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坐出租车穿行在上海光鲜亮丽、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中,突然一座灰色的旧楼房跃入眼帘。司机说“那就是著名的四行仓库”,于是赶紧摇下车窗,仔细瞻仰这个从小在历史课中就刻下的“战争地标”。密集的弹孔、斑驳的墙面,无声地记录了那段惨烈和悲壮的激战。那一刻,思绪仿佛被猛烈撞击了一下,不经意间已穿越时空,与80多年前的历史相会,与枪林弹雨的战争擦肩而过。
如果说保存下来的四行仓库,以有形的建筑印刻于城市的土地上,把历史永远的定格凝固;那么电影则用光影讲述故事,还原场景,让建筑“活”起来、历史“动”起来,立体呈现在银幕上,回荡在观众心灵中。
电影《八佰》终于面世,迫不及待的观众在点映中先睹为快,随之而来的热议不断,有对电影制作技艺的讨论,也有对如何看待那段屈辱历史的思考。
有争论就表明有刺激,有波澜就表明有触动,观众们久久不能平静,离开电影院后还在思考和联想,还愿去评说和表达,不少评论已超出了电影本身,或许这正是拍摄《八佰》的初衷---撕裂战争的伤疤,让和平时期的中国人重新面对历史、重新思考战争。
《八佰》撕裂的整体场景,冲击力强、反差大,仅一桥之隔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一边,租界的灯红酒绿,歌舞繁华;一边,却是战场的断壁残垣,军人浴血奋战。
撕裂战争片的传统技法,《八佰》描述了一场“奇特”的战斗,壮士们孤军坚守,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是打给国际社会看的;于庞杂群像中,从逃兵、小人物的视角去推演故事;最触动人的场景是战士们身绑炸弹与日军同归于尽,排队跳出窗口时,都高喊出自己的名字和籍贯,以身体当人弹的壮举、壮烈殉国的慨然,深深地震撼了观众。
在观影感受和体验上,观众是严苛的,往往会将国产影片对标好莱坞大片来欣赏,丝毫不会因为是国产影片而有所宽容。战争片要求既要有宏大的激战场面,又要有小人物的心路开掘;既要有特效的真实,又要有情感的张力。
纵观整部电影,演员们的表演可圈可点,王千源、欧豪、李晨、姜武塑造的形象真实饱满,每个角色说着不同的方言,背负着不同的出身故事;场景、画面、特效均体现了中国电影业最新发展水平,体现了电影人的驾驭能力和制作水平;特别是音乐,自然流畅,伴随着情节、融入环境、烘托气氛,推动情绪、渲染情感,让观众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
整部电影靠两条线索交织“缝合”,一条线索是壮士的英勇抗击,另一条线索是民众的自然觉醒。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壮士的勇敢和捐躯,激励着民众的士气和抗争。开始是攻打“三个小时”,后来“坚持两天”,再后来“护旗”,最后是“渡桥”,层层推进,增强了整个片子的节奏感和悬念感,使影片的矛盾冲突更具故事性,延展了人物塑造的创作空间和情感环境:战斗时,以死相搏,充分展现“血性”的一面;备战时,留恋人生、思念亲人,温情刻画“人性”的一面,两相对比、张弛有度,悲情悲壮,更有力量,更打动人心。
最深层次的缝合是价值观的“缝合”,通过电影讲出中国精神和民族大义。《八佰》中反复提到了赵子龙,说他忠义护国。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是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经典场面;中国历史故事中也特别推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斗争精神,赵子龙单骑救主,荆轲冒死刺秦王,文天祥宁死不屈,和壮士们的孤军奋战如出一辙,都是不圆满的慷慨悲歌,更接近人性本质的悲情英雄,其实质都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脊梁。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八佰》抓住了中国传承千年、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和抗争意识,升华了壮士们的义举,把国军士兵的牺牲升华为中国人的抗争,升华为中华民族面对屈辱和不公的抗争。这样的抗争,是中国命运的底色,是中国精神的灵魂,在今天依然需要。面对困难和强敌不屈服,要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最终战胜困难和强敌。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我们的土地、奴役我们的同胞,需要浴血抗争;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天下依然不太平,有人抢夺我们的市场、削弱我们发展的权利、对我们的内政外交指手画脚、对我们和平统一的目标虎视眈眈,我们更要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激发国人斗志,汇成发展洪流。
这,就是历史给予今天的启示;就是《八佰》存在的价值。有了这样的立意,值得你进影院感受和体验。相信当你再次看到上海四行仓库时,会有更多新的感受和触动。相信因为这部电影,四行仓库又会成为新的打卡地,新的“精神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