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美国电影协会发布2017年全球电影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电影总票房为406亿美元,同比增长5%,而中国成为票房增长主要源泉。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的电影产业正在迎来一场新的挑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现场这个具有前瞻性的交流平台上,中外电影人多日来持续展开头脑风暴。如何保持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增长?如何提高电影生产力?如何拍出好电影?如何完善影视人才培养机制?在一连串的问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借助国家战略
在“华语电影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针对“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目前世界电影产业的主要增量就是来自中国,来自华语电影,美国的电影票房20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10亿美元左右,印度、韩国、日本、欧洲的增长空间基本到了极限,但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因为电影城镇化还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带来的观影人口将不断增长,三四五线城市的增量仍然会给我们带来红利,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依然停滞不前,或者说最近几年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占有率很低。”在饶曙光看来,中国电影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借助于国家战略,“比如‘一带一路’就给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空间,或者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来提升电影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世界电影的新秩序。”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少峰则认为,华语电影很难走出去,归根结底还是“类型惹的祸”。“很多文艺类型的电影其实有很多受众,但是目前市场上基本还是偏重于恋爱加娱乐型,这种类型本身就意味着难以和国际接轨。过去二十、三十年内地电影的风格很像当时香港的娱乐片,所以说我们还是在走人家的老路。”
好莱坞电影人马丁·基斯特勒:打造全球化故事
对于电影工业成熟的好莱坞而言,“走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本届北影节“好莱坞工匠·中美电影交流高峰论坛”上,IG创始人、CEO马丁·基斯特勒认为电影要想走出去,就必须讲述一个全球化故事。“讲故事是以新的方式阐述故事,要不聚焦本地的故事,要不聚焦全球的故事,这个取决于你想捕捉什么观众。”马丁·基斯特勒认为语言并不是“走出去”的障碍,“我觉得50%中国电影像好莱坞电影,《战狼》风格跟好莱坞的风格非常类似,但是可以打动中国观众。最重要是内容、故事的呈现和讲述方式。故事的讲述方式一定要捕捉全球的观众。”这位好莱坞电影人认为故事首先要好,然后才是营销手段层面的问题。“最重要是你的故事原生态,看一下你这个故事是不是被全球的观众所认可或者能打动全球的观众。”马丁·基斯特勒称他曾参与过张艺谋的《英雄》,“当时电影没有任何的字幕、没有任何的英语,但是这个故事以及画面确实打动了我,还有它的动作效果确实非常震撼,所以哪怕你不懂语言,不做什么营销,你也能被打动。”马丁·基斯特勒对中国电影走出去很有信心,“明年有可能会看到一部中国的电影在美国创下票房的纪录。我们现在做电影是让全球的观众来看,我们会把中国好的电影带给全球观众,我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
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主席苏彦韬: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除了作品输出,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有效途径。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以下简称“中美双节”)是首个列入美国国会年报的中美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在过去13年中每年都有超过300家中美影视公司在“中美双节”的影视市场平台上交流合作,展映超过500部优秀中美电影,吸引近百部电视剧参展,观影人数累计超过120万人次。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中美双节”主席苏彦韬宣布第十四届“中美双节”将于10月27日至11月30日在美国好莱坞、洛杉矶、旧金山、达拉斯、拉斯维加斯等全美各地举办影视盛典、影视高峰论坛、“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以及电影合拍论坛、电视剧合拍论坛等数十场各具特色的大型电影专场、研讨活动和200多场次的影片展映活动,为中美影视业界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之前美国人了解的大部分关于中国的历史都是西方人写的,我们应该通过更多的交流活动,让西方人看到中国人自己用影像书写的中国故事。”在中美影视交流平台深耕14年的苏彦韬把中外交流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限于人文交流,好莱坞的几大电影公司出来,大家一起聚一聚谈谈友谊,展映一些影片。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家一起寻求合作的机会,在合适的契机下合拍电影。现在美国电影公司都认识到了中国观众的潜力,中国市场是他们不可能忽略的蛋糕,他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我们的喜好和需求。近期的《战狼》《红海行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电影,这些电影振奋了人心之余,大家对于影片话题的热爱造就了一个更好的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契机,我相信未来中国电影不仅可以在数字上傲视全球,也一定能够拍出《教父》这种让全世界都能记得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