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卖房筹款、制片人跪求排片,文艺片的“惨”有目共睹。这种状况似乎要起变化了。近日,多家投资方陆续宣布新计划,共将投入4亿资金制作并推广文艺片,并有投资者认为“10年内会迎来中国文艺片的大爆发”。可从当下的市场表现来看,能成为爆款的文艺片只是少数,更多的仍处于“有口碑没市场”的尴尬中。
4亿元投资文艺片
著名导演王小帅在2015年曾哀叹:“这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是文艺片最坏的时代。”3年过去,文艺片却成了“香饽饽”。在刚过去的4月,先是淘票票、阿里影业、坏猴子影业、优酷电影和北京文化等多家公司宣布在未来3年内投入3亿元,用以扶持20部高品质文艺片的制作及推广。同时,淘票票加入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并推出“反向定制模式”,即由用户发起包厅包场的定制化观影模式。
紧接着,猫眼电影、华夏影业、安乐影业、万诱引力、完美威秀等公司也宣布推出“A.R.T文艺片计划”,在3至5年内投入1亿元制作10至15部文艺片,以扶持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其中,A.R.T计划已经有3部作品正在运作中。包括即将于本月17日上映的《路过未来》,影片由李睿珺执导,杨子姗、尹昉主演,曾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由滕丛丛执导,姚晨、李九霄主演的《送我上青云》,以及由刘浩执导,朱亚文、宋佳主演的《诗人》。
爆款文艺片仍是少数
资本雄心勃勃地进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的几部爆款文艺片。如以1.7亿元成为中国纪录片票房冠军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同样过亿元的张杨作品《冈仁波齐》,以及拿下1.04亿元的极限探险题材电影《七十七天》,它们的出现为国产文艺片注入了一轮又一轮的鸡血。
但票房能够过亿的影片实在是少数,长江日报记者统计了近期上映的多部文艺片,除导演忻钰坤作品《暴裂无声》获得5412万元票房外,其余多部作品的成绩均在百万级别。这些影片包括令毛舜筠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的《黄金花》、口碑颇好的影片《米花之味》,在釜山电影节获得新浪潮大奖的《清水里的刀子》,以及令涂们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的《老兽》、曾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的《八月》等。
引进片的遭遇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北京电影节的展映单元中,《布达佩斯大饭店》成为最快售罄的影片,影迷在10秒钟内抢光了2481张票。但同样由韦斯。安德森执导的《犬之岛》公映时,却因为动画片的形式与暗黑童话的内容产生了错位,影片至今票房为4047万元,上映一周后排片率已不足1%。
投资人看好10年内会爆发
尽管仍难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一些电影业内人士对文艺片却持有乐观态度。曾出品《捉妖记》的安乐影业总裁江志强就称:“未来10年,中国文艺片会迎来大爆发,会有好几部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大奖,包括奥斯卡。”在他看来,文艺片要培养固定受众,就需要专线发行。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分析称:“有的电影与一些观众的生活离得很远,它的覆盖面就会相对小。”而在华夏电影董事长傅若清看来,正式投资、创作、发行渠道的缺失,使国产文艺片受到限制。在过去的1年里,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出现,凭借旗下影厅每天1至3场的保证排片,已经为文艺片挤出了一块阵地。《三块广告牌》虽未在奥斯卡上获得最终大奖,却在艺联的推广下卖出了6000多万元的票房,甚至引来不少非艺联成员的影城加入放映。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文艺片已经开始以新导演加名演员的模式进行制作,也将为影片带来更多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