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全球电影行业长时间“停摆”,受到了重创的整个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不同于往年百花齐放的国际电影节,今年国内外能够完整落地的国际电影节屈指可数。
但并没有人会否定国际电影节本身的价值。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不仅是国内电影市场,全球电影市场在较长时间内都失去了既能对内、又能对外的良好沟通的“窗口”。
被疫情动摇了上下游的国内外电影产业,对接下来的国际电影节有了新的诉求。未来,全球电影市场需要借助国际电影节的“产业粘合”作用,在已经出现的产业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复”产业链。
即将在年末举办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用“电影市场”的概念打通创投会、取景地国际推介会等往年已有版块,并增设了市场放映、新片速递等版块。
不难看出,强调“电影市场”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正在朝着“为全产业链提供合作服务”的平台发展。
1 —产业服务—
促进产业合作的平台。
以往,大众对国际电影节的关注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其专业化价值,比如评选优质电影项目、举办产业风向论坛。至于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平台对于促进产业重组所能提供的服务作用,一定程度上一直被大家忽略。
但是,今年的疫情对电影产业产生了“致命性”的打击,“单打独斗”的一方在现金流和资源匹配等方面的不足被放大,而形成产业闭环、提供全面服务的多方“抱团”则具有了更强的吸引力。
像是近期腾讯文娱生态体系的进一步融合,以及之前阿里影业与优酷针对线上线下观影场景的协同,头部影视公司频频出现的“组合拳”模式,足以证明行业已经开始朝资源重组的方向调整。对于更多渴望合作共赢的市场玩家而言,他们正在寻求一个参与其中的机会。
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国际电影节“产业服务”作用的重要性大大增加,市场对国际电影节所能提供的“产业粘合”属性显然有着不小的需求。可惜的是,今年大多数国际电影节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运作市场版块,没能充分发挥出产业服务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疫情之后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经过了复工初期,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复苏。12月开幕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占据了全球电影产业线下对接的一个良好时机。
其实,今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追求“全产业链平台”的目标上有了更多发展,即打出了“电影市场”的概念,希望能够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合作”服务,而非单一“扶持”。
其中,“电影市场”将之前独立运转的创投会、取景地国际推介会(上一届称为“国际最佳拍摄景区推介大会”)等版块串联起来,新增了新片速递、市场放映、新人荣誉等版块。
不同于大多数电影节,H!Action创投会在要求坚持作者风格独特性的同时,还鼓励类型创作。这在国内其他电影节其实是比较具有先见的。除了资金扶持青年导演新项目,还为这些有了成熟监制、制片的项目对接“市场买家”。
H!Market新片速递则为即将上映的新片增加了曝光的机会,可以在主节期间通过首映礼、点映等形式触达观众群体。
H!Market市场放映以市场交易和国际性为出发点,针对全球范围内拍摄完成的电影长片,直接面向产业嘉宾内部放映,匹配交易洽谈服务,助力影片更快、更精准地对接市场,完成交易,解决“刚需”。
H!Future新人荣誉通过评选国内外新近完成的长片作品,发掘更多优秀的新人创作者。
而作为唯一一个实现本土文旅融合的国际电影节,H!Market取景地国际推介会在尝试为产业方提供优质取景地的同时,也为取景地带去了优秀的影视项目。
从以上的版块设置中可以看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正在尝试激活更多的产业服务。而参与电影节的产业嘉宾仅凭一张“产业嘉宾证”就可以“通关”所有版块。
目前,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产业嘉宾报名仍处于开放状态。
2 —线上价值凸显—
“互联网+电影”的必然趋势。
在全球疫情重创电影产业的过程中,国内外电影市场都出现了多部影片转到网络播出的情况,流媒体平台和传统影院之间的矛盾对立更加凸显。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流媒体平台在电影产业中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
几年前,电影市场借助互联网崛起带来的线上购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基础盘,逐渐拥有更多用户的流媒体平台被当作电影产业的“增量”;随着高度互联网化成为国内电影产业的一大基本特征,线上消费的模式在疫情过后更加无可替代,流媒体平台成了产业接下来发展绕不开的“基础设施”。正因如此,线上线下发行的融合成为了复工之后的电影产业更加需要关注的一点。
无论是爱奇艺通过《征途》尝试的PVOD模式,还是移动电影院帮助实体影院建立线上影院,整个产业已经进一步考虑如何顺应“互联网+电影”趋势,来实现更多新的发展。
当然,线上和线下的产业融合对于全球电影市场来说,都是必经之路。如今,作为粘合电影市场的纽带,国际电影节也无可避免地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
今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推出的全新产业版块——H!Market市场放映,就在积极地结合目前的产业新趋势,为影片能够走向市场提供助力。
具体来看,除了每年到场能够覆盖影视开发制作、宣传发行、销售代理等全产业链的优质影视企业、产业嘉宾百余家之外,H!Market市场放映为了能够拓宽影片的发行渠道,提供更多的交易可能,还将聚集更多的互联网流媒体平台。这是今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值得关注的一大不同之处。
从H!Market市场放映版块积极地引入流媒体平台方,不断拓宽电影节交易市场上影片的发行渠道来看,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正在顺应市场变化,进行更多的发展革新。
这其实也反过来证明了流媒体平台在疫情之后,对整个电影产业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电影节需要新玩家入场。而仍旧占据重要地位的传统院线发行,实际上也能通过与线上发行的合作共赢帮助行业复苏,从而给整个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3 —国际视野—
产业服务的更多发展。
回看近几年的市场表现,随着《流浪地球》《哪吒》等影片在春节档等重点档期的突围和崛起,整个行业不仅仅实现了在科幻、动画等类型上的突破,更是打破了传统档期里类型相对单一固定的狭窄定义。
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来说,在度过了没有明确的市场标准和需求的野蛮生长期之后——这个阶段是必然要经历的——整个市场的理性回调,电影的类型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如今,市场里新人才、新类型的涌现,也在加深这一趋势。
此外,随着今年国庆档实现了近40亿票房的助力,国内电影市场在2015年喊出“坐二望一”的口号以一种很戏剧性的方式完成了,中国电影市场超了濒临崩溃的北美,登顶“龙头老大”。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想要坐稳“龙头”,必然意味着要分出更多的注意力给海外市场。
争夺海外市场,需要依靠国产商业片,而非艺术电影。海南岛国际电影节H!Action创投会的项目体现出了明显的类型化趋势,或许正与这一点有关。
另一方面,这对于一个国际电影节来说也就意味着,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产业服务不再是存在的唯一意义,国际视野是更高的标准。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正好给出了一个范本,其中电影市场的H!Market市场放映版块已经体现出了充分的国际化细节。这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有些相似,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不仅仅满足于展映、奖项设立等专业化价值,还为电影产业发挥平台作用”。
H!Market市场放映针对的是全球范围内拍摄完成但仍有相应诉求的长片作品,版块面向的产业嘉宾也是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影视企业、流媒体平台。这一定程度上对国产类型化影片走向国际有着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国内电影市场接触更多的海外影片。
总的来看,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全产业链服务、拓宽发行渠道等布局方向,虽然还有提升和完善的发展空间,但极大程度上契合了当下市场的需求和行业变化。这一点值得接下来的所有国际电影节的关注。
毕竟,疫情之后,国际电影节“产业粘合剂”的作用,或许会越来越重要。