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全球的影视作品是否存在成功的固定公式?中外合作拍摄影片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如何做到口碑票房都买账?作为第八届北京电影节的重量级论坛之一,4月16日举办的“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将话题聚焦在合拍电影如何兼顾更大市场,以及跨文化的联合创作如何进行上。
当天,华谊兄弟传媒集团CEO王中磊、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国际发行总经理史蒂芬·奥戴尔、《虎胆龙威2》的导演雷尼·哈林等6位来自中国、美国、欧洲,身份涵盖出品人、制片人、导演的业内人士,分享了他们对于合拍影片的看法与期待。
诚恳地讲故事
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一度催生了大批合拍片诞生。根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备案公示,2017年上半年备案的1374部影片中合拍片仅有39部,同比下降17.02%。
究其原因,大众对于合拍作品没有了最初的刺激和新鲜感是一方面,很多影片单纯为了迎合市场而加入中国角色并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生拉硬凑”的合拍片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美国导演雷尼·哈林已在中国发展4年多,曾在中国拍摄了《绝地逃亡》等片的他表示,不少好莱坞的电影人看到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一心想来“淘金”,将自己的电影“修修补补”后号称是合拍片,但这种合拍片在上映后反响寥寥。雷尼认为,想在合拍片中跨越文化差异,创作者应充分了解观众熟悉和期待的内容,“诚恳地讲一个你想讲的故事,使用一些可以唤起共鸣的话题,启用一批合适的演技派演员”。
曾执导《斯大林格勒》的俄罗斯著名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也附议说,自己在拍摄电影《莫斯科陷落》续集时,本来想从剧本阶段就加入中国角色,但最终出于故事本身的考虑,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生硬植入中国演员不是‘有机的’,只会让观众感觉僵硬”。
华谊是国内最早涉足合拍片制作的民营电影公司,王中磊感叹中国影人在与国际影人对话中经历了从底气不足到如今全世界上门求合作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市场也在变化”,但从早期的《末代皇帝》到《卧虎藏龙》,再到去年的《英伦对决》来看,语言和内容问题仍是中外合拍电影全球市场化的最大限制因素。
找到文化共鸣
去年,《寻梦环游记》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让与会嘉宾纷纷感受到动画片在合拍片中具有的优势:高性价比、低文化差异、形象有普世性。
拍摄过《狮子王》《天才眼镜狗》《精灵鼠小弟》的美国导演罗伯·明可夫对此很有发言权,他建议中国电影人在瞄准国际市场时,不要忘记可以通过电影让外国观众了解中国,进而认同一种文化或价值观。就像去年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寻梦环游记》一样,找到一座沟通桥梁可减少文化隔阂带来的负面价值。
“对于全球观众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有限,理解能力也有限。”罗伯·明可夫认为,应在假设观众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转换一种更为全球化的叙述方式。
雷尼。哈林也提到,只要找到具备文化共鸣性的主题,影片就能成功“点石成金”。他也以《寻梦环游记》举例,这部电影表面上讲述了墨西哥的民俗文化和神话故事,但其内核是对死亡的理解和对故去亲人的思念,而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具备共通性,由此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王中磊则表示,想要驰骋更大的市场,合拍双方不能仅在投资和内容创意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资源结合,而应从发行环节就让欧美专业人士尽早介入,共同思考如何真正同步海外发行与中国市场的发行网络,这样才有机会制作兼顾全球市场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