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地说,《北京女子图鉴》没能给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人带来太多共鸣。相比曾猛烈地拷问当代女性日常的《东京女子图鉴》,这部翻拍剧离当下有一些时空上的距离,而它在该狠戳三观的软肋时又飘到了一些别的地方,最后的面目只能是模糊的。
虽然在被问及这部剧是否值得看时,我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颗粒感强,真实锐度高),但是相比锦上添花地夸赞,去比较《北京女子图鉴》(下称“北京”)跟原版的差异(或者说不足)其实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找到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讲出北漂们想要听到的金句。
第一个需要被注意的地方,也是检阅该剧最重要的地方,是时空的设置。
在原版《东京女子图鉴》(下称“东京”)里,水川麻美在剧中经历了近二十的年时光,从小城女青年成长为都市熟女。《北京》也沿用了这一设定,故事从2008年讲起。这种设定其实是让很多人共鸣感不强的终极原因:从这部剧的受众来看,年龄层的顶端大概到轻熟女(大概在25-35之间),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轻熟女有多少是从2008年起就开始在北京打拼的呢?
北京的流动人口每到27、28这个婚育高峰就要减少一波(因为无法留下选择回老家或者二线城市),北京online的服务器是经常更新的,那些打不动怪的玩家会被列为bug而后被系统处理掉。
所以在轻熟女的年纪还能够留在北京的,无非剩下几种人:靠个人的、靠家里的、从别的城市迁徙而来的。第一种人大概没有时间刷剧,二三种无法引起共鸣。
至于剩下那部分更年轻的观众(比如学生和刚刚工作的白领),对于她们来说,上一个时代的北京就更加遥远得不想触摸,毕竟眼前的生活已经庸碌得可怕,她们需要韩剧麻醉,美剧刺激。
奥运之后的十年,是北京飞速发展的十年,早些年中国保持着几近10%GDP增长率狂奔,这两年慢下来了一点点,但也还是接近7%。反观日本,近十年的GDP是没有太大变化的。数据上升的背后是几乎翻天覆地的世界变化。
十年前北漂的日常可能是蚁族蜗居地下室听一听s.h.e,现在的大部分北漂完成了从地下到地上的升级(因为90后更讲究居住条件),他们从五环外通勤的时候刷抖音。这些琐碎的细节绝对不是手机从诺基亚变成iPhone X那么简单。《北京》的真实的确是真实,但那个真实离现在的观众不太近,也不太丰满。
某种程度上来说,《北京》里的北京,比较像外地人想象当中高度标签化的北京,而不是这个春天飘着杨树乱絮、冬天雾霾围城、四季堵车不断、房价涨幅惊人的北京。
《东京》可以把故事从二十年前讲起的很大原因是日本中产已经是特质很稳固的一群人,傅高义在1963年写的《日本新中产阶级》里总结的他们在生活习惯、家庭秩序、社会关系上的核心特征,即便到今天也没有本质上的迁移。
水川麻美饰演的绫虽然出身小城镇,但是她不是底层,是实打实的中产。总而言之,绫是当代日本女性里一个典型浓缩样本。足够典型,才能引起共鸣。相比之下,中国观众在这十年之内被时代的洪流分割成了若干个群体,戚薇这个角色本身也没有特别倾向于某一族群的意思,因此共鸣感就减弱很多。
《北京》的第二个问题是女主角的三观。
这也是《东京》里面最吸引观众的部分:水川麻美饰演的绫是一个最大程度上爱自己的都市女性,现实、理智、自私而具有能量。现在早就不是评判三观对错的年代了,那些冷静残酷又富余野心的女性们往往是观众们追捧的对象,所以绫因为足够真实而获得观众喜爱。同理可见《傲骨贤妻》、《傲骨之战》。但是《北京》里戚薇饰演的陈可依,三观在野心家和绿茶之间摇摆,人设过于模糊。
造成这种模糊人设的,一是由于时空上的错位,由于故事限定在了十年之前,那么必须遵从往时的两性关系的法则。2008年的时候,大众对于女权(或者平权)的意识当然不如现在强,陈可依初来北京依靠男人晋升这条路虽然丑陋,但不完全背离现实。还是那个问题,这个不背离现实的故事离现在太遥远,这就难免招致反感。
二是戚薇这个角色太想拧得正面了。其实走绿茶路线也不是不可以,《黑色皮革手册》也是一部女主靠男人一路上位成为银座第一妈妈桑的传奇,后者大胆坦然地承认了利用男人这点,本质上塑造的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性。但《北京》里的戚薇,一面确实是利用了自己的性别优势,一面又在强调独立女性的身份,这就容易两头不讨好。
《东京》的笔触是冷峻的,放到国内来会可能会刺痛主流,这就可能招致监管方面的压力,但审查的规律不应该让创作者先自我阉割,《人民的名义》就是最好的例子。
何况,真实地反映一个中国女性成长史就一定是负能量吗?戚薇两年前那部《你好乔安》讲的也是一个职场女性的故事,把它有点玛丽苏的套子摘掉,戚薇在那里面才是当下中国大女主的一个本体。
说了一圈《北京》,倒不是抨击它,毕竟作为一部试图展现当代都市女性生活的版权剧,有这个出发点已经令人欣慰了:没有婆婆妈妈,没有鸡飞狗跳,是一部真正的女性成长史。这样的剧集出现,象征意义远大于内容本身。
只是,有了《东京》在前,人们就难免产生比较,作为承载着巨大期待的《北京》,在真正讲明白北漂和女性这两件事上完成得都不太好。以它为节点,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女性现实主义题材,但若以典型来论,确实差了那么一点。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故事,不管走的是什么路径,男性到头来都是配角,驱动她成为凌驾于男人之上的东西,不应该是编剧的桥段,而是她本人强大的自我。
说回日本,日本女性也一样在家庭、职场、社会面对着亚洲女性的压力,但日剧精妙的地方就在于用艺术讽刺现实,所以有讲职场性骚扰的《问题餐厅》、有讲当代婚姻的《最高的离婚》、有讲主妇故事的《昼颜》。主流始终是存在的,这点所有人都避开不了,只是在剧集为我们造梦的那短暂时间里,可不可以更冷静地审视一下这个“正确”的主流,而不是复制呢?
毕竟,就算是在梦里看别人通关,我们也希望她不是跪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