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韩寒的《飞驰人生》还坚持“大男主”路线与阿信合作之外,居然有三部电影的主题曲都与火箭少女有关。
自带流量炒热话题,火箭少女成当下电影吸睛秘籍
1月11日,《新喜剧之王》全球首映发布会现场,星爷宣布与火箭少女落选成员合作,组成限定团体疾风少女,演唱《新喜剧之王》的主题曲《疾风》。
周星驰表示,之所以选中这几位落选的女孩组成疾风少女,就是想要给每一位追逐梦想的人一份鼓励,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这种追逐梦想的精神与《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不谋而合,星爷这个举动可以说是身为一个前辈对追梦年轻人的鼓励与支持,非常暖心。
星爷更是在发布会现场向疾风少女成员学跳舞,当时气氛相当热烈。《疾风》与《新喜剧之王》在发布会的那几天里,都迎来了热度的高峰。
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显示,周星驰与疾风少女的故事,也让《新喜剧之王》的“想看”人数,有了一定量的增长,微博互动量和微信流量,都在当天达到了一个峰值。
而《熊出没·原始时代》作为一部动画电影,也邀请到了火箭少女的成员孟美岐、吴宣仪、段奥娟、赖美云带来洗脑主题曲《福气拱拱来》。1月15日,MV正式发布,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的数据显示,《熊出没·原始时代》当天的微博热度,是目前为止的最高。
合家欢动画能与火箭少女的粉丝群体联动,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实现了破圈。
除了这两部电影之外,由孟美岐演唱主题曲的《流浪地球》也在“官宣”当天,迎来了流量上涨。
吸引流量还不够,有了火箭少女票房也能搭上火箭?
说火箭少女是票房锦鲤,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火箭少女初次与电影结缘,就是为电影《西虹市首富》演唱主题曲《卡路里》。
那句“燃烧我的卡路里”至今都有魔音贯耳的效果,而“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也一跃成为当时广场舞的最优选。
虽然最初发布时被吐槽“土嗨”,但大部分观众最后都纷纷被洗脑。轻松明快的旋律,简单洗脑的歌词,好学不费劲,听起来还很好吃。《卡路里》和《小苹果》一样,具备了“神曲”的一切特质。
《卡路里》作为火箭少女成团后的首支正式单曲,本身就有很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在电影《西虹市首富》中,《卡路里》在全民运动争买脂肪险的情节中出现,也成功把电影推向一个小高潮。所以无论从推广电影的话题度还是从为剧情服务的角度来看,《卡路里》都是一首不错的电影主题曲。
电影《西虹市首富》在上映期间成功拿下25.47亿票房,成功成为暑期档的一大赢家,火箭少女与电影的初次合作,可以说是非常完美。
紧接着,电影《快把我哥带走》也邀请火箭少女团员段奥娟演唱了主题曲《陪我长大》。这部同样与火箭少女成员合作的电影,上映期间的口碑像坐上火箭一样不断上涨,作为一部小成本漫改电影,《快把我哥带走》获得3.75亿票房和8.9分的猫眼评分,相当惊喜。
不只是中国电影,连国外大片也对火箭少女情有独钟。今年10月,《毒液》宣布了由火箭少女来演唱中国推广曲的消息,观众都震惊了。要知道,《毒液》北美推广曲的演唱者,是曾荣获格莱美的美国著名说唱歌手,Eminem姆爷。
同样有简单的编曲和旋律和重复率极高的歌词,《毒液前来》里重复多次的“BONG BALA BALA HONG”和“卡路里卡路里卡路“的套路,其实如出一辙。
但电影《毒液》的映前热度,也确实在《毒液前来》MV发布的几天内迎来上涨。
所以无论是风格相似也好,观众大喊“不搭”也好,火箭少女的加入,确实引发了《毒液》在电影本身的受众群体之外的广泛讨论,破圈效果明显。
和《西虹市首富》一样,《毒液》也获得了傲人的票房成绩——18.7亿。
接连几部与火箭少女合作的电影都成功大卖,火箭少女票房锦鲤的体质“坐实”,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向火箭少女抛出橄榄枝。
开心麻花与火箭少女很快二度合作,选择其未出道成员王菊为《李茶的姑妈》演唱推广曲。
美国动作喜剧《我的间谍前男友》也邀请Yamy演唱推广曲《别惹女孩》。
《武林怪兽》直接邀请到有“锦鲤”之称的杨超越本人。
有票房锦鲤加持就稳了?电影质量才是最终决胜法宝
自从《卡路里》之后,火箭少女与电影圈的缘分越来越深,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已经为9部电影演唱了主题曲或推广曲。哪怕是有“电影主题曲女王”之称的王菲,2002年至今唱过的电影主题曲也没超过10首。
这些电影中确实有一些是当之无愧的爆款。
《新喜剧之王》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预售成绩。(以上预售数据截至2019年1月15日)
为《飞驰人生》演唱主题曲的阿信也是电影主题曲专业户之一,之前就合作过票房大爆的《一出好戏》、《捉妖记》等电影。这次《飞驰人生》与韩寒合作,二人分别包揽了《一半人生》的曲和词,风格相似的两人撞出了相当强烈的火花。
主题曲MV上线不到24小时,微博播放量就已经突破千万。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飞驰人生》的百度指数和微博指数都在《一半人生》MV发布当天达到目前峰值。
虽然有火箭少女的“锦鲤”属性加持,但春节档电影高手云集,电影的口碑评分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重视,所以电影最终能否成功搭上“火箭”一飞冲天,还是要看观众买不买账。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决定春节档“战场”胜负最终的因素,归根结底都是电影质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