可能视而不见,而那些控制之外的鸡零狗碎反而倒会成为追捧的内容……可见,电影好坏的论调有点不容易获得普遍的基准,就像我觉得不错的《荒野猎人》(那个部落被灭孤身一人上吊自杀的印第安人会给你现代意义的启示吗?),虽然扛着奥斯卡的招牌,国内的票房却不尽如人意。
当然,电影好坏的客观标准应该还是有的,无论是基于电影人的专业视角,还是置身观众的“娱乐”心境。只是想到“坏观众”损毁电影的说法,有点像说球迷不成,所以足球运动员才踢不好的意思……
想想,为什么咱现在的电影差点意思,您心里是不是会有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