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爆火后,全国保险行业闻风而动,开始借势营销。据记者了解,全国各大城市均有保险公司进行包场组织客户观看《我不是药神》,当然在影片播放前自然少不了保险公司的业务营销视频。
借热门影片营销并无不妥之处,但在这场阵势宏大的包场行动中,却有影院在背后以“手写票”的方式偷取着这部国产良心之作的票房。
今日,山东省临沂市一家影院向记者独家爆料,《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之后,临沂市的很多影城都接到了保险行业大规模包场活动,但部分影城存在违法经营现象,恶意竞争,严重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给影片带来了极大的票房损失。
据该影院经理张某爆料,7月7日,平安保险组织客户在临沂市中美国际影城(齐鲁园店)包场观看《我不是药神》,影院就采用了“手写票”的形式,并无正规打印票,不录入影院票务系统。
记者发现,在这个“手写票”上,除了《我不是药神》的片名和座位号,影院名称和影院地址等信息均未提及。
中影星美国际影城收取平安保险的单张票价为10元,这不仅低于市场要求的25元的最低票价,更是违反了优惠票价不得低于挂牌价格70%的规定。更重要的是,这还是“手写票”,根本不会计入《我不是药神》的总票房。
在这场被爆料的场次中,8:30左右保险公司的众多客户就已入场,不过在保险公司将近一个小时左右的宣传之后,影片于9:55才开始放映。据悉,该场观影人数达到了130人左右,在电影开始后走道台都坐满了观众。
据保险公司的员工和客户反映,不止临沂中影星美国际影城(齐鲁园店),像临沂保利乐尚激光影城(经开区店)、临沂华夏巨幕国际影城(沂蒙路店)、临沂中影乐尚主题影城(北园路店)这些影城,都在以10元/张票价或者类似的低票价优惠联系他们拉团购和包场。
“手写票”其实是近几年电影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偷票房方法。一般采取手写票的放映场次,大多都不是在片方允许下进行的播映场次,既不会在公开的票务平台予以显示排放信息,也不会录入影院票务系统。
这也就是说,这种票房瞒报行为不仅避开了上交5%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和3%的营业税,也避开了和片方的票房分成,影院可以将全部收入揽入囊中。此外,这种通过低于市场正常价出售电影票留住客户的行为,在影院之间也属于性质恶劣的不正当竞争。
提供爆料的影院店长刘某告诉记者,在临沂市,其实团购和包场都特别难做,因为很多影院会低价出售包场的“手写票”,甚至免费送出,但不录入系统,这已经成了临沂市放映方公开的秘密。而对于像保险公司这种组织包场的商家来说,自然是选择低价的影院,这无疑给很多正规经营的影院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手写票”偷票房的行为,除了对部分影院造成困扰外,也严重损害了电影片方的利益。如果以市场要求的最低票价25元计算,一旦未录入系统,片方一张票的损失至少在8元左右,一场130人左右的场次,片方损失已经达到了1000元。
张某称,他们影院已经联系了《我不是药神》的出品方和发行方之一北京文化,希望影片的利益相关方可以引起重视。目前,北京文化尚未回复。
为何偷?如何偷?
偷票房行为的出现,自然离不开一个“利”字。其实,中国电影市场偷票房的主体一直较为复杂,从片方到影院都深陷在偷票房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电影片方偷票房,除了着眼于票房利益,背后考量的还有影片所带来的资本市场的长线利益,片方偷票房手段也很是多样。比如此前的《叶问3》与大量影院签订了“包场”协议,“幽灵场”“冥币特惠价”等纷纷出现,2015年的国产票房冠军《捉妖记》也曾被传出现过大规模、有组织的票房造假行为。
此外,有的片方也会被竞争对手偷票房。《战狼2》上映时,就有大量观众反馈虽然观看的影片为《战狼2》,但是原票根并非《战狼2》,而是同时期上映的其他影片。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此前也有发生,2014年韩寒的《后会无期》上映时也遭遇了“错票门”,很多观众拿到的就是《小时代3》的电影票。
而电影院偷票房,不仅可以省去电影专项资金、营业税以及其他三方费用,还可以绕过与片方的分成,坐享“纯收入”。记者整理了以下5种较为常见的影院偷票房手段:
1. 使用两套或两套以上售票系统或不使用相关部门规定的票务系统,隐瞒票房收入或者使用其他方式篡改票房收入。
2. 出售手写票、自制票、过道票、甚至无票入场,影片票房收入不录入票务管理系统。
3. 利用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恶意退票,二次出售。
4. 出售套餐票,搭配影院商品如3D眼睛、零食等捆绑销售等模糊票价。
5. 找第三方组织大量购票,偷取电商平台给予的补贴费用。
“商家容易去包场的影片很多都会被偷票房,就像之前的《滚蛋吧!肿瘤君》,还有去年的《芳华》等这些影片都被偷过票房,操作方式也都是类似的。”影院店长刘某称。
对于此次中影星美以“手写票”偷《我不是药神》票房的事件,刘某解释也与中影星美的影院属性有关。在我国,院线公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院线体系下直营的,比如万达院线、幸福蓝海等均属于院线直营影院,这种影院一般会有统一管理流程,且合法合规。
另一种是在院线下加盟的,如中影星美、上海联合等,虽有直营影院,但加盟店居多。因为与加盟影院无股权关系,院线是无权参与影院经营管理的,对影院票务数据更是无法干涉。而这种影院多为个体私人经营,因急于回本且受到的管束较小,很容易发生偷票房的行为。刘某表示,这两种影院在全国范围内各自占了半壁江山。
像中影星美这种加盟性影院如果被查处,会直接影响到院线品牌,往往品牌方会不再授予影院该品牌的使用权。但是对这些影院来说后果并不严重,因为它们还可以通过更换院线品牌的方式继续进行经营活动。
偷票房屡禁不止,国内惩罚力度需加强
偷票房行为屡禁不止,一直被视为是行业的毒瘤,而相关部门也多次采取措施整治。2015年初,广电总局曾推出监管U盾,加强对影院票务系统的监管。2016年初,广电总局推出了《关于开展电影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详细列名了26种违规行为以及处罚措施。
2017年3月1日,广电总局正式颁布《电影产业促进法》,其中提出详细惩治措施:
“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在《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发后不久,相关部门就迅速对326家违法经营的影院实施处罚,不过惩罚力度并不大。其中63家影院瞒报票房超过100万,但整改也仅限于停业整顿3个月,后续视调整情况重新核发放映许可证。
电影局市场处负责人表示,在一些国家对瞒报票房的影院处罚是3年内不能放映影片,目前官方还是为国内的影院留下了整改的机会。也正是因为惩罚力量轻微,偷票房行为仍是屡禁不止。
在政府部门的整改之外,很多片方也在反击偷票房行为。2013年,中影、华谊、博纳、光线、星美五家公司联合成立了监察公司。影城经理张某称这仅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几家公司出品的影片,对整个行业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近几年,虽然第三方监察机构兴起,但是对很多中小成本影片来说,依然无力耗巨资聘请第三方机构为其影片保驾护航。
由此可见,从整个行业来说,因为政府部门惩罚力度不够大,行业内部监管辐射范围又小,国内偷票房现象其实仍未被有效管理。目前,一二线城市院线趋于饱和,三四线以下的城市院线正在崛起,并成长为支撑票房的中坚力量,而这也给市场监管加大了难度。
影城店长刘某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在监管方面会好一点,因为影城也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相互举报的。但是像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县级、镇级就很难有效监管。”而且,很多小城市根本没有设立广电局、电影局等机构,完全处于监管盲区。
2017年初,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曾公开痛批偷票房的行为。他说:“去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早就超过500亿元了,至少有20%的票房没有统计上来,影院偷票房才是中国电影的黑洞。”
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市场偷票房乱象的严重。在接受采访时,影院店长刘某表示,目前市场监管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家机构、发行方、行业内部监督三大环节发力。
但是他也表达了对监管难度的担心。刘某称,偷梁换柱这种偷票房行为还是很容易查到的,但“手写票”要取证就很有难度了,票务平台查询不到排映信息,也并未被录入影院系统,且很多影院使用的是不可监控型的放映机,也无法查到放映纪录。可以说,有的以“手写票”形式播放的影片,就跟未存在过一样。
不过在刘某看来,如果相关部门能加强惩罚力度,是可以提高整个行业风险意识,并减少触碰底线的影院数量的。“偷票房偷十万,但罚款只交一万,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违法违规被长期停业整顿,影院票房亏损远大于罚款金额,绝对可以引起重视。”他说。
注:本文受访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