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将至,带孩子看电影庆祝节日是不少家长选择之一。80后北京市民孙先生是一个5岁男孩的爸爸,他发现,“现在不论电视还是影院,除了熊出没、猪猪侠之类动画片,好像没有别的可给孩子看了。”
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儿童电影票房收入逐年增加。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457.1亿元,儿童电影票房收入约83亿元。而从近几年暑期档和六一档看,几部国产动画系列电影《潜艇总动员》《赛尔号》《三只小猪》等轮番上映,却频频被诟病:内容幼稚、粗糙且同质化。不少观众表示无奈,为何适合孩子看的电影越来越少,好看的中国儿童电影都去哪了?
国产儿童电影“式微”
“我小时候每学期学校都组织看电影,像《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那是我们课外活动最快乐的时光。”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冯学东回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陪伴无数中国人度过童年。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标杆,每年每个国营电影制片厂都要生产至少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要生产5部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那个时期涌现出《泉水叮咚》《霹雳贝贝》《红衣少女》等不少经典佳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化冲击,“不赚钱”的儿童电影逐渐没落。据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统计,近10年来,儿童电影生产数量并不少,一直占国产影片10%左右。目前每年生产国产儿童电影超过60部。但业内人士指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数。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孟中告诉记者,儿童电影是商业电影重要类型,业内称为“合家欢电影”。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20的电影中,比如《冰雪奇缘》《小黄人大眼萌》等不少都与儿童有关。而记者查看近期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排名前20的电影中,没有专门为儿童拍摄的电影。
就职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李女士表示,她只给6岁的孩子看迪士尼出品的儿童电影,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侠》《狮子王》等,“国产的《熊出没》《喜洋洋与大灰狼》还是不太放心给小孩子看。”
“中国儿童电影商业孵化还不成熟。没有票房市场,就没有高额投资,相关研发就没有保障,专业化水平低,进入恶性循环。”孟中分析认为。
创作观念滞后于儿童成长
为什么近些年国产儿童电影佳作缺乏?孟中认为,除了“不赚钱”,还存在创作观念误区,“儿童电影概念还较模糊,既包括面向儿童观众的类型电影,也包括回忆童年的艺术电影,后者未必适合儿童观看。”
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成票房黑马,不仅吸引大批“小观众”,也“圈粉”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国产动画走出“低幼怪圈”典范。
“儿童电影不能严格按儿童生理年龄区分。好的儿童电影是大人和小孩都爱看。”孟中指出,如今儿童获取信息渠道和成年人基本一样,青春期启蒙也越来越早。而国内创作者对此研究明显不足。
举办过多次青少年影像活动的冯学东发现,如果内容不够吸引,孩子们很难在电影院坚持坐一个半小时,“故事一定不能刻意说教,而要从孩子视角出发,寓教于乐。” 他指出,孩子们不在乎有无明星,只在乎内容。一味追求商业回报的电影,势必影响孩子价值观形成和情商培养。
儿童观影渠道狭窄
“现在不论是学校还是孩子,对儿童影视需求很大。”冯学东分析,“儿童电影市场回报率低,主要因儿童没有购买力,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持。”
早在2004年,全国妇联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强调“在题材、资金、队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重点扶持创作20部少年儿童题材故事影片和两部动画影片。据报道,目前每年约有30多部儿童片、动画片得到总计约2000万元政府资助。
但政府扶持政策,客观鼓励部分非专业人士依赖资金资助,制作低成本和低质量儿童影片,发行渠道也不透明。“这有违儿童电影艺术性和商业规律。”孟中指出,“毕竟扶持目的是造血,让市场自身运转起来。”
记者了解到,尽管由孟中担任制片人的《旺扎的雨靴》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但因缺乏商业发行资金,国内孩子们还看不到这部佳作。目前,国内儿童观影渠道较少,基本靠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影院。对此,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认为,“这方面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学校定期组织孩子们进影院,针对不同年龄孩子放映不同电影,组织跟电影主题相关教育活动,票价也相应降低。让更多孩子走进影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冯学东也建议,政策应向电影出口渠道更多倾斜,比如成立针对中小学生的院线,或通过补贴以极低价格卖给孩子电影票,让孩子们有更多渠道看到好电影,才能形成优质产业链。
呼吁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
孙先生喜欢电影《红海行动》,但因暴力镜头过多,没法与儿子分享。有报道称,票房大片《捉妖记》《美人鱼》里都有暴力情节,不少家长不得不带孩子中途退场。
“很多国产‘合家欢电影’主要从市场考虑追求票房,没有从儿童本身出发。”孟中指出。
此外,国内网络儿童影视资源也并不理想。
打开一些主流视频网站少儿频道,记者发现,播放量最高的国产影片除了动画片,就是《铠甲勇士》《舞法天女》等真人饰演的剧目,被网友评价“制作粗糙、缺乏创意、剧情雷人”。
今年初,国内网络平台出现大量视频恶意冒用儿童熟悉的卡通形象,并涉暴力、惊悚、色情等因素,引发国内主流视频平台集中发力清理。
电视热播的国产儿童影视作品也广受批评。据不完全统计,热门动画片《熊出没》中,曾在10多分钟内出现20多次不文明语言;《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曾被伙伴捉弄2347次。受此影响,各地多次出现儿童仿效的暴力场面。
对此,有民间机构曾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程度,推出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现在视频网站呈现内容还是出于商业考虑,不适合适龄儿童观看。”冯学东直言,“儿童还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当前视听环境下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度非常必要,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观影指导意见。”
侯克明表示,社会需要儿童电影去讲述人类文明,让下一代能把文明传承下去,“儿童电影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