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主体活动“龙”影40年成龙电影现象研讨会,7月19日在山西大同举行。
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发起人、演员成龙,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大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岑丽、《中国银幕》总编陈航、央影传媒执行董事党海燕、成龙国际集团CEO谭祖慧等领导,及嘉宾文隽、饶曙光、尹鸿、贾磊磊莅临并讲话,解读成龙及其电影作品的艺术地位及成就。
下午进行的圆桌论坛环节,4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则围绕“成龙电影的中华文化品牌与国际影响力的形成与发展”、“功夫电影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引领作用”及“功夫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艺术繁荣与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成龙真诚分享从影经历
捐赠传记自曝将为个人所有电影出书
作为本次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的主办单位之一,1905电影网李玮董事长首先代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及1905电影网在研讨会上致辞,解读了今时今日我们关注、研究、探讨“成龙电影现象”的重要意义:“如果说成龙电影作品是用纯粹、直接、独特的动作特效,表现了平民英雄精神,表达了乐观进取、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那么成龙电影现象是通过极限的动作电影精神风貌,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阂,以华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征服了全世界。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电影能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传播中国文化。”
大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岑丽则在发言中肯定了成龙的榜样力量:“成龙先生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将慈善作为一种责任,尽可能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对国家的情怀和对社会的爱心影响着他人,彰显了影视艺术家的家国情怀,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荣誉。回顾成龙先生的演艺生涯,他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包含了无数的汗水、伤痛和辛劳,令人敬佩,为此向成龙先生致敬,也向动作演员致敬。”
随后,成龙登台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首先谦虚的表示,看到这么多学者来讨论自己的电影令他很紧张也有些害羞:“其实我很简单,人家帮我,我就帮人家,电影成就了我,我也要成就电影。这个动作电影周的初衷也是希望让大家认识所有的幕后动作电影人。”
成龙直言自己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在做事,“我只是做了一个电影人或者一个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早年间在香港出道,随后又去到海外打拼,成龙深深体会过中国人曾经受到的轻视。因此他更迫切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整个行业乃至整个国家。“我不是现在才爱国、爱家,我很早前的作品就已经在关注这样的主题。成龙很小,国家很大,谢谢国家给予了我机遇。”
当天,成龙还特别向大同市图书馆捐赠了带有亲笔签名的自传《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现场他透露,未来几年自己希望能够捐赠更多的书,给更多的图书馆。“我已经准备了五六年的时间,希望把我所有的电影出成书籍,内容包括每一个镜头的分镜,现在大概做了12本,全部做好以后,我会赠送给全世界的图书馆。”
专家热议成龙电影地位、成就
探讨中国动作电影未来发展趋势
“龙”影40年的概念源于1978年成龙凭借《蛇形刁手》、《醉拳》两部电影家喻户晓,到今年已经整整40年。
在这40年间,成龙除了给观众带来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外,成龙的中华文化品牌以及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形成与发展。
本次成龙电影现象研讨会及圆桌论坛也以此为起点,邀请众多业内专家学者,从电影学术层面深入讨论成龙电影现象及其地位与成就,探讨中国动作电影未来趋势,为动作电影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新的思想,推动电影文化产业实现新的发展,使中国动作电影走向未来的步伐更加自信和稳健。
出席当天圆桌论坛讨论的嘉宾包括:贾磊磊、尹鸿、文隽、张颐武、张卫、索亚斌、赵卫防、杨俊蕾、倪骏、叶航、胡雅杰、陈刚、程波、黄勇、李星文、郝春涛、张吉虎、钟大丰、陈航、王海洲、石川、黄海坤、高小立、颜慧、梁明、洪帆、吴小伟、胡建礼、李镇、唐榕、历震林、史龙跃、侯建臣、左衡、韩东君、张晋锋、周黎明、刘硕、陈一愚、周文萍、聂伟、范志忠、宋子文、冷淞、张小泉、高山。
各位专家学者真知灼见、句句精辟,据悉,本次论坛中的内容及成果将汇编成书并出版发行,敬请期待!
(以下为圆桌论坛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节选)
议题1:成龙电影的中华文化品牌与国际影响力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教授张颐武:
早期的成龙电影恰好与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节点是接近的,二十世纪七年代末期。他四十年的电影历程实际上和中国的大变化有非常微妙的、复杂,有机的对话关系,这个关系对于成龙电影的影响力,对于中国的电影、华语电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他带着海外华人对文化的想像回归中国本土,比如《铁道飞虎》、比如《天将雄师》中国的想像如何跨界的,又是如何拥有了全球性的,所以我认为成龙引领了海外华语电影的文化回归。
同时他利用自己的力量将电影工业化的标准应用到了华语电影的创作中,同时打通了海内外电影市场的连接。第三,以中国为主体重新讲中国故事。这是成龙近十多年的创作的核心,他的作品和中国本土观众建立了最坚定的、最紧密的、最有想像力的联系。
成龙电影证实了大家一直有争论的一句老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是他给中国电影人最大、最重要的启示。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
所谓成龙电影的中华文化品牌与国际影响力的形成,首先是得到了世界各国观众的认可。要达到这样的影响力有五个方面。
第一,成龙电影的动作必须是世界级的动作水平;
第二,成龙来自于中国武术文化。中国武术的文化集智慧、巧妙于一身,产生美感。套路的精巧和表演性是西方动作中见不到的;
第三,动作的草根性。动作电影过往都是属于“英雄”的,是施瓦辛格这批美国动作巨星的,而成龙在他的作品里都以草根的形象出现,这也开创了先河;
第四,是动作的喜剧性,这一点在全世界是独树一帜的;
最后一方面,是他的价值观,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倡导和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
半个世纪以来,成龙电影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成龙用动作的、喜剧的、娱乐的方式传达了社会的正能量,体现了国家的正价值。成龙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和公众形象,共同构成了梦想成真的中国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既包括努力奋斗、不断成功的核心内涵,还包括扶危,救助众生的人道精神。
与好莱坞动作片相比,成龙电影具有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不是不用暴力,而是不滥用暴力,有嬉笑但不下流,有动作但不残忍,堪称暴力动作的伦理典范。
成龙擅于用舞蹈的表演、戏剧化的程式,去削减暴力的残酷性。用自己的表演方式影响、改变着世界电影的暴力呈现方式。
议题2:功夫电影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引领作用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
西方电影尤其是美国电影的动作片与成龙大哥的动作片却有明显的不同和差异。
可以说,西方动作片大多是“硬动作片”“硬动作”,而成龙的动作片是“软动作片”“软动作”。硬动作可以说是“刀刀见血”,当然也有独特的魅力。
外国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美国人的动作片是硬汉动作片,那种没有防守,你一拳我一拳的电影在美国好莱坞里也是经久不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好莱坞的动作片,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人的动作,而是飞车,房子爆破等等靠技术实现的,他们卖的不是人力活,是技术活,《蝙蝠侠》,《洛奇》,《第一滴血》等影片都是如此。
不过,中国观众更愿意看软动作;而且,西方也有更多的观众愿意看软动作。
如今的成龙不仅仅属于中国,成龙大哥凭借一身中国功夫打破了中西文化之间的隔阂,又凭借独特的表演风格找到了中西文化的平衡语境,对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017年8月,62岁的成龙在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感慨:从业56年,拍了200多部电影,摔断了好多根骨头,终于拿到了这个小金人。成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也是一个符号,他是中国功夫、中国动作电影的代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梁明:
今天成龙大哥也说了,如今很多演员都是“全替”,肩膀和手脚都要“替”,这样的演员怎么和成龙大哥相比呢?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我们应该反思如何去培养我们的演员,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个像成龙这样的特殊培养,专门招一些小的武术明星,进行特殊培养,让中国的功夫电影延续下去,让它有一个继承人。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
我们当下的功夫片实际上在走向衰弱,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功夫片接地气不够了,如何保持成龙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关照、现实主义关怀,更多地和百姓的审美相契合,这是我们未来功夫片的出路。
二是高科技的出现,在推动电影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功夫电影同质化的问题,距离成龙电影中的个性化功夫渐行渐远。
三、中国电影要想中国的功夫电业要想走向世界,还是要立足中国文化。功夫电影是具有强大的基因优势的,同时与中国东方道家、儒家、佛教思想水乳交融,其体现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世界观众都有天然的独特吸引力。这也是未来功夫电影发展的方向。
编剧、导演、制片人文隽
凭借1994年的《红番区》、1998年开启的《尖峰时刻》系列,成龙逐渐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也让好莱坞真正认识到成龙电影的市场价值。如果功夫电影要走出去,肯定要立足中国文化,我们当代的中国故事才能走出去。
《中国银幕》总编陈航:
喜剧相对于悲剧来说,其实是一种更容易打通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成龙通过动作喜剧创造了一系列平民英雄形态深入人心,让西方观众通过功夫看到了中国普通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方式,在拥有功夫的平民形象中成功地融入了中西文化,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从中带入了自己的情感,这是成龙电影取得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议题3:功夫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艺术繁荣与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
功夫动作电影是中国电影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于中国人来讲,人人心里都有一个功夫梦、武侠梦,这一点正体现了中国人在复杂传统文化当中一种自我释放和想象。
功夫动作电影在电影当中具有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地位。“中国功夫”这个词实际上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因为李小龙、成龙先生这样一批电影人,把“中国功夫”这个词语普及到了世界各个国家,对传播中国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全世界被观众认可度最高的中国电影类型仍然是功夫动作电影。中国1990年代以后开始,每一个年度的年度票房冠军,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是功夫动作电影,在国际传播当中这一特性更加明显,北美电影市场上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十部电影当中,有八部都是功夫动作电影。
成龙功夫动作电影在所有的功夫动作电影当中有非常独特的创新机制,不断地寻求空间、时间、类型、风格的杂糅,来寻求新的突破。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今天功夫动作电影面临着许许多多新的挑战。这些新的挑战,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如何跟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性感交流相匹配,第二类型叙事的新突破,第三武侠动作和场景如何做到电影化,最后是现在的明星偶像机制和成龙先生谈到的武行演员之间怎么结合。
《中国电影报道》总编宋子文:
功夫电影对中国电影艺术繁荣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推动作用,真正推动作用一直都在产生。
功夫电影《少林寺》《神秘大佛》经典电影在国内的热映,激活了整个市场,全民观影的热情。
再来看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到了一个新一轮高峰期,《战狼2》也是把这种元素发扬光大,把功夫动作作为一个火种,牢牢地嵌入到军事题材的电影类型当中。
功夫电影为什么老是面临这么多的争议,因为文化地位不高。功夫电影在香港虽然是整个市场的支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评奖、影评界、舆论界对它都是看低的。
到90年代到后期大家说功夫电影已经没落了,武侠电影也要消亡了。明明这才是中国电影真正的文化财富,我们却宁愿丢弃它。有人说我们想要比肩好莱坞,拼资本,拼技术,但是这些人成功了吗?
真正把这个市场重新炸开的恰恰还是传统的功夫动作电影,让中国电影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这才是我们中国电影从艺术繁荣与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一次推动。
这次成龙功夫动作电影周,真正要提到的是整个行业能不能多给我们的功夫电影人,给功夫电影、给动作电影尊重。
虽然我们没有像艺术片那样冲一个很高的豆瓣评分,让很多文艺青年为之倾倒,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功夫电影跟艺术电影一样有顽强生命力。我们再看40年前的成龙电影仍然激动人心,热泪盈眶,这就是电影的力量,这也是电影艺术的魅力。
影评人周黎明:
中国的功夫电影和好莱坞的动作片、超级英雄片类比时我们会思考:
第一,科技的发展,数码科技的发展使得之前拍起来比较难的、对演员要求很高的动作,甚至是人类无法完成的动作变得可以完成。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传统的中国功夫电影里的动作应该怎么发展?因为现在观众是在看全世界的电影,不是在看30年前的成龙电影、香港电影。想要给观众满足感,成龙大哥必须不断地增加动作创意,不断地加深难度,不断地提高。但再好的动作演员也不可能超越人类的极限,接下来该怎么发展?
第二,美学角度,审美的角度。功夫片里已经有一些超级英雄的元素,比如《卧虎藏龙》里会飞的。但是会发现最近几年英雄跟超级英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就拿上周的《邪不压正》举例,大部分里面场景都是写实的,但是李天然的角色能够躲子弹,飞檐走壁,这两个功能是夸张的。在如今百花齐放的文艺环境里的,我们传统功夫电影审美上应该做什么突破?
第三,从人才。有老师讲到,如果有100个成龙就好了。事实上我们如果回顾一下,在中国荧幕上出现成龙这个级别的动作明星不是很多,甚至一个手都数的过来。成龙之前是李小龙,稍晚一点是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这当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成家班里的已经有九代了,有很出色的武术动作人,但里面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下一个成龙。
第四,功夫电影作为一个类型未来可能会往哪发展,渊源是什么样,会吸收什么样的养料,我们还可以学什么?学了东西之后如何把它化为我们自己的,让我们的功夫片走上更高的台阶,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所有的优秀电影,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都可以是我们的养料,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自己中国的动作片做得更好,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不应该本末倒置说做一个电影目的是走向世界,做一个电影肯定是要打动观众,跟它相关的成功以后自然就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