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漫威电影十年打造共享世界观蔚然成风

3月份电影《黑豹》引发的口水战还言犹在耳,《复仇者联盟3》(以下简称《复联3》)已经汹涌而来。

3月份电影《黑豹》引发的口水战还言犹在耳,《复仇者联盟3》(以下简称《复联3》)已经汹涌而来。虽然比美国上映晚了两周,却依然挡不住中国观众的热情。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包括零点场在内,《复联3》上映首日票房已超2.5亿,票房占比97%,猫眼给它的票房预测是27亿。

从2008年《钢铁侠》公映开始,到2018年《复联3》拉开阵仗,漫威宇宙已经扩散了10年。所有该铺垫的角色、情节、人物关系,通过18部电影被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运筹帷幄终于在《复联3》喷薄而出。该片中文海报也把八个字作为主打:“十年布局,巅峰一役”。

起初,《钢铁侠》本来由环球影业计划制作,后来环球把版权转卖给20世纪福斯,福斯再次转手给新线影业,到最后漫威影业成立后才决定自己执行。这一版权流转表明当初“钢铁侠”这个IP并非香饽饽。漫威拍《钢铁侠》也是一场豪赌,抵押了旗下四个漫画角色,最终这个超级英雄在全球吸金5.8亿美元,宣告漫威宇宙的成功开启。

漫威十年,是MCU(漫威宇宙)电影蓄势待发的十年,也是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增长的十年,同时也是90后从上大学到步入职场的成长十年。润物细无声,漫威超级英雄通过大众娱乐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90后与世界电影史同步的十年

很难想象,漫威十年拍的19部电影,在配额制下的中国,每一部都得到引进。

中国是一个电影市场培育较晚的国家,大规模同步上映外国电影从1994年才开始。这产生一个尴尬的后果:中国观众的很多观影经验都是一种回溯式的补课,通过影碟或者互联网。而配额制又让中国观众在大银幕上的选择极为受限。

点燃中国影市的“速度与激情”系列,也是从第5部才开始引进。“全本引进”较长的系列应该是《哈利波特》。《指环王》和《变形金刚》也全部引进,但是毕竟篇幅有限,和漫威这19部组团来袭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2008年4月30日,《钢铁侠》在中国上映,最终票房0.92亿,年度排行第13,那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top3分别是:《非诚勿扰》《赤壁(上)》《画皮》。

2008年对大部分中国人是非同寻常的一年,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的共同记忆。这一年,第一批90后完成高考,步入大学。

这意味,在接下来的10年中,漫威电影和中国最具文化消费潜力的90后共同成长。对于90后而言,漫威电影每一部都是可以走进电影院去消费的,这跟以前在互联网上看电影获得的快感完全不同。至少在新世纪超级英雄的席卷浪潮上,中国90后可以和世界同步接轨了。

不像在美国,漫威电影有漫画作为群众基础,MCU在中国的传播全靠电影来打基础。除了漫威忠实粉丝,很少有人会把这十几部电影全部看一遍,但要说一部都没看过,也是很少见。即便真的一部也没看过,至少也会听说过这里边的人物,这便是漫威电影的魅力所在。

每当有漫威电影上映,总有不少媒体会写攻略,详细介绍MCU中人物的各种前史和相互关系,为观众扫清一些观影障碍。其实,看不看攻略,对于一般观众而言,观影体验差别不大。就像一部游戏,有主线,有支线,还有副本,不求甚解,只是丧失一点乐趣而已。

漫威宇宙之所以在中国能够爆得大名,和90后在互联网上掌握话语权有莫大关系。作为长期熏陶的结果,中国电影观众对于视觉特效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偏好养成了。

被误读的中国电影“假想敌”

猫眼专业版预测《复联3》最终票房为27亿左右,以平均票价30元来计算,实现这个目标要达成9000万的观影人次。漫威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动员能力吗?

众所周知,好莱坞在中国最具商誉血缘的,是“变形金刚”和“速度与激情”两个系列。

漫威在中国上映的19部电影当中,只有《复联2》《美国队长3》票房超过了10亿。《美国队长3》出现的超级英雄比较多,也被戏称为“复联2.5”,也就是说,中国观众还是喜欢看热闹,单片汇集的超级英雄越多越能有好彩头。

从《复仇者联盟》开始,除了《雷神2》稍微冷门之外,漫威电影基本都能维持6-7亿的票房底盘。这意味不管电影口碑好坏,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人群在消费漫威电影。即便是备受中国观众诟病的《黑豹》,也取得了6.21亿的票房成绩。

从数据上来看,漫威电影的吸金能力和它在坊间的大名是不相匹配的。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银幕数有了很大的扩充,很多国产片单片票房屡创新高,但是漫威电影基本上按兵不动。漫威电影的消费群体,主要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观众,它还无法下沉到中国社会的金字塔的底部。

有这样一种误读:美国文化相当于好莱坞大片,好莱坞大片相当于超级英雄电影,超级英雄电影相当于漫威电影。于是,在不少中国电影人心中,漫威一直被当成一个“假想敌”。 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少人提出:中国也需要拍出自己的超级英雄。关键问题在于:文化土壤一样吗?

在漫威宇宙中,高科技、超能力、魔法、神力被调和在一起:

美国队长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二战士兵,因为参加了一个血清实验而提升了单兵战斗力,浑身正能量,属于“政委”级别,不断对其他成员三观进行纠错;

绿巨人是个天才核物理学家,因为拿自己做实验导致基因变异,每当愤怒时便会大变身;

钢铁侠是富商之子,做的是军火生意,富可敌国,吐槽大师,雅皮士;

雷神是源于北欧神话里的人物,年少轻狂闯下大祸并从神界放逐;

黑寡妇是前苏联间谍,擅长侦察、审讯、格斗、狙击,后被神盾局策反。

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雷锋(战斗力稍弱)、邓稼先(邓先生没有拿自己做实验)、王思聪(他家不做军火生意)、二郎神(和雷神同病相怜,有个不省心的侄子)、川岛芳子(传奇的东方女间谍)被国家安全部招募起来,搞了一个超能战队。这怎么看都不着调,但在MCU里,它就可以做到自洽。

“共享宇宙”成为电影工业救命稻草

漫威电影的成功,对于世界电影一个很大影响就是:打造共享世界观蔚然成风。

当年眼看着DC漫画电影中的超人、蝙蝠侠一代换了一代,为了维持运作,漫威只能接连出售超级英雄的版权。当然出售的也都是知名度较高的角色,比如蜘蛛侠卖给了索尼,而神奇四侠、X战警的版权则握在了二十世纪福斯手里,绿巨人给了环球影业。就这样,漫威就是在不大知名的第二梯队中打造出了漫威宇宙。

风水轮流转,“漫威大法”引得老对手叹服。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也试着利用DC漫画打造出一个DC扩展宇宙,其中既有像《神奇女侠》这样的新奇之作,也不乏像《正义联盟》这样的争议之声。

除了DC宇宙之外,华纳兄弟还将在2020年推出《哥斯拉大战金刚》,把2014年的《哥斯拉》和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怪兽宇宙”。

环球影业的“黑暗宇宙”本来应该汇集诸如吸血鬼德古拉、弗兰肯斯坦以及隐形人等角色,但由于第一部作品《新木乃伊》的失败,这个创意在还没建立起来就塌掉了。

在中国方面,陈思诚在今年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2》中,明确打出了“侦探宇宙”的口号。但比起王宝强和刘昊然这两位主角,其他各式各样的侦探并没有多大存在感。“侦探宇宙”能否生根发芽,还看《唐人街探案3》的故事走向。

根据共享宇宙的界定,“九州”系列IP属于一个世界观设定,理论上可以生成一个“九州宇宙”,但是中国的版权运作以及项目开发,很难做出相对长远的规划。别提相互之间联接起来,《海上牧云记》拍了70多集原著还没拍完,假如要继续拍的话,铁定是不能找回原来的班底了。

所谓“漫威宇宙”,本质上是漫威进行品牌管理、整合营销、打通内部资源的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一味追求“关公战秦琼”的新奇感和“加量不加价”的耿直,将一些不沾边的元素捆绑在一起,可能会适得其反。

漫威十年布局,步步为营,终有今日成就,而詹姆斯·卡梅隆更是将近10年还没有将《阿凡达2》拍出来,还在钻研技术。相比之下,中国的影视界对于商业电影还缺乏一种敬畏感和工匠精神,主创对于自己拍的东西没有虔诚感,用一种睥睨的态度去俯视观众,这或许是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经常会招来骂声的原因。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