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关于影院现在及未来的三大误解

“这几年新建影院的增速始终没有放缓,特别是在一些三四五线城市。如果这些影院不能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持续的效益输出,那么,它们在未来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负担。”

“这几年新建影院的增速始终没有放缓,特别是在一些三四五线城市。如果这些影院不能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持续的效益输出,那么,它们在未来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负担。”

——来自一位电影人士的论断

刚听闻这席话时,艾维电影也是颇为不解。随后通过交谈,我们得以将以上论断作了进一步细化拆解:其一,现在的影院数量已经饱和,没必要再新建这么多影院;其二,目前三四五线城市中,新建影院的票房并不理想,若这些影院的收入一直提不上来,那就是资源的浪费。

其实,不单是以上这位电影人士有着这样悲观的“担忧”,不少一线影院工作者也时常喊话:“现在影院经营这么难,却还在不停的新建影院,相关部门也不管管!”可以这么说,不少人对于存量影院与新建影院的未来还是比较疑虑,甚至是存有误解。

1、误解一:影院“过剩论”?

对于影院来说,这几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影院的增多。总体来看,近几年票房的增长却跟不上影院与银幕的建设数量。于是,这就给人以一种假象:影院数量已经是供大于求,市场趋于饱和。若按此趋势发展,在未来两年,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可能会更加明显。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我国影院区域、地域分布不均,具体表现为:东部多,中西部少;一二线城市多、三四五线城市少;城市多,县城、农村少等。所谓的影院过剩也仅是局部过剩,并不代表整个影院市场的过剩。

此外,据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2017年,有350个县级行政区没有实体电影院,覆盖常住人口总数超过7000万。912个县级行政区只有1家实体电影院,覆盖常住人口总数超过2.7亿。无实体电影院以及仅有1家实体电影院的县级行政区占全国县级行政区总数的44%左右。

这再次表明,中国的影院市场并没有进入完全饱和阶段,仍然有许多影院空白区域亟待开发。正是基于此,不少有远见的影投公司,如大地、横店、金逸等在延续去年投资策略的基础之上也逐渐将更多的资本下沉至四、五线城市。说到底,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的驱使。靠政府管控新建影院的数量?这显然不现实,也无必要!

上海星轶影城案例,丽江椅业供图

当然造成“影院过剩论”的还与影院建设周期较长的惯性有关。从投资规划到设计完成,一家影院的建设周期至少2到3年,所以我们会看到,从2015年-2017年,新建影院的数量与银幕数量增长率大都在25%左右,增长速度较快。即便是2016年电影总票房几乎停滞的情况下,影院数与银幕数仍然维持了超过20%的增幅。这就是影院建设的惯性所致。因而,目前来看近年内,影院的数量还会持续攀升。

2、误解二:新建影院是“狼来了”

如今的影院早已过了“人口红利”的时代,影院经营压力不断的提升。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国9340家影院中,开业满两年的老影院共6176家,共产出票房396.7亿,占全国票房总数的76%,同比降低6%.

不仅老影院的票房整体萎缩,高票房影院的数目每年也在锐减,最明显的是票房超过5000万的超大规模影院,数目每年腰斩一次,到2017年仅剩15家。与此同时,1000万以下低票房影院数量却飞速增长,同比增加1262家,其中票房不足500万的低产量影院有742家。

而在与不少影院人士看来,自家影院经营不力主要归咎于新建影院的挤压。因为蛋糕就这么大,这么多人来分食,人均所得自然就下降了。从市场供需的关系分析,这样解释似乎没有毛病。但是,在记者看来,这里依然存在误区:

首先,电影消费并不是一次性消费行为,可以无限次消费,因此,理论上票房这块蛋糕也是没有上限的。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观影频次不及2次,远远低于北美的4.5次。这说明,我国的观影人次和票房还有提升的空间。那么,这就给影院提出了要求:影院关注的焦点不在于分食者对自家效益的影响,而是如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观影。

其次,目前大多数新建影院的规格都是比较高的,软硬件设施先进。而这也促使那些存量老影院要么升级优化,要么优胜劣汰。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据中财网研究报告显示,2017 年仍在运营存量影院数量有所下降,退出市场的影院在245 家以上。

而从各上市公司2017 年年报看,各家公司正逐步采取出售、并转、升级改造等方式挖潜增效。这些都揭示了一点:我们不能再抱陈守旧了,非标、低产出影院将优先被淘汰。而那些精品化的新建影院迟早会终结老影院,这是未来影院发展的一个必然态势。

因而,无论对于老影院而言,还是从行业层面上分析,新建影院并非“狼来了”,而是放映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一例助推剂。

此外,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单厅收益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新旧影院不能仅仅盯着现有的这块票房蛋糕,更要加快推进影院管理的升级、提质,开拓多元化的收益渠道,包括卖品、衍生品、其他业态等非票收入。

3、误解三:新建影院票房不给力?

提到新建影院,大家还有一个比较关注的点,就是新建影院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的新建影院票房到底如何?

据艺恩网统计,2017年新增影院票房产出40亿元,以18%的影院占比贡献了仅7.2%的票房。综合来看,新增影院的票房贡献率确实不高。其中,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票房产出效率相对较弱,占据较小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1.7%、21.1%、16.1%;二线城市新建影院总票房产出为15.4亿元,占38.5%;一线城市新增影院效益最高,平均每家新增影院的票房产出为401.0万元/每年。

根据一般经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电影院能获得政府补贴是前些年一直坚持的措施,而随着这些地区新建影院的增多,政府补贴似乎也帮不了多少忙。如今三四五线新增影院的票房又这么惨淡。如此一来,在三四五线城市新建影院还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样看来,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不高,主要是由于市场不成熟、观众观影习惯还未养成、主力观影人群相对较少等因素导致。

目前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随着三四五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少年轻人开始回流,而这部分人也是当地影院未来巨大的潜在观众群。此外,相关数据也显示,近年来,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五线城市复合增长率最高,为32.3%.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三四五线城市票房不给力只是暂时的,票房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说了这么多,再次回顾文首的“论断”。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关键词: 影院 三大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