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和主办国际性电影节,正成为展示“中国故事”的一扇新窗口。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电影以及电影人频繁地出现在世界著名电影节上,有力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自己也连续举办了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砖国家电影节,以及6月13日至17日在青岛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等一系列规模大、规格高、特色强的国际性电影节。这些电影节的举办,在有效提升电影自身的艺术定位,加强中外电影交流合作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普通观众进阶为“迷影”群体
在连续举办大型国际电影节的实践基础之上,中国国际电影节在许多方面已经总结出一系列的成功经验,例如在展映单元、主题策划、论坛交流等环节的设置上已逐步呈现出差异化、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特征。
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就变化明显,电影节的参与群体已逐渐实现全民化,许多普通观众也通过电影节的观影体验,进阶成“迷影”群体。电影节自身的成熟带来了“迷影”人数的激增、观影热情的高涨以及观众审美品位的提升,同时也为中国电影培育了优质的观众群体。
6月16日至2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彰显了成熟完备的特质。电影节在外国电影首映方面,除了今年戛纳赢家《小偷家族》在中国首次亮相,另外两部戛纳获奖影片《冷战》和《迦百农》也相继进行了展映。此外,1953年的《恐惧的代价》、1954年的《地狱门》、1961年的《维莉蒂安娜》等几部金棕榈大奖影片也首次齐聚上海国际电影节。
经典修复电影展映方面,2011年,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导、某品牌独家赞助的联手修复经典电影的工作就已经着手展开。以往那些无缘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外国影片和中国经典老电影,将得以被观众群体一睹风采。
而在以“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战略”为主题而展开的论坛交流方面,中国电影从业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国在审美、意识形态和市场层面的真实状况。例如,依托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出版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电影大数据白皮书》就在对沿线国家的电影情况进行数据挖掘、统计、整理和分析方面率先走出了一步,这将有益于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精准定位与有效开展。
寻求多样文化下的共同表达
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故事”单元,共展映《空山异客》《在码头》《米花之味》《那年八岁》《疲城》《西小河的夏天》六部中国电影。这些讲述中国故事的光影与外国佳片交相辉映,尤其是在电影节对话论坛的助推下,我们发现了更多讲述好“中国故事”的方法。
通过对比中外优秀电影,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中国故事”体现了多么明显的特殊性,但“理智”“情感”“自由”“幸福”“责任”“爱”等,这些共同的主题反复地出现在中外电影中,无疑带来一种思考:如何将中国故事的特殊性与外部受众的普遍心理诉求结合起来,以产生共振、引发共鸣。
就电影而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积极寻找出有效的电影叙事手段以降低不同国家间的传播文化折扣尤为必要。在这方面,中国近年来与不同国家在沟通、交流乃至共识基础上展开的务实电影合作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爱沙尼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多次举办中国电影周,多部反映中国的影片得到展映。此外,电影合拍也有新发展。近几年,中国和俄罗斯合拍影片有《红樱桃》《战火中的芭蕾》《狂吻俄罗斯》《长在俄罗斯的中国人》《冰之下》等。
此外,中国还牵头举办了“2016-2017年中俄媒体交流年”“2017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等活动,确定了10个领域的200多个合作项目。2014年,我们创办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该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3届,2016年,参与的国家已达57个。在去年6月份举办的“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上,由贾樟柯和其他国家著名导演共同参与执导的电影《时间去哪儿了》则反映出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富有差异化的人文经验、情怀表达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成为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部分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细化落实,已明确将“文化交往”作为“民心相通”的重点开展对象,并进而使之成为加速“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途径。相关文件指出,要在“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由此,电影——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种,正式被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当中。
自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起,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办方便自觉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日,有近30个国家的电影节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宣布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并发表联盟宣言。此外,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还与浦东新区合作,创新开设了“一带一路”电影周,以邀请“一个国家、一位电影人、一家电影公司、一部电影、一家媒体”为框架,分别举办“一带一路”电影展映、“一带一路”圆桌论坛、“一带一路”电影之夜等活动。
毫无疑问,电影作为“铁盒子里的大使”,其沟通、交流、合作乃至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影节的平台和渠道。开展国家间的电影节活动以及合作交流,为中国电影拓展了视野,学会了如何运用世界共通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表达,为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战略。
实际上,质量提升无疑是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这显然离不开对其他国家电影经验的借鉴,尤其是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语境下,技术、审美、体制等多方面的经验互动更是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国际电影节的举办以及各国之间的电影合作交流,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借鉴国外经验,熟悉电影发达市场的运行体系和规律;另一方面,国际合作也是国外电影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渠道和方式,其对中国本土电影的冲击,倒逼中国电影提升品质,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