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语咒》海报 资料图片
暑期档的动画电影市场,可谓波澜不惊,一片疲态。被寄予厚望的《风语咒》上映一周,票房勉强过亿,口碑两极分化,爆款梦碎的现实令人唏嘘不已。不只是暑期档,近一年动画电影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年初,IP续作《熊出没·变形记》虽累积6亿元票房,但气势与口碑不复当年之勇。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的《犬之岛》在中国市场只拿下4300多万元的票房。就连一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迪士尼/皮克斯合家欢类出品也渐露疲相,《超人总动员2》登陆中国院线,最终止步于3.5亿元票房。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视频网站、手游等移动端碎片化娱乐分流严重。超过5万块的银幕布局已经接近市场上限,使电影观众群体本身的分化也日趋明显。面对这种情况,动画电影该何去何从?或者说,当下的中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动画电影?
1、创作应观照成年观众
随着主流观影群体已步入成年,配合他们成长的应该是动画电影的成熟与完善,以成年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创作应该逐渐走上动画电影的舞台。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00后与90后成了影院观众的主力。他们对动画有着“与生俱来”的接受习惯。凭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他们涉猎广泛,不仅熟谙各国动画电影的形式风格与创作规律,更是在长期观影过程中累积了清晰敏锐的鉴别力和丰富的审美经验。其日趋理性的观影需求需要更为成熟的作品来填补。前几年《大圣归来》的票房成功就是他们观影需求的一次集中爆发,说明具有复杂深度的角色设计之于作品的重要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以成年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电影的市场潜力。
事实上,在国际范围内,以成年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一直是优秀动画电影的品质担当者。譬如《魔术师》《鬼妈妈》《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等,这些作品不仅能洞察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还可以切入复杂深刻的社会议题。它们的形式感或许“低幼”,但它们能够探讨的内容和触及的思想深度与真人电影并无二致。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稀缺的正是这类作品。这也是为什么《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总能在同期上映的作品中获得更多的媒体关注,从单纯的电影上映演变为引发社会各界热议的文化事件的原因。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动画电影观众不再满足于故事幼稚、角色夸张、主题意蕴浅显直白,所有人物都仿佛生活在无菌世界中的常规处理,开始尝试寻求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体验。
从根源上讲,我们应该厘清动画电影的概念。它并非低幼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独特的视听表现形式,因其摒弃真人表演和僭越每秒24帧的运动速率而在电影家族中独具一格。除了那些刻意定位低幼群体和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类诉求之外,具有一定思辨深度的创作在当下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
2、别让民族风格流于表面
曾几何时,关于国漫崛起的论争纷纷攘攘,甚嚣尘上。一边谈情怀,一边谈担当,过多的外围因素反倒干扰了创作的纯粹性。对民族文化持有自信担当的意识当然重要,但创作者不能以此为借口,束缚自己的创作思路。动画是一秒一秒做出来的,只要创作者足够真诚,对传统文化了解足够深入,潜藏在他们血液中的热情观众自然能感受到。万籁鸣版的《大闹天宫》中,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相关的细节数不胜数,如剪纸一般灵动飘逸的人物造型、与民间文化相辅相成的亮丽色彩、与京剧器乐节奏相得益彰的动作起伏、与传统壁画一脉相承的团体造型等。但这些只是表层,它最见功力的地方在于如何将零散的元素纳入到整齐划一的民族性审美中去,即灵活多变的奠基于平面性之上的形式美感。我们之所以感受到它那股强烈的中国味儿,是因为这种处理手法与其他中国传统艺术的殊途同归。
换句话说,国漫的民族风格正是在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上发挥作用。观众对作品是混沌式的整体感知,创作者却需要恰到好处地经营每一个细节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吃不透这一点,则只能停留于表面文章。像《大鱼海棠》从创作之初就背着国漫崛起的重负,个别细节不可谓不精彩,但整体却在宫崎骏式的空灵和中国式的平面感之间纠结游走,只落得个差强人意的结果。至于最近上映的《风语咒》,同样被媒体誉为国漫崛起之希望,但其游戏CG感的整体画风与审美基质与我们熟知的国漫气质相去甚远,令抱着去看国漫大片心情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大呼失望,票房失意自然而然。事实上,如果不刻意打造所谓国漫神话形象的话,《风语咒》至少在技术品质上可圈可点。强行戴上国漫的帽子,于创作上不仅会缩手缩脚,营销上也会误导观众。
3、创新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当下的动画电影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观众“喜新厌旧”的速度超过了从业者的创新速度。一味抱残守缺,守着一个过气IP一鱼三吃,或用几个中国风符号,造几个怪兽,弄几个山崩地裂的特效就能拯救世界的老套模式愈发行不通了。即使颇具创新意识的迪士尼/皮克斯,那一波波的《×××总动员》,观众看多了也难免腻味,《超人总动员2》票房疲软即是证明。
创新不一定非要彻底推倒重来,只需要跳出既定思维模式,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有一些创造性发挥,用当代思维和当代视点重新解读传统材料也能给人带来惊喜。如果能在更宽泛的语境中寻求文化碰撞,在轻松娱乐中实现思想交流,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比如,虽然遵循的仍是合家欢式的老框架,却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达中杂糅美国有关家庭的价值理念和拉丁美洲文化对于生死的看法的《寻梦环游记》,口碑票房双丰收便是例证。再比如,《大圣归来》中大圣的角色设定——不再无所不能,不带神圣光环,颇具忧郁气质和草根特质,像我们寻常百姓那样时时刻刻困扰于现实世界与精神自由冲突中,就充分体现了创新意识。因为观众看大圣在银幕上搏命,仿佛感受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奋斗一般。创作者对传统西游人物的当代阐释和全新建构,帮助观众完成了影像叙事中尤为关键的角色认同。
有时候,创新更多的是一种四两拨千斤式的智取。放眼世界动画电影市场,类型融合也是不错的创新思路。《海洋奇缘》将动画与音乐歌舞剧传统结合起来;《神偷奶爸》系列巧妙纳入科幻元素;《兰戈》将动画与西部片元素融为一体;《僵尸新娘》则将惊悚题材与动画嫁接起来,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
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对观众的分流也从侧面刺激了我们对于动画电影创作的思考。碎片化短视频提供即时、轻快、没有门槛的娱乐体验,但这种转瞬即逝的体验也会加深和累积用户的无力感与缺失成就的感觉。动画电影或可以此为契机,在创作上贴近现实,挖掘社交议题,将作品打造成可供话题讨论、价值碰撞的互动平台,发挥自身的媒体聚焦作用,多为观众输出视听语言娴熟的、接地气的、成熟的好作品。这些建议或可为现在正处于迷茫之中的创作者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找到适合他们个人也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全新创作道路。
(作者:张斌宁,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