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全国公映,这也意味着要接受最广大观众的检验了,果然豆瓣评分一下就掉了下来。
所以电影最终还是要交给人民群众,而不是行业里的几个大V,或者导演的朋友故交,亦或利益伙伴来“评分”。
看到网上的普通观众,看完《八佰》之后身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哭了,有几个镜头笔者眼眶也湿润了。
但是能让人哭的电影并不一定是好电影。
《八佰》聚焦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家国史,对全体国人而言这是不能忘却的历史,所以有一定严肃写史的那个意思。
基于如此特定的历史题材,《八佰》的资源配置也是全国最好的,几乎集中了大半个行业最优秀的人力物力。
从场景构建、视觉效果、场面调度、以及摄影美术,各个方面来说确实代表了目前国内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
但是衡量电影的标准,恰恰又不光是这些东西,而是电影的故事化,以及故事中的内核表达。
我认为《八佰》在这方面做得是不够好的。
全片似乎只有表面的爱国主义在嘶声呐喊,用抗日先烈身绑炸药包的英雄壮举来换取普通观众的眼泪。
如果不追求深层次的表达,仅仅想要宣传爱国主义,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八佰》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作为国内资源配置最好的电影,如果只想着用朴素的爱国主义表达来赚取国人的眼泪,这未免过于鸡贼了,比战狼还要下贱。
事实好像确实如此!
除了朴素的爱国主义表达,我实在看不出这部电影还有什么内核。并且它的这种朴素的表达,是感人的却不是深刻的,来的真不是多么地猛烈。
电影在资源配置到了顶配之后,最应该做到的是故事的流畅和人物的塑造,有了这两点深层次的表达自然就会出来了。
《八佰》却没有做到这两点,故事层面谁都知道这是在讲八佰壮士保卫四行仓库,但是在电影里有一些琐碎情节就说不清了。
比如那位会长,熟知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杜月笙,但是片中没有交代,还有为什么要通电话线也没有交代。
《八佰》的大节奏是准确的,但是由于人物过多,以及意象表达太多,在某几处来回穿插剪辑也是有伤剧情的。
在人物塑造上,主创团队明显学起了西方电影,用战争中的小人物来折射战争的残酷或者其他。
但是《八佰》明显也是照猫画虎不得要领了,西方电影里用小人物是实情,不过人家的小人物中绝对有主角。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小分队,比如《敦刻尔克》中三条线上的不同主角。
《八佰》是走了小人物的路线之后,完全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群像。
导演在这里是有水平的,几乎是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弧光,连站在自家阳台上的那对知识分子也有了最后的反转。
但是优秀的群像中如果没有出类拔萃的个体,也是群龙无首感觉,未免有些杂乱无章,不能以主角的悲壮来渲染更深的情感表达。
在《八佰》中最应该核心塑造的是民族英雄谢晋元。
但是电影完全没有把他当作核心,甚至是有意边缘化了。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是怕审查吗?
可是谢晋元将军是公认的抗日先烈,是我党毛主席和历任领导人盛赞的民族英雄。
不知道在怕什么?
上海的晋元路,晋元中学,晋元广场是虚的吗?
在国民党1975年拍摄的《八佰壮士》中,就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谢晋元将军的光辉形象。
他身为军人,以身许国,危难之际也顾不了老婆孩子,更可贵是在收到撤出四行仓库的命令之后,精神面临崩溃。
他想不通,九一八退了,华北退了,如今上海也要退了,难道最后连南京也要退吗?
这是对国民党当局的惊天一问,《八佰》中有这样的表达吗?
电影是很神奇的艺术。
既能戏说历史,也能严肃写史,《八佰》明明是严肃写史的态度,最后却完全弄成了商业娱乐大片。
国家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让资本胡来,不能让某些人心中只有生意,却还要和观众谈主义。
好的电影就是好的电影,不好的电影就是不太好,不能昧着良心说话。不得不承认,不得不面对,《八佰》不是一部好电影。
和中外同类型影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