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影视 / 正文

网络大电影数量爆发质量堪忧 政策收紧监管趋严

此前,优酷官方账户发布《优酷联合片方共同发起网络电影自查清理行动》,优酷联合多家知名网络电影公司,进行内容自查清理行动,复查在线网络电影。

此前,优酷官方账户发布《优酷联合片方共同发起网络电影自查清理行动》,优酷联合多家知名网络电影公司,进行内容自查清理行动,复查在线网络电影。如若发现有涉及封建迷信、价值观导向偏差、集中过度展示人性阴暗面、篡改名著及歪曲真实历史人物、以展示黑社会活动为主要情节或以黑帮成员为主要角色展开的影片等问题的影片,将立即处理。

自2014年爱奇艺为网络大电影命名以来,4年间,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布局网络电影领域,网络视频包括网络大电影逐渐成为主要的在线娱乐消遣内容之一。在经历野蛮的生长期后,网络大电影市场乱象频出,成为低俗重灾区。

近期,针对短视频行业、新闻资讯行业、网生内容行业的整改屡见不鲜,在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中,如何把控内容尺度、坚守价值导向,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数量爆发质量堪忧

2015年,《道士出山》以28万元的成本撬动了2400万元的分账收益,这个投资神话成功吸引了大量热钱进入市场。网络大电影的上片量从2015年的680部快速增长到了2016年的2463部。

“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主要集中在500万以下,投入不多且易赚钱。同时,网络平台的审核标准不够严格,导致审查通过比较简单。此外,《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整个市场利好,降低了电影拍摄门槛,本来在这个时间段里内容生产者的数量就在增加。”易观互动娱乐分析师董敏娜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从本质上看,网络大电影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在线视频付费用户的增长。据灼识咨询统计,2017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约为5.7亿,用户使用率超过75%,其中付费会员超过1亿人次。

对此,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认为,持续的用户数量、逐渐规模化成熟化的产业链、更广的受众群体和用户逐渐提升的付费意识均正面推动了网络大电影的票房收入。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在的网络大电影,存在重市场需求、轻价值引领,重个人诉求、轻思想内涵,重故事情节、轻文化底蕴的现象,片面追求点击率和经济效益等问题突出。

中研普华研究员许俊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网络大电影初期有“成本低、回报高、周期短”等特点,导致大量想“赚快钱”影视人员进入,导致大量的网络大电影制作粗糙、没有内涵。此外,电影类型不明确、受众定位不清晰。以至于网络大电影在进行启动的时候没有考虑目标群体,“蹭IP”事件层出不穷。

“不难发现当下业务以网络大电影为主的都是一些比较小的公司,而小公司首先考虑的可能是生存,网络大电影靠低俗的内容能博得眼球,引来点击量,可以说是小公司短时间的圈钱利器。很多网大半个月就能套拍好几部,质量也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内容的思量。”文化产业评论副主编郭丽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她还认为,很多网络大电影以暴力、血腥、黄色博人眼球,从受众角度来看,这样的内容可能会一时之间引起人们最原始的窥探心理,出于好奇受众可能会偶然点开,但是“自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的灵魂是有“惰性”的,长期被这种不健康的内容影响,很容易恶性循环。

  政策收紧监管趋严

2016年10月,《电影产业促进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第三次提请审议。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建议,网络电影应该纳入法律监管。

2017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指出网络综艺节目、网络剧、网络电影等要坚决反对天价追星、无聊游戏、奢华盛宴等不良风气,避免助长游戏人生心态和浮夸之风。

据悉,从2016年至今,已知的因不合规而下架的网络大电影超过100部。而仅在今年1月和3月,分别有20多部网络大电影遭下架,第一季度累计下架的网络大电影已达到近50部,数量创诞生以来历年新高,8家视频网站均有网络大电影被下架。

截止到4月20日中午12点,爱奇艺通过平台自查及片方自查的方式,复查了所有在线的3048部网络大电影,共下架1022部网络大电影,占爱奇艺网络大电影总数的34%。随后,搜狐视频也深度排查下线存在问题和疑似问题影片139部。可以说,网络大电影逐步迎来了统一化、良性化的严格监管。

“这几年影视赚钱,很多人都盲目跟风,或许大浪淘沙之后,我们才能看到网大市场的转变。”郭丽娟坦言。

目前,网络大电影采取自审自播机制,各大平台的规范要求自然成为创作者的重要参考标准。此前,爱奇艺发布了网大九条红线,搜狐也明确了七大严格把控的方向,对涉及违规内容的作品会严格把控、禁止上线。

在监管部门与播出平台的合力整治下,网络大电影行业经历了阶段性洗牌,低俗化内容得到一定的遏制。

董敏娜认为,现阶段监管的趋严,能帮助行业去除擦边球等不好的东西。一些可做精品化内容的参与者,除了在院线上映自己的作品,也能将其投放在网络平台,这些精品化的网络内容可帮助整个市场提质。

郭丽娟建议,对于网大的监管审查,首先平台方,即审查方要更明确自己的底线与标准,从事文化产业首先必须考虑社会效益,作为“守门人”,必须坚决把滥竽充数的低俗作品挡在门外;其次制作方,需要更多的了解市场,整体提升创作人员的素质,首先把好内容关,生存重要,但不能以牺牲受众的“健康”为代价;再次,作为受众,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从我做起,拒绝给烂俗作品引流,及时发现,及时举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新的拐点品质为王

治理“低俗乱”是一场持久战,走向“高大上”也需要不懈的努力。

2017年,网络大电影市场进入了专业化、结构化升级的洗牌期。影片上线量下降,较2016年减少220部,而市场规模却在不断增长,达到35亿,同比增长率维持在75%,最高票房接近2700万。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将成为网络大电影的“商业回报年”,而网络大电影的崛起也将激发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发展。

“下一步最要紧的是把市场做大,平台多样性增强以后,收益天花板会抬升,制作成本也能相应提高,靠投资‘养’并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要能自我造血,通过好的内容赚到钱,这样才能良性循环。”新片场影业CEO牟雪表示。

如今,在多家平台的网络大电影频道中,仍有不少缺乏责任感的出品方将网络大电影作为圈钱工具,利用低俗、不合规定的词汇和海报来制造噱头。

烽云娱乐CEO张清源曾指出,近些年“前六分钟”网络大电影已经在政策规范和平台整改之下有所减少,但仍不排除部分制作方存在侥幸心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想靠低级趣味和噱头博到眼球和初始点击量。“毕竟平台的算法仍是以初期点击量和转化率的大小来匹配不同的资源。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会造成平台的排播资源更多被‘打擦边球’的网络电影作品占据,造成了‘擦边球’吃香、高品质受冷的局面。”

对此,许俊龙认为,网络大电影乱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少非专业人士在资本大爆发的情况下进入该行业,但是相应没有专业的电影运作知识,整体电影没有内涵,充斥暴力、色情等内容博取消费者眼球,后续通过专业化的运作是网路大电影必然的发展方向。

“质量是产品的核心,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尤其如此,而且文化产品的质量有外在与内在之分,外在的更多是技术层面,这个需要依托技术发展,但是内在的质量,即内容,是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的。内容好,观众可能会包容制作上的不足,但如果没有内容,制作再精良都没有用,就是明显的烧钱。”郭丽娟分析称。

她进一步指出,网络大电影质量的提升,必须要以内容为切入点,制作方、审核方都要在法律底线上,设置自己的道德底线。文化,应该是引领市场,而不是迎合市场。

关键词: 品质 风暴 电影 网络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