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脱离人设,爆款草根剧为何难成大器

这是近些年国产“草根”剧的惯用手法——以强化戏剧冲突之名激化偏见,致使剧中的戾气越来越重;夸大贫富差距、强化主角效应,导致剧情逻辑出现严重问题,这也是“草根”剧在中国难出经典的原因。

从故事中咂一口中年人生的苦味,在主角余欢水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是无数观众对《我是余欢水》(下文简称《余欢水》)的观后体验。该剧因“草根”属性走红,却也被其“草根”性所限,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作品。

20200512014052262267

荧屏上向来不缺乏大人物,王朝之下的惊心动魄和权谋反转往往是创作者们的偏爱,但观众其实更想看到小人物间的人情冷暖。于是,被生活按在地上的余欢水成为了影视市场的新宠。《余欢水》截取了时代的一个切面,片尾曲中唱到的“工作方案又被甲方推翻,孩子哭着说作业好难”像是一发子弹击中人们的痛点,让这群被消费洪流裹挟向前的“社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主角余欢水身上肉眼可辨的“社畜”属性,是该剧得以迅速抓住观众眼球的原因之一。失婚、失业再到险些“失命”,这样狗血的剧情再次验证了国产剧“无惨不主角”的创作定律:作为公司里业绩最差的员工,退让隐忍、得过且过是余欢水的生存法则,即便妻子提出离婚也没有让他做出改变。直到查出身患胰腺癌后他性情大变,变成见义勇为的英雄,开始了人生的逆袭。

余欢水像是一块拼图,将怂式“草根”形象谱系填补完整,这套谱系中包括“开心麻花”系列中总成为笑柄的底层囧男、《屌丝男士》中经常吃亏挨打的社会闲散人员、《万万没想到》中难以走上人生巅峰的屌丝王大锤等。这些草根因为怂和窝囊总是被嫌弃,无奈与疲惫却少有人同情,越活越没人样。

在剧中,余欢水的窝囊被具化成“错失”与爱面子,而这些都源自于一场车祸:十年前,余欢水敏锐地觉察到了外卖送货的市场红利,但一场车祸让他一蹶不振,活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loser,手中握着的剧本从“美团创始人”被换为了“社畜”。车祸之后生活的一切都变了,这个爱面子的男人开始变得爱撒谎——因为只有不停地说谎,才能维持脆弱的自尊心。这种“错失”与爱面子击中了现实中很多错过时代“窗口期”的小人物,他们也因此将情绪认同投射到人物形象中。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主角,所有“草根”题材的主角从来都不是一个绝对正面的形象。他浑身都是弱点,但观众却对此有着强烈的共鸣,因为他们和主角承受着一样的重压,这也是“草根”题材总是能成为爆款的原因。

在余欢水的视角下,剧中角色几乎全是恶人:妻子对自己无爱且不忠、上司贪鄙猥琐、徒弟忘恩负义、兄弟借钱不还、亲爹只知一味索取……前半部《余欢水》对家族、夫妻、职场甚至媒体的勾描入木三分,还借由男性视角补上了国产剧里夫妻关系类型的缺失:余欢水老婆甘虹既不是苦守丈夫回头的贤妻,也不是转投有钱人怀抱的“渣女”,她只是余欢水的“生活搭档”,努力履行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她的离开是因为对生活的失望。

但如此不同凡响的开篇最终还是落入传统“爽文”的俗套:逆袭后的余欢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打脸”反派,靠着一个又一个天上掉馅饼般的奇遇走上人生巅峰。余欢水既没有重拾理想,也没真的为过去做出补偿,他的成功靠的是威胁更坏的人。

即便不从道德角度来苛责,仅从角色塑造和逻辑合理性来说,《余欢水》的故事也是有问题的:在剧情高潮处,最大“反派”徐二炮的人设一再崩塌——从绑架之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报仇”到绑架中“有钱赚就可以放弃报仇”,再到最后硬拗“道义比钱更重要”。虽然凑出了一个主角智胜反派的完美结局,却打散了一个坏人的完整形象,这样的结局再完美也会让人觉得尴尬。

这是近些年国产“草根”剧的惯用手法——以强化戏剧冲突之名激化偏见,致使剧中的戾气越来越重;夸大贫富差距、强化主角效应,导致剧情逻辑出现严重问题,这也是“草根”剧在中国难出经典的原因。

小人物关于人生悲欢的答案于此再次被折叠。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一部真正聚焦于“草根”与现实生活的作品,不煽动对立、不点燃恐惧,让观众有面向未来的勇气与能量。张大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似乎都没有幸福可言,然而幸福却实实在在地写在他脸上——看似小富即安,却是面对生活的真正体悟。同是草根的张大民没有像余欢水一样破罐子破摔,从来没放弃希望,这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现实主义作品。

关键词: 草根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