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前天,印度电影《苏丹》在国内上映了。今年七月中旬,在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的创投会上,北京有一家影视公司来First找投资项目。我跟他们的负责人小A相邻而坐,就聊了起来,道别后小A突然回过头了说:“下个月有一部国内上映的片子是我们公司引进的,你可以关注一下,叫《苏丹》。”《苏丹》讲的是一位本来做小生意的小镇青年苏丹,为爱成为一名摔跤手,虽是半路出家但所向无敌,一次意外,让他遭遇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打击。最终,他迎来了人生的绝地反击和情感救赎。
近期印度电影首次失利
事实上,小A告知之前,我就知道了《苏丹》这部片子。我对它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除了与其在印度本国上映的时间相隔较远外,还因为它可能是《摔跤吧!爸爸》大获成功后的跟风之作,瞄准的是市场和票房,是一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电影。而这类导向的电影,票房和口碑往往都不太如意。国内不乏先例。2013年,电影《致青春》取得票房成功后,立即引爆了青春片的跟风潮流。
随后几年,国内涌现大量同质化严重的青春片,疼痛与忧伤是恒定的表达,打架、堕胎、撕逼、出国是惯用的套路。其最终的口碑和票房,都难及前作。不过,虽同为摔跤体育励志片的《苏丹》晚于《摔跤吧爸爸》登陆中国,事实上却比《摔爸》早半年问世,《苏丹》还创造了2016年的印度票房神话。上映首日破7项票房纪录,上映首周破35项票房纪录,最终成为当年(自然年内)印度本土票房冠军,以及同年印度电影海外市场票房冠军。
虽然具备票房冠军的基因,但在中国市场可能并不奏效。在《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和猴神大叔》《起跑线》等电影之后,印度电影于中国观众而言, 早已没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鲜感。并且,这部影片跟《摔跤吧!爸爸》同为摔跤题材,中国观众可能会怕审美疲劳而绕道行之。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苏丹》确实也不够乐观。首映日,在排片率达到12.5%的情况下,只取得了586万的票房成绩。尤其糟糕的是,在没有新片阻击的次日,并且还是周六,它的排片一夜之间直跌至7.9%,降幅剧烈。
查询近几年在国内上映的印度片后可知,除了《苏丹》,近两年每一部印度电影,在国内开画后的排片率,要么是稳步上升(尤其是《摔跤吧!爸爸》,排片从5月5日的13%涨到5月18日的31.7%,连涨13天之久);要么是基本持平。没有一部印度片如《苏丹》般,无论票房和排片都极度遇冷。
拼的不是元素,拼的是内涵
《苏丹》跟《摔跤吧!爸爸》明明很像。
除了都是摔跤题材,有热血的动作元素,还都有印度全民级偶像傍身。《摔跤吧!爸爸》有巨星阿米尔·汗,《苏丹》也有萨尔曼·汗,后者是在国内斩获2.8亿票房的《小萝莉与猴神大叔》的男主演。出生于1965年的他,在印度是家喻户晓的巨星,跟阿米尔·汗、沙鲁克·汗并列印度三汗。可为什么“同貌不同命”?
诚然,《苏丹》作为一部商业片,对得住这三个字——戏剧化的情节、尖锐的人物冲突、激烈的打斗场面、宝莱坞传统的歌舞场景,一应俱全。可以说,《苏丹》基本满足了观众走进影院,看一部商业片的心理预期。但是,《苏丹》的不足,比喻起来就是,它像一个资历尚浅的手艺人,虽然深谙制作流程和技术,但却尚且无法领悟与习得技术之外的智慧和经验,使他的手工艺品固然是有鼻子有眼,却总觉得差点意思,细一思量,才明白是缺了某种直击人心的精气神。首先,《苏丹》有很典型的好莱坞剧作基因。特别是对于看过编剧圣经《故事》一书的人而言,《苏丹》看上去多少会有点像电影流水线作业出来的标准化产品。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构造该片戏剧冲突的“设环”和“解环”,相当程式化。比如,当身材松垮了的苏丹想重回赛场,优秀的格斗摔跤教练不接受他,原因是如今的他,看上去就像废人,这是设环。最终,苏丹通过展示了杀手锏“印度式擒抱”,展示了自己宝刀未老,实力尚存,于是教练决定接手苏丹。这是解环。
类似的设环和解环,就像一枚枚棋子,被均匀有序地组织与布局起来,构成了整部电影的起起落落。不可否认,大多数商业片难逃这样的剧作套路。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套路带来的观影效果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的。仿佛编剧创作的手,不是被灵感和情思所指引,是被某种机械化工具所带领。这种标准化的创作手法,失去的不仅是故事的灵性,还有它的写实感和可信度。另外,苏丹半路出家成为一名摔跤手,凭借着天赋秉异,一路所向无敌,成为了一名奥运冠军。这样开挂式的闯关杀敌模式,是编剧金手指大开的结果。
《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励志的故事,却不让人觉得脚不着地。因为它以一种更加写实的风格呈现,无论剧情的发展,还是人物的情感,都循序渐进,有理有据,容易给人代入感和沉浸式体验。在润物细无声中,观众才会被编织进影像之梦中,实现共情。对《苏丹》,观众可能会下意识地把它当成一部虚构的“爽文”,而体育题材的核心,往往是励志。但“虚构感”特别容易消解励志感,阻碍代入感。最终, 《苏丹》豆瓣评分为7.3分,远逊于《摔跤吧!爸爸》的9.1分。其次,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体育的励志与爱情,从剧作上,肯定是想让这两个主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实际上,励志和爱情,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成为彼此的附庸,彼此的工具性存在,反倒两者都落得不痛不痒。在《苏丹》中,对女主角阿尔法一见钟情,是苏丹成为摔跤手的动力。最终,蹉跎度日的苏丹重返摔跤场,是为了赢得阿尔法的原谅,为了回归家庭。也就是说,纯粹的体育竞技精神是缺位的,这让它的励志感大打折扣。同时,在刻画两人的爱情上,影片做得很不到位——频繁出现的歌舞场景,成了两人的爱情升级的注脚,这种“快进式、概念式”的情感叙事方式,是缺少血肉和肌理的。总而言之,电影中的励志和爱情,既兼容得不够好,也因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爆发力欠缺。比如,相似的体育题材经典电影《百万宝贝》《愤怒的公牛》,都是“一根筋走到底”,往往是没有爱情元素的。
严肃的体育题材电影,爱情弄不好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爱情可能喧宾夺主,以及消解励志感。反观《摔跤吧!爸爸》,它的主题也相当集中:那就是基于消除性别偏见的体育励志片。体育带出的自强精神和对性别成见的破除,融合一体,达到了1+1大于2的情感冲击力。
主题“不燃”,注定泥牛入海
最后,作为一部引进片,《苏丹》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市场表现。《苏丹》是一部多主题电影。开始,它讲的是男追女的爱情喜剧,如苏丹说“就好像医生娶医生,摔跤手自然也娶摔跤手”,苏丹为俘获芳心,成为了摔跤手。
然后,它又讲原谅与救赎。阿尔法因为苏丹的自负与迷失,遭受了巨大的情感伤害(为了不剧透就不说具体情节了),苏丹企图通过在摔跤事业上重整旗鼓,赢得自我的救赎,家庭的回归。最后,它讲的是赛场上,运动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运动员不能瞻前顾后,而要勇往直前。所以,身负重伤的苏丹毅然回到了赛场。
说实话,这一层主题的呈现,相当“即兴”,有可能是为了高潮的煽情,而刻意为之。总的来说,《苏丹》的多重主题,让它有些紊乱和分散,着力点不集中,结果导致故事比较温吞。更深层次的主题“失策”,使这个多重主题的故事,没有《摔跤吧!爸爸》的主题“来得燃”。特别是《苏丹》的爱情线,好比白开水,无色无味。而原谅与救赎,也因铺陈不够而欠缺张力。
唯有“为自己而战,为尊严而战”较有共鸣价值和力量,也就是燃点,覆盖的观众情感面更为宽广,只是这部分也有点“草草开场,草草收场”的意思。虽然如此,《苏丹》作为一部商业片,它在技术层面是妥妥拿80分以上的。并且,它比大多数国产商业片更见匠心,更见功夫。如果,它在整体风格和主题的表达上,更具写实感、普世性、纵深度,它的市场表现可能更好。毕竟,阅片量上来了的中国的观众,已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