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FIRST电影展:银幕上的现实与现实主义引热议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坚守与奋进

相信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一定可以与时代共振,让观众看到更多精彩、经典的国产现实主义电影。

自7月26日FIRST青年电影展开幕以来,就吸引了不少影迷朋友的高度关注。在此次电影展中,导演曹保平、蔡尚君、高群书、编剧刘恒就“银幕上的现实与现实主义”进行畅聊,引发网友热议。

现实主义跟类型化是矛盾的吗?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电影以再现美学为基础,把客观现实生活作忠实再现当做最高原则,讲求生活真实的艺术观,幻觉主义的演剧观,写实的美学原则,表演上坚持体验的基础上再体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外部形态,通过有个性特征、深刻情感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的精神生活,体现生活的本质内涵。

导演曹保平

曹保平导演就此也表示:“经常让我跟一些年轻编剧谈剧本,每每就会说你这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起码的逻辑性、真实性等等。但可能我用的词有问题,对方并不明白我说的现实主义是怎么回事,很多时候是鸡同鸭讲。”

曹保平导演认为,现实主义的电影首先和时代的“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讨论的过程中,曹保平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例,他认为在二战后背景下诞生才产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这与当时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关系,才产生很多主题和表达手法。但在中国电影范畴里,环境是破碎的,因此没有形成现实主义的潮流。而且现实主义和类型片完全是两回事,但我们往往把一些现实题材剧情片叫现实主义,其实和真正的现实主义风马牛不相及。

但就这一点,高群书导演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表示自己对概念不太关心,电影第一要做到通畅,第二要拍得好看。现在的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世界,他监制的《罪业搭档》《龙门相》,都有魔幻色彩,这也是现实主义。所有东西发展到现在,边界都模糊了,无法用语言概括方法,因此不要被概念束缚。

现实主义就是真实

导演高群书

当然现实主义的电影也包含了情怀、心理的剖析和导演的理念,只是这些都融入到严格的客观生活的外部形态和人物合乎生活与性格逻辑的行为里。这就是功力所在的地方了。

正如高群书导演在此次讨论中所说的,现实主义就是真实。但他同时也指出,中国很多的导演对现实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的感知,很多都沉浸在新闻和以前大师级别的电影里,缺乏自下而上的感知能力。

电影《我不是药神》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要贴合现实生活,植根现实生活,简单点说就是要“接地气”,同时也要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不是简单的从现实生活中“复制”。以《我不是药神》为例,以当年喧嚣一时的陆勇案为原型进行改编,直接社会痛点,通过白血病人买仿药求生由点及面,不但从陆勇的视角,也从不同的病患、病患家属等多方面以小见大,带给观众思考。

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要如同多面镜子一样从多维度、多人物视角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剖析,化“痛点”为“亮点”。

年轻导演能不能拍现实主义

在此次的讨论中,曹保平导演表示不建议年轻导演拍现实主义的作品。曹导认为当下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现实主义表达的环境,很少出现能做到具有强大感染力、抵达人心的作品。

的确,在这个不求甚解、及时行乐的时代背景下,对电影整体的发展环境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为了票房不得不迎合大众,甚至做出妥协。这的确让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显得虚无缥缈。

但越是这样,越要像编剧刘恒说的,要把根扎深,毕竟决定权还是在电影人自己的手中,要适应各种环境,用自己的才华与大脑与外界对抗。

编剧刘恒

尤其是在当下的影视寒冬时期,高品质化的内容更成为了“出圈”秘籍,若想成为口碑爆款,“去悬浮化”才是影视从业者应走的正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韩国把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已经是其电影产业中的一大类型,大量轰动一时的新闻焦点、社会热点都被推上银幕,影片几乎覆盖当下韩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相信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一定可以与时代共振,让观众看到更多精彩、经典的国产现实主义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