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华语影人当奥斯卡评委推动华语电影入围拿奖依然是伪命题

直白的说,入选奥斯卡评委并不是件了不起的事,因为他们对最后的评奖结果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最终的评选结果,也只是代表了美国人的喜好而已。

刘德华、金城武入围2018年新评委名单

20年前,能有个华语影人当奥斯卡评委,似乎是一件足以震惊娱乐圈的大事。

那时的奥斯卡并不怎么青睐有色人种,因此早一批参加评选的卢燕、陈冲、邬君梅等,也因为“奥斯卡评委”的身份显得十分金贵。

但近几年,奥斯卡为了改善审美老旧、政治正确的“老白男评审团”印象、提升自己的全球影响力,已经有意增加女性和有色人种的比例。

其中,华语影人就从个位数增至两位数,新增李安、范冰冰、梁朝伟、许鞍华、赵小丁、李连杰、成龙、陈凯歌、顾长卫、吴宇森、章子怡、杨紫琼、王家卫、张曼玉、陈可辛、冯小刚、贾樟柯等华语力量。

范冰冰《武媚娘传奇》

就在昨天,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公布了2018年的新评委名单,华语影人团队再度扩充,刘德华、金城武、刘健、张艾嘉、严歌苓、娄烨、王中磊、王中军、于冬等相继加入。

不过,这些华语影人都是怎么被挑选出来的?他们在奥斯卡评审中的话语权有多大?入围后都要做什么?能否为华语电影助威?

刘德华《追龙》

华人当评委要满足3个条件,主流分会里都有“自家人”

华语影人担任奥斯卡评委,与其他国家的影人当选标准是一致的,并没有针对肤色和国籍区别对待。电影工作者受邀担任奥斯卡评委,都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1、获一项奥斯卡提名

2、在一个分会中获得两个成员的推荐

3、从分会的成员委员会或学院雇员处获得支持

在华语评委阵容中,除了像顾长卫曾获最佳摄影提名、陈凯歌获最佳外语片提名、李安直接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华语影人是没有获过奥斯卡提名的。因此,有没有分会成员的推荐,便显得十分重要。

李安

什么是分会?

这还要从奥斯卡评审团的构成说起。

奥斯卡评审团由两部分组成——学院主席评审团和学院分支评审团,双方构成二级金字塔的形式。而主席评审团从下属14个分支学会(分会),包括:

演员协会、导演协会、艺术指导协会、摄影协会、美术师协会、编剧协会,电影执行人员协会、电影剪辑协会、电影制片协会、音乐协会、录音协会、公共关系协会、短片和长片动画协会、视觉效果和作者协会。

像刘德华、张艾嘉、章子怡、张曼玉、范冰冰、邬君梅、刘嘉玲、梁朝伟就属于演员协会;冯小刚、贾樟柯属于编剧协会;陈可辛、娄烨、许鞍华是导演协会;王中军、王中磊、于东属于电影执行人员协会。

冯小刚

至于冯小刚被划分到编剧协会这件事,还曾经被网友嘲笑过,有网友笑称可能是他编剧的作品比导演的作品还要多。

可以看出,华语影人在14个分会里,大部分都有超过2位以上的成员,尤其是演员协会。所以,新成员如果要通过2位分会成员的推荐,并不难。

介绍完各自的分会归属后,我们再来看看入选评委,都要在评选过程中做些什么?

投票!看片!投票!

评审投票分为两轮,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下属的各协会来负责提名(记名投票)。在这轮投票中,各自领域的评委只能选投各自领域的候选人,比如,演员协会的人只能给演员类奖项投票。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入围影片会进行内部放映(也会寄给评委DVD观看),之后评审成员进行第二轮投票(不记名)。在第二轮投票中,评审可以跨领域投票,最后按照第二轮的投票情况来确定获奖名单。

在可以网络投票之前,评审们都要把票寄到美国Price Waterhouse Coopers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会在秘密地点统计选票,最后将名单送至奥斯卡后台。

华人评审2015年后倍增,根源来自奥斯卡“全白危机”

可能有人要问了,奥斯卡近几年不断增加华人评审的比重,是为了肯定中国影人的实力吗?

不全是。

2015年之前,奥斯卡华人评委只有11人,他们是卢燕、陈冲、邬君梅、吴宇森、章子怡、陈凯歌、王家卫、李安、顾长卫、杨紫琼和李连杰。

王家卫与李安

在2015年之前,奥斯卡每年新开放给华人评审的名额,只有1-2个。

而2015年新增的华人评委也只有2位,他们是《速度与激情3》导演林诣彬和《喜福会》导演王颖。

但在2016年,奥斯卡突然激增了10几位华语面孔,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之前,奥斯卡已经连续几届把表演类奖项全颁给白人演员,这引发了业内诸多不满。比如,黑人导演斯派克·李称其为“纯白奥斯卡”,并呼唤其他同行抵制。甚至有多位示威者在奥斯卡举办地杜比剧院附近示威,要求重视有色人种的权利。

斯派克·李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2016年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又调侃了一把亚裔人,说大家使用的手机都是他们制造的,这又引发了亚裔人群的不满。

此举又激发了大家对奥斯卡的不满,李安甚至写了一封信,逼问奥斯卡主办方,“何时才能排除这类赤裸裸的偏见?”

为了捍卫自己的形象,展现自己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奥斯卡在2016年公布的新评委名单中改善了自己的态度。在683位新成员中,有色人种占比为41%,比例大幅上涨。

其中,华语影人数量也从2人涨到10几人,侯孝贤、贾樟柯、王兵,鲍德熹、潘恒生、赵非、吴汉章、孙芳、许诚毅、朱谭赫然在列。

贾樟柯

2017年,奥斯卡新评委名单中的有色人种比例仅为30%,比2016年下滑了11%。但华人新面孔依然有14人,他们分别为: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范冰冰、姜文、甄子丹、冯小刚、陈可辛、许鞍华、杜琪峰、赵小丁、温明娜、黄荣亮、顾长宁。

梁朝伟、张曼玉《花样年华》

2018年,奥斯卡评委新名单中有色人种占了38%。其中,华语影人的数量,依然维持在10-20之间。假如所有人都接受邀请的话,有色人种比例将从13%增至16%。

虽然近几年,华人评委持续增加。但奥斯卡评委成员已经有7000多位了,单单在每年的纳新比例上做微量的调控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

就像《Hollywood Reporter》说的那样,“纳新并不会彻底改变美国电影产业在性别以及种族上的偏见,一味的扩张只会本末倒置”。

其实,奥斯卡每年的颁奖结果,都跟各大片方的宣传力度有关系。在颁奖季刚开始的时候,电影公司的公关们早就开始运作了,在7000多位评审中占大多数的白人评委,是他们拉关系的主要群体。

但华人评委只有势单力薄的几十人,就连被电影公司公关的余地都没有,甚至黑人评委群体被公关的可能性都比华人评委要更大一些。

并非每位评审都恪守职责,有人弃票,有人拿来炒作

不管哪位华语影人当选奥斯卡评委,说出来似乎都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并不是每位评审都在好好旅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此,我们有好戏根据4位华人评审的表现,列了个红黑榜。

红榜:卢燕、邬君梅

卢燕是奥斯卡史上第一位华人评委,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奥斯卡投票。在2010年已经82岁高龄的她,刚参加完柏林电影节,就回家开始投票。她非常珍惜机会,并且希望中国电影能够获奖。她曾经表示,中国电影如果解决好的编剧问题,拿奖就不成问题。

邬君梅

邬君梅在上世纪90年代就入选了好莱坞评委,她曾经为了送选票,专程坐飞机到美国。因为她觉得投票的时刻是非常神圣的,会拿出自己所有的职业敏感度来选出最佳人选。

黑榜:陈凯歌、顾长卫

在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据悉前夕,陈凯歌和顾长卫就为忙活自己的新片,把奥斯卡投票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陈凯歌自2010年之前,就有几年没有投票了,当时他的工作人员称他正在忙着拍《赵氏孤儿》,根本顾不上奥斯卡投票。

同样洒脱的还有顾长卫,开始几年正常投票,但后来搬了几次家,连票都收不到了。不过,他并不看重奥斯卡的评选,他曾说:“奥斯卡跟我们的电影节一样,只不过它评委多,最终电影能否获奖与电影宣传力度有很大关系”,他甚至觉得自己哪天被除名了也无所谓。

陈凯歌

同样因为当奥斯卡评委而备受争议的,还有章子怡。当年在章子怡受邀当评委的消息出来之前,网络上就铺天盖地的发了一篇名为“章子怡越飞越高获邀任奥斯卡奖评委”的通稿。当即有业内人士称,“奥斯卡评委几千人呢,没什么好炫耀的”。

章子怡《无问西东》

后来,章子怡陆续在微博上发了几条“奥斯卡预测”,毫不掩饰自己对入围者的喜爱。这件事,也被人怀疑是炒作。

其实从顾长卫和陈凯歌弃票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到华语影人在奥斯卡没什么话语权。奥斯卡评审跟“三大”(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构成还不一样,三大的评审团只有几个人,每个人都有话语权。

而奥斯卡其实是美国人自娱自乐的颁奖典礼,7000多位评审中,华语影人还不到100人,就算他们同时为某部华语电影投票,也没什么重量。

所以,华语影人当选奥斯卡评委是否能推动华语电影入围、拿奖,依然是个伪命题。直白的说,入选奥斯卡评委并不是件了不起的事,因为他们对最后的评奖结果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最终的评选结果,也只是代表了美国人的喜好而已。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