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王晶毕赣齐聚《吐槽》,两位导演如何进行“商业互吹”

王晶的这一期《吐槽大会》,还特意邀请了另外一位与其画风完全不同的导演——毕赣。一个是商业片的典范,另一个是文艺片的代表;一个在迄今为止香港电影导演中累积票房最高,另一个则是新一代文艺片导演里的宠儿。

作为一名备受争议的导演,王晶那些爱憎分明的微博都能引发不少话题,这一年他似乎消停了很多。

从大舆情影响指数来看,王晶在2018年做了三件极具话题性的事:炮轰网大抄袭港片IP并怒而离席,diss“创造101”里的“B站邱淑贞”赖美云,以及以主咖的身份参加了《吐槽大会3》。

王晶的这一期《吐槽大会》,还特意邀请了另外一位与其画风完全不同的导演——毕赣。一个是商业片的典范,另一个是文艺片的代表;一个在迄今为止香港电影导演中累积票房最高,另一个则是新一代文艺片导演里的宠儿。可以说,王晶和毕赣是彼此创作理念的反面教材,他们能够好好对话吗?

两位导演相遇,必有一番较量,就这样围绕电影,围绕两位导演节目展开了各种吐槽。虽说吐槽多属于娱乐,但未必不能道出一些真相,嬉笑之余,他们对于电影的思考也在慢慢显现。

当“野生王家卫”遭遇“烂片之王”

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围绕它产生的艺术商业之辩论就从未停息。

作为近年来十分耀眼的文艺片导演,毕赣拿奖拿到手软,获取大片夸赞。2015年,凭出道作《路边野餐》就在金马奖拿到了最佳新导演,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评价《路边野餐》:“新魔幻现实主义的电影令人着迷。”完成拍摄目前还未上映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在戛纳放映后获得了全场起立鼓掌三分钟的待遇。

不过光环之下,是毕赣电影对于普通观众的“不友好”。他基于自身经验的表达,传递的是一种朦胧暧昧的感受,在获得影迷群体追捧的同时,普通观众想要接受面临着一道门槛,这也限制了其作品的观众群体。

作为香港电影的一个符号,王晶的很多电影早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李诞吐槽王晶亲手创造了童年回忆然后又亲手毁掉了它,“过去还会沉淀几年再毁,现已经等不及了,刚刚拍了一部不错的《追龙》,立马用同样布景再拍一部烂片《大嫂》”。

落袋为安,及时变现,在王晶看来天经地义。王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可以诚恳地把电影的商业属性摆在明面上,和很多羞于谈钱的导演不同,王晶拍电影,一定是挑明了要赚钱的。赔本的电影,王晶是不会去拍的。在“稻粱谋”这点上,王晶扯下了电影艺术的遮羞布。

毕赣的电影侧重于诗化表达,对于长镜头的运用,既因经费的限制,又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在《路边野餐》里,毕赣的长镜头成为了他的标志,而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一个长镜头就达到了接近一个小时,还是3D格式。在对技术的追求之路上,毕赣越走越远。

一个是被疯狂吐槽的“烂片之王”,一个是坚持艺术的后起之秀,大众在鄙夷王晶的同时又毫不吝惜把赞美赠予毕赣。只是在这样的对比背后,是三部《澳门风云》合计超过26亿票房和《路边野餐》区区六百多万票房,二者之间票房差距的尴尬。

观众骂名导是“对艺术的一种仇富”?

国内大多数艺术电影因为找不到资金,都很穷。毕赣拍《路边野餐》的时候资金极度缺乏,为了省钱就请来自己的姑父担任主演。这也在节目中成为一个“槽点”:中国导演有捧妻子的,有捧孩子的,就是没听过捧姑父的。

与毕赣相反,王晶拍电影从来没缺过钱。作为著名导演王天林的儿子,王晶有着毕赣无可比拟的人脉关系和业内资源,这些对于一位导演来说,是极大的助力。

出于对于电影市场的掌握和对观众喜好的了解,王晶总能把一些旧有的元素改头换面加以包装,忽悠也好,吸引也罢,总之可以让观众掏钱走进电影院。挂上王晶名头的作品,口碑如何姑且不论,赚钱是一定的。能让资金回本的电影,自然就不缺投资人。

所以在香港电影困窘到很多人无法开工的时候,他的电影还能大卖,让无数业内人士有饭吃。郑则仕在《吐槽大会》上现身说法,正是王晶坚持拍电影,才养活了包括他在内的无数电影从业者。当然了,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观众口中的烂片。

拍烂片不稀奇,被称为“烂片王”但部部赚钱的导演,就不多见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写下第一个电影剧本《鬼马狂潮》至今,王晶拍出了超400部作品,庞大的数量背后自然泥沙俱下,在观众眼中,坐实了“烂片王”的名头,王晶的电影也成为“三俗”的近义词,被拿来与同姓导演王家卫对比。王晶也不介意,甚至还把观众对此的争议拍成了电影《精装难兄难弟》,作为回应。

2006年王晶做客《背后的故事》,面对现场有观众拿他和王家卫作比较的情况,王晶说:“我和王家卫是很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做电影的风格和理念不同,但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他更追求电影本身在当今观念里的艺术成就,而我更追求的是好看,是赚钱。我认为拍电影一定要赚钱,否则就干脆不拍。”

“我曾经改编过很多王家卫的电影,那是因为我改编之后周围的人都笑得不行,索性就把它拿到市场上,这样可以赚到很多钱。我一点都不介意别人说我是‘烂片导演’,中国宋代政权起初不是也不认可苏东坡吗?那是因为有王安石在。我相信也许50年以后,我的电影也会被人们认为是艺术。”

50年之后,王晶的电影是不是会变成艺术我们不得而知,“屎尿屁”和“黄赌毒”这样的评价,却成了他电影的常见注脚。在《吐槽大会》的舞台上,王晶再一次对自己拍烂片作了回应。

“有哪个有名气的导演没被人骂过拍烂片?张艺谋被骂过,冯小刚被骂过,陈凯歌被骂过,实际上这是一种艺术上的仇富!”

掉进钱眼的王晶也有一颗文艺的心

同时王晶也委婉地为自己拍商业片被拿来和王家卫、毕赣等导演作比较而辩护:“有人说王家卫的台词像诗一样,毕赣的台词像毕赣的诗一样,把我跟他们放一起,我都觉得自己不太合群。他们都擅长拍诗情画意,我拍出来的都好像一张张钞票呢!”

虽然王晶吐槽毕赣“全家都拍文艺片”,但其实他并不排斥文艺片,当年许鞍华拍《天水围的日与夜》苦于没有资金,是王晶出面予以解决。

1996年,王晶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涉足商业片之外的其他电影。为了不让观众因对自己的偏见受影响,王晶除了投资人之外,甚至都不在影片上的其他职位署名。除了许鞍华,还有关锦鹏等很多导演都获得过王晶的资金支持,一向不做赔本生意的王晶,在投资艺术电影的选择上,违背了他的原则。

毕赣说王晶做了反面教材,但是他认为王晶是懂电影的,电影只有好坏之分,没有文艺片和商业片的高下之分。对于王晶用拍烂片赚的钱投资文艺片,毕赣很感动,不过也调侃了王晶:“这种行为除了不违法,跟偷电瓶车养家有什么分别?”

王晶为何总拍烂片?在他的自传《少年王晶闯江湖》的序言里,文隽的话应该是恰当一些的解释:“粗制滥造,有时是执行的问题,有时是成本预算的问题。我们只能说王晶是个电影生意人,不是艺术家。所以,完成一件商品比完成一件艺术品,对他的意义更大!”

对于商人来说,无所谓烂片,有的只是商品而已,只是商人的外表之下,王晶还是有一颗文艺的心。

关键词: 王晶 商业 毕赣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